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提倡下,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的教育,更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态度,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习主席强调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如何培养青年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将结合实际探讨培养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途径与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之一,从新课改的角度来看,强调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评价,强调学生的探究和思考等,从多个方面说明了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主要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也就是对某事物感不感兴趣,喜不喜欢等。态度是一个人对待某一事物的倾向,通常表现为积极或消极,热情与冷淡等。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最基本的看法,包括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如何在高中物理学中培养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下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中学生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看法。
一、高中物理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较为抽查,目标不明确
虽然新课改中明确将此目标列为教育学的三大核心目标之一,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存在盲目性。情感态度与价值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不像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那样明确有具体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显得有些困难。而且有的时候教师为了课程的进度往往赶课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二)傳统的教学为重,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不深刻
在上课时,教师以传统的讲授为主要形式,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自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无法得到培养。这也就造成了物理学中无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上课期间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了老师讲课方式的独特性和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努力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时间较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短时间内无法体现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教师要在上课期间尽量发挥学生的作用,加强课堂互动,结合实际理解物理学中的概念与内容。
二、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法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模式
教师要认识到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物理学属于科学技术的一门学科,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与国家。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好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个人的影响很重要,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反之,则会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物理学在科技进步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物理学者是科技的执行者,因此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势在必行。
(二)善用物理学史,借以循循诱导
物理学面的大师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育性,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是一次一次的实验失败换来的。这些物理学家的执着追求和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榜样。身残志坚的霍金,每个人都对他崇拜,敬仰。但我们更应该从他身上学到他伟大事物精神,不需要有多么高尚,只要我们能够学会他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并运用与实际。那么物理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有了一个提高。
(三)发挥习题作用,寓教育与习题
对于习题可能是每个学生发愁的问题,不会就进行不下去,这使学生很苦恼。其实习题也比仅仅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途径,同样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比如说,一道计算正常情况下手机充电所需要的电能是多少,再计算充满后不拔电池所耗费的电能,继而使学生懂得节约用电。这就发挥了物理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作用。
(四)加强教师自身的素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则信其道”,可以看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具有的高尚人格魅力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绘声绘色的讲解、宽松自由的上课气氛,都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
三、小结
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教师的长期努力,需要教师很好的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物理学科学的结合起来,逐渐的探求有效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赵德成.新课标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2]钟林.在物理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J]物理教学探讨,2006,7
[3]黎东波.论高中物理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