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俣 杨林
基金项目:2014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生态批评视阈下的诗歌美学建构研究,项目编号:L14BWW005;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编号:ZGWYJYJJ2014Z30。
摘 要:美国环境文学是针对工业化发展模式与控制自然思维的批判,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开启了美国环境文学的第一阶段,环境文学主题围绕歌颂自然之美,揭露环境危机,倡导环境保护展开,试图唤醒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20年代至今是美国环境文学的繁荣期,弘扬环境正义是这一时代的主旋律。基于历史发展脉络,试图理清美国环境文学发展的流变,从而建构“自然性、整体性、交融性、主体间性”四位一体的美国环境文学批评范式。
关键词:环境文学;流变;批评;环境正义
作者简介:赵俣(1966-),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杨林(1979-),男,河北沧州人,东北大學外国语学院讲师,从事英美文学与西方文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2-0-03
引言:
法国哲学家萨特把文学理解为一种介入模式,文学不仅介入政治与社会,而且要全面介入人类整个文化之中。美国工业化推崇经济第一、物质至上、消费核心的发展观,无疑造成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限掠夺与人与人之间的物化。19世纪中期的美国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代价来满足工业化发展,西部荒野伴随着西进运动的步伐不断被工业操控,自然脱去了原始魅力。针对工业化造成的环境与生态危机,美国环境文学诞生,并彰显其批判锋芒。文学介入环境危机之中,企图唤醒人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美国学者内茨利在《环境文学:一部关于环境文学作品、作者及主题的百科全书》中认为,环境文学囊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体裁,环境文学不仅表达作者游历感受的游记及传授地球生态知识,而且试图影响和改变读者审视自然界的方式[1]。美国著名环境文学批评家劳伦斯·布伊尔提出了界定环境文学的四个标准:第一,非人的环境不仅作为框定场景在场,而且将人类历史隐含于自然历史在场之中;第二,人的利益不被理解为唯一合法的利益;第三,人对环境的责任是文本中伦理价值取向的一部分;第四;环境是作为一个过程存在的,而不是一种永恒不变或约定的存在[2]。中国学者龙娟认为,环境文学是一种以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传统文学体裁为载体,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内容,以弘扬生态思想、环境道德、环境审美情趣等为主要价值导向的文学样式或思潮,它具有融合文学、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等多学科视角、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总体特征。美国环境文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环境文学的分水岭。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环境文学诞生及初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荒野意识、自然书写、地方伦理等主题贯穿其中,旨在弘扬人与环境之间的正义。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美国环境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是美国环境文学繁荣期,不仅文学体裁灵活多样,而且主题不断深化。主题不仅停留在人与自然之间的正义,而且扩展到以环境为中介的人际正义。
一.美国环境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歌颂自然之美、揭露环境危机、倡导环境保护
美国环境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以非小说的散文形式歌颂自然之美,揭露环境危机,倡导环境保护。斯拉维克视梭罗为美国环境文学的先驱[3]。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包括亨利·大卫·梭罗、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乔治·珀金斯·马什、约翰·威斯利·鲍威尔、约翰·缪尔、约翰·伯勒斯、玛丽·奥斯丁、奥尔多·利奥波德等。梭罗、爱默生歌颂自然之美,马什、鲍威尔揭露环境危机,缪尔、奥斯丁、伯勒斯、利奥波德倡导环境保护。梭罗和爱默生从超验主义角度看待自然,赋予自然神性,歌颂自然之美,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工业化对自然无情地开采、践踏与控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生动地描写了作者亲自回归自然的简朴生活,过着人与自然融合的接近原始状态的生活。梭罗在评价瓦尔登湖生活时这样说:“这是一个秀色可餐的晚上。我的整个身体只有一种感觉;我每一个毛孔都流淌着喜悦。作为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我获得了一种奇怪的自由感[4]”。在梭罗眼里,人融入自然才能获得自由,工业化般的驾驭自然是人类的牢笼,因而梭罗大声疾呼:“只有在荒野中才能保全全世界[5]”。作为一位环境文学家,爱默生把自然视为上帝的启示,自然是神性的外衣。他的作品弥漫着歌颂自然精神的基调,其笔下的自然万物都具有神灵与魂魄。在爱默生看来,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从而爱默生猛烈地抨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工业化道路。马什、鲍威尔用细腻地笔触揭露了自然环境的破坏,环境危机意识是其作品的主导精神,他们试图通过环境危机意识改变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马什在《人与自然》中考察了人类活动对自然造成的影响,认为人类大规模生产和交通体系破坏了自然和谐,分析了人类行为对动植物、林地、湖泊、沙漠造成的消极影响,从而揭发环境危机,并敲响了人类反思自我与自然他者的辩证发展的危机意识。鲍威尔在《美国干旱地区的土地报告》和《科罗拉多大峡谷》中揭发了工业文明过渡开发和人类中心主义带来的危害,主张环境应与发展统一起来,否则人类环境将持续恶化,后果将一发不可收拾,人类伊甸园将永不复存在。缪尔、奥斯丁、伯勒斯、利奥波德等美国环境作家在其作品中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美国环境保护运动中,为美国环境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缪尔在《我们的国家公园》中号召美国人去旅行,从而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他说:“走进大山就是走进家园,大自然是一种必需品,山林公园和山林保护区的作用不仅仅是作为木材与灌溉河流的源泉,它还是生命的源泉[6]”。缪尔发起了小规模的环境保护运动,并用环境文学极力地倡导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奥斯丁在其环境文学代表作《少雨乡》中探索了沙漠生态,呼吁人们保护沙漠生态,改变征服沙漠的态度。伯勒斯不仅书写自然,而且积极参加环境保护运动。《醒来的知更鸟》栩栩如生地描写了鸟类生活,寄希人与动物友好相处,呼吁生态保护,强调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与发展。利奥波德是一位具有环境伦理学家身份的美国环境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沙乡年鉴》被誉为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圣经。美国环境文学第一阶段主要针对工业化和西进运动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书写热爱自然之声,鼓励人们与自然建立生命共同体意识,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的伊甸王国。总而言之,美国环境文学第一阶段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歌颂自然之美、揭露环境危机、倡导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同时为环境文学繁荣发展的第二阶段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美国环境文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环境正义
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环境文学进入了繁荣期,70年代地球日的游行活动,80年代建立的山岭俱乐部、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无疑推动了美国环境文學的发展。美国环境文学第二阶段文学主题思想为环境正义,主要代表人物为罗宾逊·杰弗斯、蕾切尔·卡逊、巴里·康芒纳、约翰·麦克菲、爱德华·阿比、加里·斯奈德、莱斯利·马蒙·西尔克、温德尔·贝里、凯蒂·李、比尔·麦克基本等。环境正义是人们在认识与处理与环境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一种正义,主要分为人与自然之间的正义和以环境为中介的人际正义,这两方面的正义构成了美国环境文学的基本内涵。人与自然之间的正义主要体现为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权利和保护维护自然的义务之间的关系,人类应尊重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并平衡发展。正如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概念所阐释到,土地伦理是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1962年,蕾切尔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此书惊醒的不仅是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因而《寂静的春天》被奉为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和亿万人的生态入门书。卡森控告化学控制法——杀虫剂、农药、化肥等的应用致使富有生机的小镇失去了活力,变得毫无生气。针对化学控制论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失衡,卡森提出了生物控制法。生物控制法是基于对有机体及其所依赖的整个生命世界结构的理解而获得的昆虫控制方法,也就是说,力求将一种昆虫力量转用来与昆虫自己作对,即利用昆虫生命力的趋向去消灭它自己。《寂静的春天》包含的环境危机观、自然平衡论和新行动主义无疑关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正义,把人类思想引导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伦理关怀之中。美国环境文学家爱德华·阿比不经盛赞自然之美,而且强调自然非功利的价值。他在《大漠孤行》中把沙漠视为地球上最美丽的地方,并认为自然万物都有其本身的美和价值,这种价值并不是人类自己设计的。
以环境为中介的人际正义是美国环境文学第二阶段关注的焦点之一,同时也是人与自然之间正义的延伸,并触及到社会正义层面。美国环境文学家认为,人类共同生存在地球上,形成了命运共同体。不论种族阶级和性别等差异,所有的人在享受环境权利的同时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保护环境的义务,否则就会导致环境非正义现象滋生蔓延,环境危机愈演愈烈,最终使得人类无处栖身[7]。美国环境文学家反对人们以破坏环境的行为相互侵害人与人在环境面前的利益,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环境文学家眼中的人们不仅包括当代人,而且还包括后代人。康芒纳特别关注以环境为中介的人际正义,在《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中,康芒纳认为一部分人使用汽车,排放有毒的物质并把有毒的一氧化碳和铅加在人体之上,每年都要杀死成千上万的人。一部分人使用汽车的权力无疑伤害到了其他人,破坏了人与人应有的环境正义。麦克菲在《对自然的控制》一书中揭发了因对自然过渡开发而造成对他人伤害的罪行,谴责了人与人环境非正义的恶劣行径。一些人过度开发自然资源,造成了水土流失,破坏了植被和河道,因而导致泥石流的爆发。泥石流的爆发不仅毁坏了环境,同时还给当地居民造成了生命危险。麦克菲强调人类热爱自然,并试图捍卫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正义。无论是人与自然的环境正义,还是人与人的环境正义,美国环境文学要义就是弘扬自然的价值,突破经济主义的羁绊,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樊篱,重塑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局面。
三.美国环境文学的批判维度
美国环境文学第一阶段主导思想是歌颂自然之美,揭露环境危机,倡导环境保护。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延续与深化,其主导思想是环境正义。美国环境文学的批评视角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是生态审美的自然性原则;第二是生态审美的整体性原则;第三是生态审美的交融性原则;第四是生态审美的主体间性原则。美国环境文学以上四个批评原则目的是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建立平衡的、多元的、有机的批评范式。自然性原则认为美不是抽象的形而上的概念,而是活生生的自然感受过程。环境文学家对自然审美的目的不是自然命名化、自然抽象化、自然意识形态化,而是自然本身的美及其对这种美的感知过程。梭罗说:“在这裸露和被雨水冲刷得褪了色的大地上,我认识了我的朋友[8]”。缪尔把植物称为植物人,动物被他称为有毛的兄弟。爱德华·阿比甚至把河流称为兄弟。自然性原则不是人对自然的工具化、控制化的过程,而是带着敬畏平等的心态去听、看、闻、触对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影响。生态整体性原则必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观,进入生态整体主义审美的高度。批评与审美不仅仅局限在文学艺术和优美如画的自然观,而是将感知扩展到整个自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便是整体原则的体现,正如美国环境文学家杰弗斯写道,完整是一个整体,是最大的美,生命与物质的有机体,是宇宙最神圣的美,热爱它们,而不是人类[9]。交融性原则是建立在生态主义联系观之上,生态审美批评不是站在高处远远地观望,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自然,有时候,特别是在审美的初期,甚至是需要忘掉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10]。交融性原则就是抛开自我,融入自然,开放全部感官,不作他想,全神贯注地感知身边的一切,接受、领略、感悟自然的智慧。卡森认为,人不能发现自然的奇妙是因为人类过于自大,把自然当做工具和对象化的自我。斯奈德尝试融入自然的方式,其中之一是凝神静观,即放下思想重负,放空自我,从凝神静观到了然开悟,一步步接受自然智慧的引领。主体间性原则是指人不仅要与整个大自然发生关系,而且要与具体的、个别的自然物发生关系。主体间性原则就是要跳出主体与客体、文化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建立相互友好的平等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主人与仆人、征服者与被征服、控制者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互为主体性的平等友爱关系。人类的人性不只存在于我们自身,而是更多地存在于我们与世界、自然的对话中。生态自然性原则、生态整体性原则、生态交融性原则、生态主体性原则建构了美国环境文学批评的基本框架,形成了生态审美的原则与立场,并为美国环境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美国环境文学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作为出发点,在文学历史上竖立了一座绿色的精神殿堂。在这座绿色的精神殿堂里,人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美国环境文学在历史流变和审美批评两方面彰显了热爱、尊重、保护自然的锋芒,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唤醒了人们的环保生态意识,推动了人类文学与文化的绿色发展。美国环境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强调歌颂自然之美,揭露环境危机,倡导环境保护。环境文学介入工业化与商品化的社会发展中,批判人们对自然的控制与过度开发,启发人类走出自我中心主义、经济主义、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的桎梏,热爱拥抱大自然。美国环境文学第二阶段围绕环境主义主题展开,环境正义分为人与自然之间的正义和以环境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正义。环境正义把美国环境文学提升到了社会伦理的高度,并树立了一盏精神明灯。美国环境文学在其流变中始终围绕着生态自然性原则、生态整体性原则、生态交融性原则、生态主体间性原则而展开,彼此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美国环境文学审美与批评的维度。自然性原则就是尊重自然,把自然视为人类生命的共同体。所以说,美国环境文学引导人们认识自然的独特价值,开启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并使文学踏上了一条生态绿色之路。
参考文献:
[1]Patricia D. Netzley. Environmental Literature: An Encyclopedia of Works, Authors, and Themes[M]. California: ABC-CLIO, 1999:8.
[2]Lawrence Buell. 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Thoreau, Nature Wri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M]. Massachusett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7-8.
[3]Scott Slovic. Environmental Literature[M].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2001:251.
[4]亨利·梭羅. 瓦尔登湖[M]. 徐迟译.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98.
[5]Henry David Thoreau. Walking[M]. Yale: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2:534.
[6]约翰·缪尔.我们的国家公园[M]. 郭名倞译.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
[7]龙娟. 美国环境文学:弘扬环境正义的绿色之思[J].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5):108.
[8]Bradford Torrey & F.H. Allen. The Journal of Henry David Thoreau[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06:275.
[9]麦克基本. 自然的终结[M]. 孙晓春等译.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77、211.
[10]王诺. 生态批评与生态思想[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