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梅
项目基金: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校内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XZD04。
摘 要:方方、池莉的武汉城市文学,对于市民社会、城市景观、武汉精神等有着独特的理解与建构,并由此形成了武汉的文化标签。但相比于其它城市的文学,还较为单一单薄,表现对象、审美维度也还缺乏丰富性,对消费主义、新的城市地标、新的人物群体等物理空间和社会层面多有回避与忽略,缺乏新媒体主义与都市时代的时间表现,历史纵深也颇为不足。武汉城市文学的创作还大有可为。
关键词:方方;池莉;城市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2-0-01
文学作品是记录和强化城市特征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三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尤其是城市文化书写的两个高峰时期,产生了不少城市文学的作品。武汉城市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不显,90年代却以方方、池莉的“汉味小说”著名,从整体观察方方、池莉的武汉城市书写,探讨其如何想象与重构武汉形象,对于武汉城市文学创作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借鉴意义。
最早期的创作中,方方、池莉都并没有有意识的展现武汉这座城市,但作为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作家,她们又都不自觉地将这个城市的形象逐步在读者眼前铺展开来。自八九十年代之交,以“汉味小说”闻名之后,二人都对武汉这一书写对象进行了有意识地确认和表征。
这种确认和表征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建立的。
一、武汉的空间形象
这里所说的空间包含了两个部分。从大的部分来说,武汉这座城市,因为历史原因,由汉口、武昌、汉阳三镇组成,面积辽阔,两位作家笔下的许多人物都是在这三镇之中,完成其日常生活,又或是其生命中的重要历程。如《烦恼人生》中的主人公印家厚住在汉口,上班的地方却在武昌,每日往返其间,正是典型的武汉人生活日程。从小的方面来说,在方方和池莉的作品中,都不缺乏对武汉标志性景物的书写,这些景物中,有山水,如磨山、龟山、蛇山,长江、东湖、汉江等,也有标志性的景观,如黄鹤楼,古琴台,武汉长江大桥等,此外,还包括了汉正街、精武路、昙华林这一类公共街道。方方《万箭穿心》中,主人公李宝莉新房子在长江边,抛洒汗水的地方正是汉正街。池莉的《生活秀》里,精武路成为故事的主要场景,方方《春天来到昙华林》直接以地点命名。武汉是一座高校林立的城市,武汉大学等高校也是出现在作品中频率较高的场景。小说中,还会出现一些已经消逝的地点,如方方《武昌城》描述了发生在1926年武昌城墙下的惨烈战事,“武昌从此无城。”
通过这些,作家将城市的空间形象和初步视觉形象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不过,有意思的是,即使作家们书写的是一座现代城市,但很少出现现代性的景观,即使出现,也往往带着与人物的不协调性。
二、武汉的时间形象
因为主要着眼于当下生活,方方、池莉笔下的时间跨度并不明显,进入新世纪后,方方《武昌城》《水在时间之下》才有了比较明显了时间长度。这也是武汉文学形象的一个典型特点。事实上,武汉并不是一座没有历史的城市,相反,它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和古籍记载,远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市郊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都邑,从周代开始就有行政设置。但是,武汉的作家们很少将笔触放到久远的历史长河中,而多关注五十年代以来,尤其是七八十年代以来的城市生活。即使略有延展,如上述提到的方方两部小说,也不过是上溯百年而已,这使得武汉的城市书写往往缺乏纵深和文化厚度。
与此同时,关于城市中真正当下的一面,具有“都市性”、“新媒体性”的一面,小说也同样很少聚焦。在他们的笔下,人物好像永久在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徘徊。这就又使得这些作品缺乏了对武汉现代性一面的营造与探讨。
三、武汉的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方方和池莉的作品,都热衷于写武汉人,写他们的衣食住行,写他们的方言俚语,和他们的性情脾气。具体来说,大概可以分作两类人物形象,一种是知识分子,另一种市民。这也是武汉城市的一个特点,武汉高校和科研机构都非常多,知识分子数量也相应较大,这使得在日常城市生活中,知识分子的出现频率极高,也极大地降低了一般作品中可能对知识分子所拥有的疏离或敬意。同时,武汉是一座颇有历史的码头城市,市民文化非常活跃。因此,在二者的作品中,常常会出现知识分子与市民二元对立的场景,并且,常常会表现出某种矮化知识分子的倾向,以及对市民生活的肯定和热爱。这一点在许多相关研究中都有指明,此处就不再具体展开了。这无疑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当然,作家自身也在进行有意识的调整,比如方方的小说,就经历了一个从精英化立场到矮化知识分子再到试图将二者平视的过程,这也是值得关注的。
四、武汉城市形象反思
虽然都是以书写武汉著称的作家,严格来说,方方和池莉都不算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方方祖籍江西,两岁随父来汉。池莉出生湖北沔阳,大学之后才在武汉生活。武汉的人口构成中,外地人比例相当高,同时,像所有城市一样,存在一个外来者与本地人的文化冲突,以及外来者的城市文化认同问题。鉴于这两位作家的个人经历,观察这两个作家对武汉形象的塑造,也是观察他们如何完成城市身份认同的一个鲜活对象。
总体来说,方方、池莉的武汉城市文学,对于市民社会、城市景观、武汉精神等有着独特的理解与建构,并由此形成了武汉的文化标签。但相比于其它城市的文学,还较为单一单薄,表现对象、审美维度也还缺乏丰富性,对消费主义、新的城市地标、新的人物群体等物理空间和社会层面多有回避与忽略,缺乏新媒体主义与都市时代的时间表现,历史纵深也颇为不足,这就为武汉城市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在研究者看来,武汉城市文学的创作还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