听故事,学历史

2015-05-22 22:10周建华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故事化初中历史教学

周建华

摘要: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源自历史书中的故事,初中生是青少年的发展时期,学生对于故事有一种特别的喜好,仍然保留着童年时代喜欢听长辈讲故事的习惯。因此,初中历史老师可以利用兴趣作为激发点来使学生很好地学习,授课老师需要对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仔细研究,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本文简要阐述了故事教学法的作用以及形式,接着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故事化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故事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36-01

初中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有丰富的历史故事,充分的应用历史故事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学习历史这一门学科,从而对于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使学生在分析历史的现象以及学习基本历史的知识当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1]

1 何为故事教学法

1.1故事化教学理论

故事教学法是老师在授课时,根据所讲授课的内容穿插相关的趣味性、简明、短小故事,以说明注解强调所讲内容或者用故事代替讲课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故事中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故事化教学符合初中学生需求层次和心理特征,学生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分析故事能够养成历史思维习惯。同时,故事化教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也会养成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所学知识,这也是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的。

1.2故事教学法的作用以及形式

小故事能够使历史课充满浓厚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识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插入小故事要切合实际,通过讲故事,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对探知过程的兴奋度。

小故事是以教育目的为核心,根据教学的要求和教材实际需要进行有效地选用,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包括历史人物故事、著名战争以及特殊历史事件;第二,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虚构出几个生活在古代的历史人物,以他们的切身经历来讲述相关历史知识;第三,根据教材内容编制便于记忆的小故事。[2]

2 初中历史故事化教学方法的思考

2.1初中历史故事化教学中勿要失去教学的艺术美

老师在运用历史性故事化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和学都是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与教学高效有着关系,这也就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老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教学的艺术美。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是课堂的氛围以及教学效果富有艺术美,并且使学生乐于接受这种艺术美。所以,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除了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为生动有趣,还要将历史知识清晰准确地传授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将必须学变成了乐于学习。[3]

2.2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初中老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一定适当的插入故事,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例如:在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南京大屠杀的事例让学生明白我国在这期间遭受的苦难,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战争的憎恨,另外一个方面,老师也可以在课堂结束后,围绕教学目标,用故事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再如:讲到四大发明的时候,可以讲解张衡发明地动仪准确预测地震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古代的发明对现在的深远影响,感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使学生树立自豪的民族感。[4]

2.3在故事化教学中,使学生动起来

我们都知道,历史故事是丰富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如果成为“背书课”,将原本丰富的历史内容抽象成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性质、意义等若干应试要素,那么学生就会厌倦历史,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但是对于故事,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和讲述。平时回答问题不积极的学生,或者不是很流畅的学生,或许正是因为爱好故事而不敢将手举起来。他们的故事或许讲得不完整,但是能够使这一类学生站起来,使他们开口讲话,这个就是成功。由此可见,一个故事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从而也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学生活动起来,课堂也就活动起来了。

2.4以“请”触动学生

历史可以给每个学生一面镜子,教会我们怎么样做人,怎么样走人生的道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去感悟、去理解,岳飞、林则徐、邓世昌可以让学生们荡气回肠。历史故事可以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注意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每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任务,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例如:在学习“明朝的对外交流与冲突”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就运用“故事化”教学的方法来完成情感教育的目标。

老师首先让学生自学语文,找出课文中的两个故事: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击倭寇这两个故事,让学生自己先去熟悉,然后在班内演讲,看谁讲述的最精彩。接下来,老师诚恳地表扬了学生的精彩演讲,同时抛出一个问题:你们的故事中没有提到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击倭寇都能取得成功,你们从他们身上能够学到哪些可贵的品质。在学生的热情高涨的时候,会将这个问题讨论的头头是道,在讨论的过程中,就会慢慢的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以及品质。由此可见,故事化教学方法在学生的情感教育方面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5]

3 结语

故事化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技巧,它特别适合初中历史教学,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历史课的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思考能力,学生与老师这样一直持之以恒的下去,一定会在历史教学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周海洋.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4(1):89-89.

[2]黄本坤.故事教学法的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初三政史地,2010(2):86-90.

[3]毛绍举.初中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初探[J].基础教育,2012(8):67-67.

[4]王志伟.初中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初探[J].基础教育,2013(10):62-62.

[5]刘孝华.浅谈初中历史“故事化”教学法[J].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2014(2):65-66.

猜你喜欢
故事化初中历史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模式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论新闻故事探析和艺术化风格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有深度 才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