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义敏+于波+李颖+郑超
【摘要】本文针对英语人才校内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现象,对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培养模式。
【关键词】河北省地方高校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本科院校大都快速发展,随之出现的便是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优化学科结构以及如何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等问题也就成了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深思熟虑的问题。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了英语人才的培养定位,即“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基础和广博文化知识并能运用英语在相关行业从事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提出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英语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英语人才校内培养与社会需求呈现脱节现象,所培养的学生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失去竞争力。严峻的现实表明,英语专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抛弃陈旧办学理念,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索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基于此,本文将对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访谈和问卷的形式对河北省5所不同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河北省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对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调查的范围为河北省5所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这5所高校涉及地方工科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和综合院校。调查问卷共发放500份,一所学校100份,收回473份,有效率为94.6%。问卷共10个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学生对就业市场为导向的人才需求的了解状况;三是学生对职业能力的认识和看法。基于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具体现状和问题如下:
学生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共涉及了4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你对理论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中,83.8%的学生认为理论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奠定扎实的语言和文化基础知识;在第二个问题“你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中,只有30%的学生选择了“了解”并“认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第三个后续问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会培养什么样的能力”中,90%以上的学生都选择了“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而只有37.8%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职业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第四个问题“在课程设置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如何”中,90%的学生选择了“理论教学远远超过实践教学”,10%的学生选择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重相当”,选择“实践教学远远超过理论教学”的为0。由此可见,在这5所河北省地方本科院校中,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的比重并不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变得尤为迫切。
学生对就业市场为导向的人才需求的了解状况也涉及了4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你认为目前人才市场上,英语人才状况如何”中,87.8%的学生选择了“供过于求”,没有学生选择“供不应求”;在第二个问题“你认为英语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如何”中,78.9%的学生选择了“严峻”;在第三个问题“你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英语从业人员需要哪些知识”的排序中,95%的学生都将“商务”和“翻译”排在了前两位;在第四个问题“你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英语从业人员还需要哪些能力”中,90%以上的学生都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做出了选择。由此可见,学生对当前英语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状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也意识到了“商务”和“翻译”及相关的能力对就业来说非常重要。
学生对职业能力的认识和看法涉及了2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你对职业能力的了解”中,53.2%的学生选择了“了解”,而在第二个问题“你觉得职业能力是一种怎样的能力”这个开放问题中,只有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提出相关的观点。由此可见,学生对职业能力的了解还是欠缺的。
二、河北省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针对如上的现状和问题,河北省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探索具有鲜明特色且操作性强的模式。
1.要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决定培养模式。河北省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社会所需的专业技能。
2.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导向,河北省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走“语言+技能”的人才培养之路。这样,具备较强职业能力的英语人才既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可以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3.加强校企合作,培养职业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与相关行业、企业深度合作,联合培养,这样英语专业学生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作和要求,从而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教学中心目标,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能力和通用能力,强调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河北省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决定了英语人才必须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河北省地方高校应该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索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何其莘,黄源深,秦秀白,陈建平.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4):8-11.
[3]江晓红.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1(5):59-61.
[4]于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怀化学院学报,2008(6):106-108.
*此论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HB14JY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