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甲 ,党晓伟 ,李 君 ,赵 梦
(1.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 2.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胃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中医辨证属于湿热中阻证[1-2]。导致胃痛的原因很多,包括工作过度紧张、食无定时、吃饱后马上工作或运动、饮酒过多、吃辣过度、经常进食难消化的食物等[3]。胃舒止痛片具有制酸、止痛、收敛、保护胃黏膜的功效,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胃脘痛、吐酸等。笔者观察了胃舒止痛片治疗胃脘痛(湿热中阻证)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相关标准,选择中医诊断为胃脘痛(湿热中阻证)的患者4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4例和对照组108例。治疗组患者平均年龄(41.0±12.01)岁;中医主症总积分(9.0 ±2.77)分;证候总积分(15.2 ±4.42)分;病情程度为轻度69例,中度154例,重度99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0.8 ±11.86)岁;中医主证总积分(9.4 ±3.00)分;证候总积分(15.6 ±4.36)分;病情程度为轻度 21例,中度 52例,重度 35 例。本研究中实际观察患者435例,其中1例患者(治疗组)不符合纳入标准;1例患者(对照组)用药5 d后痊愈,自行停药;1例患者(治疗组)脱落,无疗效和安全性访视,故剔除且及时按双盲随机预留病例编号替补患者进行试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患者给予胃舒止痛片(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为20100510,规格为每片0.5 g),口服,1次6片,1日3次;对照组患者给予胃痛宁片(承德新爱民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20100603,规格为每片 0.25 g),口服,1 次 3 片,1 日 3 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
疗效指标[5]:主要指标为治疗胃脘痛(湿热中阻证)的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次要指标为湿热中阻证的主要症状减分值。记录治疗前后积分情况,严格控制可变因素。
安全性指标:血、尿、大便常规检查,大便潜血试验,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治疗前后各观测记录1次;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8天及第15天各观察1次,同时观察药品不良反应。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制订。证候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为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体征积分减少不低于95%;显效为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状、体征积分减少不低于70%,有效为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状、体征积分减少不低于30%;无效为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状、体征积分减少不足30%。单项主症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为主症消失;显效为主症积分降低2个级别;有效为主症积分降低1个级别;无效为主症无改善。以前三项计为总有效。
采用SAS 8.0统计软件,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1至表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随访也未出现不良反应。
胃舒止痛片为纯中药制剂,含多种生物碱,其主要成分为白屈菜碱、煅牡蛎和枯矾。药理学研究表明,白屈菜碱有类似吗啡的镇痛作用,能明显提高痛阈,能抑制多种平滑肌,还具有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扩张冠脉、祛痰、镇咳等作用;煅牡蛎能收敛固涩、制酸;枯矾能收敛止血和涩肠止泻等。故本药具有制酸、止痛、收敛、保护胃黏膜的功效,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胃脘疼痛、吐酸等。本研究结果表明,胃舒止痛片及胃痛宁片在治疗胃脘痛(湿热中阻证)方面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组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主证“胃脘疼痛”“纳差”疗效愈显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而中医辨证为胃脘痛(湿热中阻证),其证候疗效愈显率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对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也有很好疗效。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胃脘痛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嗳气吞酸疗效比较[例(%)]
表4 两组患者纳差疗效比较[例(%)]
综上所述,胃舒止痛片治疗胃脘痛(湿热中阻证)安全、有效,尤其在缓解“胃脘疼痛”、改善“纳差”(辨证属湿热中阻证)疗效优于胃痛宁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 奇.复方芪连煎剂治疗胃溃疡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1 314.
[2]饶梅冰,杜洁华,周瑞玲,等.胃康颗粒抗胃黏膜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4):31-32.
[3]刘 敬,熊勇爱,赵 斌.胃舒宁胶囊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酸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8):2 039.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J].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1.
[5]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