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从感恩心开始

2015-04-30 07:30:49曹润宝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

曹润宝

【摘 要】孩子们的好习惯是需要培养的,尤其是读书习惯,要给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首先要培养孩子们的恭敬心和感恩心。老师如果能够将学生一视同仁,对学生以礼相待,俯下身来和学生交流,主动向学生行礼问好,和学生一起学习的时候,老师表现出十二分的恭敬,谦虚,学生的恭敬心和感恩心自然很快就培养起来了。

【关键词】读书习惯;经典诵读;恭敬心;感恩心

孔子曰: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就是说学习

古人留下来的经验与智慧,而这些东西都是以诗书的形式表达出来的,通过了解学习这些文字便可以渐渐的了解当年他们的境遇心情,从而通达哲理智慧感同身受。我们教育学生读书,不能让他们看热闹,走过场,一定要让孩子静下心来,和作者达到共识,养成这样的良好读书习惯。

要给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首先要培养孩子们的恭敬心和感恩心。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感恩心呢?在此,我谈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经验。

一、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阅读,从感恩心开始

有一种教育理念——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这种教育最忌讳的就是老师或父母只说不做,老子说:修之身,其德乃真。作为教育者的老师,更应该修身,以身作则。

我刚接到一个新班时,这些孩子的各种习惯是很不好的,上课的气氛非常沉闷,平时见了老师,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我在开学初用了一周教他们诵读《老子》的第一章和第四十五章,讲解《弟子规》,教孩子们向老师和长辈行礼问好。自己在教室里,在孩子面前亲自示范。第二周,他們的精神面貌就有所改变。他们敢和老师打招呼了,而且还给老师行鞠躬礼,孩子们猛的一下似乎长高了一截。外象上有所改变,但他们的那些小毛病,比如:懒惰不爱写作业,上课不说话,下课不闭嘴,今天他没作业,明天你又上课不带书,还是很顽固的存在着。所以我在那段日子里到校早,上课早。每天早上7:30准时到校和孩子们一起搞卫生,然后带孩子们集体诵读《老子》。每到我的课,我总是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先让学生静下来,然后诵读几分钟经典。从我进教室到诵读结束大概七分钟左右的时间,然后才上课。中午1:50准时进教室,先和孩子们集体诵读《老子》,之后给他们讲一个德育故事。大概两个月,学生诵读成了习惯,我也发现我的小班长可以帮我了,以后我不在,或来得稍晚一些都没关系,小班长可以先主持大家学习。

二、引领学生说感恩的话,做感恩的事

作为指导者,引领者,老师在引领孩子每次阅读前,(尤其是阅读古人的文章,现在所说的经典诵读)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心无杂念、身体坐正等等,每次读完,都应该引领孩子们读感恩词,说感恩的话,感恩作者。

我原来的上课问好似乎流于形式,进了教室,学生问好,我就一边手里做着其他事,甚至看都不看学生一眼,随口说:“同学们好,请坐下”,很平淡。但是自打有了课前诵读就不一样了,走进教室,学生问好,我一定会恭恭敬敬的给学生还以鞠躬礼,认真的问好,这样一来让孩子们感觉到他们是被尊重的,我说请坐的时候,学生很自然的说声谢谢老师,再鞠一躬才肯坐下来。下课了,孩子们说:老师辛苦了。我也同样说:同学们辛苦了,请坐下。当我说请坐下的时候,孩子们又是鞠躬,又是让路,又是开门的,我不离开讲台,他们不肯离开座位。

这样慢慢坚持,学生的恭敬心便会培养起来了,孩子觉得阅读文章或诵读经典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三、发挥学生的广告效应,让学生把诵读的声音带出教室,带进家里

每天早上和中午诵读完了,我适当抽查几位同学,看谁背会了那一章,及时表扬奖励,奖个小星星,奖个小本本啊什么的,或给家长发个表扬短信,短信中除了表扬孩子,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家长,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来诵读。短信内容,要有激励性。比如:①孩子最近进步很大,要是你能腾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但可以增进您和孩子间的感情,而且会促使孩子进步更快。②这家长当得太好了,孩子有你这么优秀的父母,是他的福气,要是你能在闲暇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估计,你会永远年轻!③孩子的进步离不开您的帮助,我替孩子感谢您,听孩子说,您经常陪她一起学习,辛苦您了!

家长见了短信一反思,觉得——唉,这孩子有进步还确实离不开自己的,自己一定要更加努力,多督促孩子在家里诵读经典。就这样,一学期下来,我班70%多的孩子背会了《老子》八十一章。学生在家里诵读,成了家长的德慧智经典诵读的小推广者;学生在校园里给老师行鞠躬礼,成了老师思想品德教育的推广者。学生将诵读熟练的经典带出教室,在路队上边走边诵读,让听的老师家长们很是羡慕。那节奏,那韵律,有些音乐都赶不上。

四、放手让学生自主讲故事,做诵读小主持

经过半学期的经典诵读,孩子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基本形成,我开始放手让学生自主讲故事,做诵读小主持。从班干部到每个同学,孩子们很是期盼,期盼自己值班的那一天快点到来。有的同学讲了故事,还抢着做小主持。孩子们讲故事,现在都是脱稿的,我要求讲故事要绘声绘色,你万一做不到绘声绘色,总要做到把故事能够复述出来。一方面是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搜集资料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和保护孩子们的图文思维能力,记忆能力。

为了孩子们快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除了每天课前中午早上的经典诵读外,我自作主张把品德课和健康课换成了《弟子规》课,学习经典的课。现在这些学生不管是礼貌,学习习惯,交流能力都比较好,课堂气氛活跃了,不写作业的基本上没有了。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
通过经典诵读提升初中生人文素养的方法研究
与经典同行
东方教育(2016年21期)2017-01-17 21:39:33
如何将“经典诵读”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青年时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8:21:22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51:37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9:02:21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原则及策略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3期)2016-10-31 12:40:55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