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荣晖
摘 要 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在学生管理模式上偏于单一,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人性的关怀,造成学生在学校中得不到良好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该论文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基础,首先分析了“以人为本”的概念根本,再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原则,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同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探讨。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需求 激励 以人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2.069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eople-oriented"Student
Management Methods Research
DING Ronghui
(Global Institute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163)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s, especially private colleges, student quality varies greatly, the students are somewhat single management model, the lack of human care for students in the management process, causing students to get good quality and competence in school bring up. This paper takes a "people-oriented" concept is based on analyzes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fundamental, then analyzed for student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blems with "people-oriented" concept for the principle of the problems rais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olutions, whil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proposed discussion.
Key words people-oriented; needs; stimulate; people-centered
1 何谓“以人为本”
1.1 “以人为本”的内涵
何谓“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工作,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1.2 “以人为本”管理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应遵循以下原则:重视人的需求;激励员工为主;培养员工。
2 以人为本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在企业中能够得以广泛的适用并使企业获得成功,证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具有其先进性和适用性,但我们应该看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环境下所体现出来的方法、方式各有差异,针对高职院校特定的环境,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2.1 重视学生的需求
以人为本,当以人为根本。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心理需求。环境差异、成长差异、经济差异,造就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旷课、迷恋游戏以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心理惰性。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缺陷和心理障碍,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制定相应的心理解决方案,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2)个性需求。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大都属于90后,崇尚宣扬个性,之前由于年龄、学校、家庭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个性未能得以释放,因此在学生管理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尝试了解或习惯学生的个性需求,在学生管理中求同存异,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并对学生的个性需求给予一定的发挥空间。(3)生理需求。学生在进入高校后,普遍年龄在18周岁左右,该阶段的学生缺乏自律性,性格容易冲动,考虑问题简单,造成了学生在学校期间容易引发打架、恋爱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学生管理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因素,对学生应当承担的责任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错误的决定所能造成错误的后果,通过正确的沟通引导,让学生在人生的路上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
2.2 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和鼓励机制
“以人为本”并非纵容,而是要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和鼓励机制。合理的管理机制的建立,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制度感。习惯的养成往往是在制度的约束下形成。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是要让学生适应在制度下管理,学会服从。
管理机制的建立要求我们在执行时一定要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功必赏,过必罚。严格的制度执行能够让学生在意识中形成一定的压迫感,从而促进学生秩序的(下转第175页)(上接第140页)建立。
在强化制度的管理同时,也要建立合理的鼓励机制,杰克·韦尔在他的自传里提到:人犯错误的时候最不想看到的是批评和惩罚,而是鼓励和自信心的建立。合理的鼓励机制的建立,能够促进学生培养自信,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找回属于自己的成就感。
2.3 强化学生职业规划培养
(1)正确定位学生角色。学生在进入高校后,通常会有一个茫然期,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往往缺乏一个合理的定位,有些学生能够很快的进行自身的定位,有些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就无法定位,甚至要走上社会后由社会进行定位。我们在学生管理中,在新生入学后,在了解了学生的需求之后,应积极帮助学生进行自身的定位。(2)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在明确学生定位之后,我们要开始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要把这项工作贯穿到学生三年的学习生涯中。大一我们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之后,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行为,使其始终围绕着制定的职业规划进行。(3)开展学生职业心理的培养。开展学生职业心理的培养,让学生以一个职业人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学生生涯。通过对学生职业心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了解自己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只有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性格之后,才能让学生的职业规划更完善。
2.4 课程设计、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中心
(1)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当我们认为我们将我们的经验和社会需求告知学生的同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学生的职业中需要什么?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应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结合市场的需求,对学生的课程进行设置。(2)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我们是否反思过我们所开展的活动是否符合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我们有没有组织?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兴趣,开展一些与学生兴趣相关的活动,从而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2.5 培养学生的信任感
信任感的缺失是目前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缺乏与父母或者长辈的沟通,更多的是与同龄人的沟通,在是非的判断上缺乏自主性,往往受同龄人的影响较大,而同龄人对是非的判断往往基于自身的经验,缺乏客观性。针对此类问题,我们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积极主动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选择和决定,逐步建立与学生的信任机制,引导学生在人生的路上做出正确的决定。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学生管理中“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来说可行,也能够对学生的管理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在高职学生管理中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部门积极参与其中,协调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如何将高职院校中各部门协调配合,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是下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周扬凯.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中北大学,2015.5.
[2] 刘岩.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
[3] 吴正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4.
[4] 张冠鹏.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11.
[5] 杨静.对新时期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学周刊,2014.3.
[6] 韩璐.基于“以人为本”观念的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探.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