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沪之雨夜》中探索现代派诗人林庚之内心情感

2015-04-30 01:00张群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暗示反讽

摘 要:林庚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人”中十分活跃的歌者,他早期热衷于创作自由诗,其中,《沪之雨夜》这首诗诗味浓厚、思想深刻,在现代派诗歌中独树一帜,被废名称为“神品”。此诗充满暗示和言外之意,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一是面对“现代”世界,诗人内心产生的一种无法排遣的孤独沉思与悠远寂寞之悲哀感。二是深刻的自我审视、自我批判,反映出“五四”觉醒的一代现代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

关键词:《沪之雨夜》;暗示;反讽;内心情感

一、客居的寂寞愁苦

《沪之雨夜》从诗的题目上看,字字充满言外之意。“沪”是上海的简称,虽为地名,但显然不是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暗示了诗人并非上海人,由此表明了自己客居他乡的身份,这使我们自然联想到一个“愁“字。客愁是中国从古到今的诗人多爱表现的一种情感,在古典诗词中有大量表示客愁的诗句,如孟浩然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陆游的“骑马出门无所诣,端居正尔客愁侵。”由此可见,全诗整体形成一个“愁”的感情基调。再看“雨”字,从唐诗至宋词,“雨”这一意象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含义即“愁苦”。如杜牧的《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萧萧秋雨总是和离情别绪联系在一起,动人心扉,带给人无限的悲凉。[1]《沪之雨夜》这首诗的题目中,“雨”也是诗人心境的象征,进一步突出诗题“愁”的意味。再看“夜”字是一种现实状态和精神处境的象征,在羁旅中,越到夜晚就越感到寂寞。“夜”、“沪”、“雨”三字相互呼应,从而更体现客居的寂寞愁苦。

《沪之雨夜》一诗分两节,第一节诗的第二句“听街上汽车逝过”,“听”字是“只好听着”的意思,暗含客居的旅人因寂寞只能听汽车的声音打发时间之意,为后文做铺垫。第三句“檐间的雨漏乃如高山流水”,这句诗运用了“高山流水”这一古代典故。“高山流水”指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这一典故既比喻知音,又比喻音乐优美。在《沪之雨夜》这首诗中,“高山流水”同样具有两层意义:一是比喻雨滴水漏的声音如优美的乐曲,二是表现“雨”是诗人唯一的知音。其实雨滴水漏的声音并不悦耳,因此这显然是一种反讽式的写法,这句诗的深意是:和汽车的声音相比,雨滴水漏之音能称得上是美妙的音乐了。而把“雨”视为自己唯一的知音显然是诗人孤独寂寞、愁苦难耐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末句“打着柄杭州的油伞出去吧”,“杭州”暗示了作者在杭州应该也有客居经验,西湖美景总能使抑郁的心情得到一些平复,但上海没有西湖,尽管如此诗人还是劝慰自己出去走走。“油伞”会使人联想到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在诗人林庚的潜在想象里,他也有一种对美好的期待,他也希望出门能逢到一个丁香一般的姑娘。句末的语气词“吧”字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无奈和自我劝藉。

二、自省之音

诗的第二节所包含的情感发生了很大的逆转。第一、二句“雨湿了一柏油路,巷中有人拉南胡。”失意人偏逢失意事,诗人出门走走本来是想安慰自己,没能遇到梦中的“丁香姑娘”,反倒被这苍凉的胡琴之音弄得心情越加抑郁,体现了诗人的无奈。第三句“是一曲似不关心的幽怨。”这里精巧的运用了反讽式的写法,拉南胡的人是不经意地拉着幽怨的曲子,只是诗人的心弦被拨动了,因此而更加苦闷。

诗的结尾“孟姜女寻夫到长城”是全诗最奇艳的一句,在雨夜寻梦的老式情境中,突然地(同时也是“反讽”地)来了一种北国的铿锵,全篇随之发生逆转,诗的空间出乎意料地开阔了,“它由南到北,由今到古,由雨声连成一片的现代都市之夜到赤裸暴烈的历史中伸展的北方山峦。”重要的是,这“神来之笔”不仅拓开了空间,使寻梦的诗人驻步、调头,而且似乎在不经意间,一下子触到了那美丽中的哀音、历史中的隐痛,触到了那“更悠远、更古老的寂寞了”(孙玉石语)。[2]“孟姜女哭长城”这一悠远传说的经典化用,增强了情感世界现实性与历史感相交汇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是诗人的反讽与自嘲,体现诗人旅途的孤独寂寞,失落、懊恼和孟姜女寻夫到长城的苦难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通过分析,可以总结出诗人林庚独特的思想情感:在异常繁闹的现代大都市里,如沙漠来客一样分外孤独寂寞的诗人,感到“檐间的雨漏”就是自己唯一“知音”。本想撑把油伞出去排遣内心寂寞,但却听到“孟姜女寻夫到长城”这样一曲更为沉哀悠远充满千古“幽怨”的南胡琴声。这里所蕴涵的是面对“现代”世界诗人内心产生的一种无法排遣的孤独沉思与悠远寂寞之悲哀感。[3]这种诗情超越了古典浪漫式的感伤,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表现被都市文明社会环境异化的现代人的孤独感。同时对自己进行反讽、自嘲,认为自己的孤独寂寞、失落懊恼和孟姜女寻夫到长城的苦难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这深刻的自我审视、批判反映了“五四”觉醒的一代现代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

《沪之雨夜》这首诗所体现的诗人情感,直到今天仍具有普遍的精神价值,它不仅是现代人苦闷心境的诗意写照,也提醒着人们不要无限放大自己的痛苦,而要关怀人类的苦难,这样才能超脱孤独、苦闷的个人情调,具有开阔的胸怀。这也是这首诗的真谛所在吧。

参考文献:

[1]刘倩.唐诗中雨意象的情感模式[J].语文学刊,2011年第21期.

[2]王家新.一份“现代性的美丽”[J].诗探索,2000年第1一2辑.

[3]孙玉石.他的诗“更新,而且更是中国的了”—林庚诗学探寻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之联系[J].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作者简介:张群(1989.5—),女,天津人,满族,就读于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暗示反讽
体育课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探讨
巧妙暗示催生高效课堂
浅析反讽在《变形记》中的几种形式及其效果
“每周一言”显奇效
临界之美
狂欢背后权力“颠倒”的闹剧
《小世界》的现实主义革新之我见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论心理暗示在幼儿学习生活中的体现与运用
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