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秀
摘 要:小学阶段是识字量最多的时期,阅读课文的前提是具备一定的识字量。语文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深入挖掘其在识字教学方面的功能,提高学生识字水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识字;信息技术;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2;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0-0071-01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怎样有效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让识字教学更有效率,这是识字教学本身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在传统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法,即依靠单纯的讲解、示范和机械练习,其检验生字的方法也是重复的读、写、背、练等。这种识字教学方法重记忆、轻理解,重抽象、轻形象,方法单调,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而且每个教师的识字教学方法基本类似,每节识字教学课模式基本相同。长此以往,识字成为学生的包袱,没有任何乐趣可言。
2. 信息技术运用不充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语文识字教学。目前,各级政府部门为各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课件,通过演示有关生字的声音、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辅助识字,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但部分教师怠于制作识字教学课件或未具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识字教学课件的能力,致使信息技术手段在识字教学中未得到充分利用,识字教学效率低,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 信息技术的运用契合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体现为具体形象性,其思维活动与具体的事物或生动的表象相联系。所谓信息技术,即将图画、动画、视频、声音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以此来创造乐学的情景,从而使学生在对生字的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理解与记忆。因此,在识字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契合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信息技术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体形象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信息技术能使抽象的汉字具体化、形象化。如“舟”字教学时,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把它的演变过程展现出来:一只木船上横着一把橹,接着上来两个人,然后船头变成“撇”,船舷变成“冂”,橹变成“一”,两个人先后变成两个点,这样“舟”字就出现在画面中间,画面下角再漂来一只小船。如此,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与兴趣。
3.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创设教学情景
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有机融合,使抽象、枯燥的汉字具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而且可以有声有色地将学生带入到各种生活情景之中,使其身临其境,具体感悟到汉字所描摹的图景。在教《小小的船》一文时,利用教育资源中的动画视频朗读,学生很快就融入课文的情境中,之后给学生配上《小小的船》这首儿歌,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夜空的美,感知课文生字。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摘星星”的游戏,同时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比如,在写字板上展示一个学生喜欢的孙悟空的经典动作,让学生知道他在看,大胆猜测“看”字的识记方法。
三、信息技术在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使识字教学更加形象、生动、直观,对帮助学生理解识字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扩充学生的识字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过多的形象、生动、直观元素,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广泛发展。
1. 关注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度
信息技术将动画、音像及色彩等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动听的音乐、生动的形象,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但是,学生识字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注意力表现为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动画、音像及色彩等元素过多使用,会影响对同界面上其他事物的注意力。因此,先进的信息技术参与识字教学时必须关注学生注意力的保持程度。
2. 各种信息技术应扬长避短
不同的信息技术,具备不同的识字教学功能。动画侧重展示汉字笔画,分析汉字结构,能把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音响媒体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光学媒体侧重培养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同时必须结合教学实践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做到扬长避短。
3. 选择信息技术手段并吸收其他识字教学法的优点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分强调信息技术在识字教学中的功能,而忽略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否则会喧宾夺主。在教学实践中,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认识规律,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运用到识字教学中去,但又不能过于依赖,应同时吸收其他传统识字教学法的优点,这样才能达到识字教学最优化的效果。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识字效率,而且能使学生的识字量增多。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并从中体会到有效的识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范建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3]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石战晓.小学语文教学识字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