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平
摘 要 电子白板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是信息化背景下的必然要求,电子白板在运用的过程中应当与新课程要求的学生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生展示相结合,促进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 电子白板;中学数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7-0041-02
1 电子白板的内涵分析
电子白板是对传统多媒体技术的改进,也是与新课程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相吻合的。它是将教师电子教学终端与学生的学习终端相联系,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的内容,学生在学习终端的电子白板上也能看到;学生通过学习终端的电子白板展示的内容,也可以传到教师的电子终端,进而展示给学生或者进行自我保存。在新课程背景下,一般除教师所使用的电子白板外,教师四周会安装4~6个电子白板,这样的电子白板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小组展示所用。学生将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在电子白板上,然后进行存储,对于知识难点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再次学习。同时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的提取功能,根据教师的问题引导,提前展开关于新知识的预习,并根据教师的强化问题实现知识的巩固。电子白板一方面实现师生知识更好的互动,另一方面也突破了传统课堂学习的时空限制,对提高中学数学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2 电子白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电子白板优化课程导入 课堂导入不仅是引导学生温故,而且是要在温故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展开关于新知识的思考。无论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先前知识,还是通过设疑、问题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都是通过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处于最活跃的状态。电子白板的声音、图片、影像以及互动性的特点,对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刺激,感染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在“轴对称”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借助电子白板,展示南北庭院的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南北庭院的不同:北方庭院讲究对称,而南方庭院讲究不对称美。通过色彩、声音、音频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学生对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积极参与课堂。
电子白板突破教学难点 初中数学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已经呈现出抽象性的特征,教学难点大多体现在数学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发展特征(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矛盾,教学难点没有得到较好处理的大部分理由是因为教师无法完美地呈现抽象知识的形成过程。而电子白板对于初中数学的具体化、形象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手段。如“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形成教学难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黑板作图的误差和不可移动性,教师通过语言和书写严密的证明程序,这就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但是借助电子白板,教师就可以通过动态的画面展示两个三角形的全等,画图可以通过自选图形解决,证明过程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由学生参与,教师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进而突破教学难点。
3 电子白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电子白板的特殊性就在于其交互特征,也就是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平等交流。因此,在教师知识、思想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学生学习的背景下,就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这样课堂不再是教师支配的课堂,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不是活动的被动参与者,电子白板不再是教师公开课教学形式丰富的手段,而是促进学生高效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学习新知识,进行知识自主建构的重要支架和重要工具,也就是说电子白板与中学数学教学的结合首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如在“一次函数”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PPT展示生活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理解一次函数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这样的问题是一个动态化的变化过程,没有相对固定的答案。怎样能够有效地表示结果呢?显然用列举的方法是不方便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未知数赋值,来通过图像展示Y随X变化的动态过程,学生逐渐在电子白板上画出图像,并借助图像把握Y=aX+c的函数的变化规律,理解一次函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此方法解答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引导学生对未知数x、y进行赋值,然后分别画出两个方程的图像,两个方程出现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就是方程组的解。在实践的过程中运用电子白板书写的便捷性和及时性,促进班级所有学生的共同学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展示,同时可以保留思考过程,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
利用电子白板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中学数学课堂是传授新知识的课堂,但是相对于学生而言,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水平上进行自主建构,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因此,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促进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发现、获取、验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师生的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电子白板将本节内容的导学问题和分解讲解上传,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引,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关于疑难知识的查找和学习,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难点和疑惑,这就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了基础,学生更加明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
如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教师设计导学问题:解方程的一般过程是什么?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如何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方程?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指引下展开关于方程内容的回顾,学生借助电子白板回顾已经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并回忆消元和合并同类项的基本步骤是什么?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什么?同时,在导学问题的引导下展开新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仔细阅读课本,从教材中寻找答案,有的仔细借助网络查找解法。在教师电子信息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展开关于新知识的建构。
电子白板的课堂是以学生展示为核心的 电子白板的课堂突破教学模式,围绕导学问题,学生分小组对自己小组的导学问题进行解释和解答,并对学生关于本部分内容的疑问进行解答。课堂时间的分配为学生展示40分钟,教师补充内容五分钟。如在“一元二次方程”课堂中,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关于本组内容展示的设计,包括展示的语言、展示任务的分配、展示层次等,然后用电子白板进行内容展示,其他小组可以对相关内容提出疑问,也可以对展示内容就行修改,修改的痕迹通过不同颜色留在电子白板上。这样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同伴互动学习推动中学数学教学的开展,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绝对发言权,将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瞿浩,张新明.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其策略研究:以中学数学为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2):
20-21.
[2]王春杰,丁娜.电子白板:中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助推器[J].中小学电教,2013(8):22.
[3]刘春燕,张龙革,吴筱萌,等.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5):48-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