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芳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 初中体育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A-
0127-01
所谓参与式教学法,就是一种合作式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注重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在信息上的交流,强调灵活使用形象、直观、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学会学以致用。本文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设置具有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方法。根据体育教学实践性比较强的特点,教师要学会转变体育教学观念,随时转换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二者之间的位置,采用“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知识为辅”的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开展丰富的动作练习,不断拓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渠道,帮助学生记忆动作要领。
如在学习“田径快速跑”时,由于初一学生都已学会立式起跑的姿势,但对蹲踞式起跑姿势却感觉很陌生,教师在开展起跑要领教学时,要以实践教学为主,淡化理论的讲解,给予学生足够的动作练习时间,让学生开展实践练习,并初步学习动作要领。在“各就各位”的学习阶段,教师可减少理论知识的讲述,指导学生学会放松颈部,并提高后期的动作反应速度;在“预备”阶段,指导学生学会身体重心前移,并控制好前后摆动的幅度;在“起跑”的阶段,学生学会让身体前倾,发挥膝盖和腿部伸、蹬的力量,锻炼学生快速起跑的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动作做得好的学生指导做得不够好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动作要领,强化动作的记忆。
二、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
为了吸引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形式,如设计一些具有创意性质的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让课堂在趣味性、竞争性强的环境中达成教学目标。游戏的设计应体现竞争性和目的性,这样才能满足初中学生的需要。在设计游戏时,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先天或后天差异,以及身体素质、能力水平或者知识基础的差异,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设计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项目,如一些趣味运动会、球类活动比赛等,这些游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观察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不怕挫折的道德品质。
如在教学“篮球”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胸前传球、接球的技术,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战术合作意识,教师可以设计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如把学生分为奇数、偶数两个小组,然后每一组分为两列,两个列队间隔3~4米,然后以跑动的方式开展胸前传球接力赛。在跑动过程中,如果篮球中途落在地上,学生就应该从篮球落地处重新开始比赛,并加罚4米,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队传球的小组获胜。这样的游戏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成功完成了教学目的。
教师除了在课程学习中设计游戏,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之外,还可以在课前的热身阶段设计游戏,如在课前绕操场跑热身环节中设计“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寓教于乐地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乐趣,增加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创设生活教学情境
体育教学活动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教学中的一些技能和基础动作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教师可以根据体育学科的这一特点,从教学需要角度出发,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地营造生活教学情境,并且借此激活教学知识,实现益智、激情、引趣三者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教学给予学生观察、体验、探索、归纳、猜想、质疑的时间,以及大胆练习和表达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教学情境中理解动作要点和生活技能作用。
如在“田径高抬腿”教学中,高抬腿动作需要原地起跳,往往需要消耗很多体力,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导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正在骑自行车上坡,马上就要到达坡顶,训练学生在联想中加大跳跃动作的强度。又如在实心球投掷练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拉弓射箭”的生活场景,然后联想感知实心球投掷的动作。通过生活场景的创设,学生能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参与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也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率。
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强化学生对体育技能和动作的感受,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