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举东
摘 要:教学过程中一个小小的细节,可能引发奇思妙想,也可能扼杀学生的创新火苗。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有负责任的态度,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细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B-0064-01
小学数学课堂的精彩程度往往在于课堂细节的把握,我们教师只有从细微之处关注课堂教学过程,才能让数学教学更丰盈,让学生的学习更高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教学中的细节问题:
一、 精确定位,挖掘教学材料中的细枝末节
精彩的细节来自精心构建,在审视教学内容时,教师要精确定位教学范围、目标,设计灵活、合理、有效的教学流程,将精彩“预约”出来,让学生的学习不留疑惑。
比如在六年级上册《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学中,仔细研读教材,发现在教材中增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这样一个概念,说明教材意图是要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搞清楚相关概念的从属关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能比较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两者异同,还要求学生能准确厘清两者概念的从属关系,并能用集合圈形象地说明出来。根据这样的教学意图,我强化了这个环节的教学,在学生分别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之后,我要求学生比较两者这些特征的异同,讨论谁更特别,并在此基础上,出示一个包含关系的集合圈,要求学生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填到集合圈中,并思考在之前的学习中有哪些与这样的关系相似的内容。实践证明,这个环节是相当重要的,有些学生即便是能正确完成集合圈的填写,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清楚,以为是并列关系,只不过是长方体的范围大一些。但是经过与之前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等概念关系类比,大家对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从属关系的认识趋于统一,还有的学生形象地用鸡蛋与蛋黄的关系类比,提醒同学们注意长方体代表的是整个“鸡蛋”而不是“蛋清”。
二、 用心关注,挖掘探究过程中的即时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一双锐利的眼睛,需要善于倾听的耳朵,更要有一颗高度敏感的心,将学生在课上所做的、说的、想的都能关注到,有价值的细节自然凸显出来,为搞好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与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探索与实践部分)第11题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交流过程:
师:想一想,要想搭成长方体,我们应当怎样选择小棒?生:应该选择长度不同的小棒。师:你能举个例子吗?生:我选4根10厘米的小棒、4根8厘米的小棒、4根6厘米的小棒。师:(简单画出一个长方体框架,标出数据)是这样吗?生:是的。师:还可以怎么选?生:还可以选10厘米、8厘米、5厘米的小棒各4根,10厘米、6厘米、5厘米的小棒各4根,8厘米、6厘米、5厘米的小棒各4根。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列举,这样不容易遗漏。除了这样的,还有其他可能吗?生:还可以只用两种小棒。师:是这样吗?你能尝试自己列举吗?(学生独立活动,师巡视指导并交流出12种不同的长方体,这时候看到还有学生举手,于是请他发言。)生:老师,我觉得橡皮泥不一定只能用在顶点处,还可以连接小棒。师:是这样吗?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如果是这样,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这样一句话展现了个人的创新意识,也给了此题更广阔的思考空间。课堂正因为这样的细节而精彩,学习也正因为这样的细节更有趣味。
三、 深度参与,挖掘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即便是课前经过充分预设,也难以将学生的内心想象出来,要想把握学生的思维,还要走近学生,深度参与学生的活动,挖掘课堂中的点点滴滴。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内容为《角的认识》),我坐在一个学习小组边上,在老师要各个小组用课前提供的材料做角时,我见到了这样一段有趣的情景:学生甲用两根细铅丝搭成了一个角,组内交流的时候,发现有其他学生也是这样做的,于是他把两根铅丝不断变换位置,直到放到同一条直线上,跟学生乙说,我的角都平了,比你的大,乙回击:你的不是角,角有两条边,还有一个尖尖的顶点,你的没有。于是甲放弃了这个角,改用一根铅丝折出一个角。在交流过程中,甲做的这个角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但我一直在思考:假如上课教师听到了刚才这段对话,该是什么情况;又假如甲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么这一节《角的认识》课,部分学生的认识也许会深入许多。当然这样的假设最终没有发生,失落之余,回味我们的教学,无论是动手做还是交流过程是不是还可以更深入一些,如果学习的节奏再慢一点,学生收获的应该会更多。
所谓教学无小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细节的关注程度往往决定了课堂的精彩程度,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为了促进高效教学,我们要持续关注教学细节,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参考文献:
[1]张福孙,邱贻根.让数学思想彰显其正能量[J].小学数学教育,2014,(5).
[2]张卫斌.浅谈数学教学中思想方法的渗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9).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