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专业中高职职业能力与课程体系衔接模型构建

2015-04-29 17:57:39李龙根杨福祥孟鑫沛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李龙根?杨福祥?孟鑫沛

摘 要 中高职衔接作为完善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一环,其亟待解决的问题引起职教界的高度关注。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专业契合度差,专业设置衔接困难;课程内容重复或断层,课程体系衔接失效;就业岗位职业标准界定不清,职业能力衔接模糊。采取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逐层推进的技术路径,细分机械制造专业岗位和职业能力,构建中高职职业能力和课程体系衔接模型,以解决中高职衔接的本质问题,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合理衔接。

关键词 机械制造专业;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中高职衔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4-0025-03

一、中职和高职职业岗位界定

根据企业调研,机械制造专业就业岗位分布在操作、技术和管理三类岗位,这些岗位又可分为“蓝领层”、“灰领层”和“金领层”三个层次,如表1所示。

“蓝领层”机械制造专业人才是指负责机床操作、机械装配等工作的技术工人、初入行的绘图员或助理设计人员等,在企业机械制造技术技能岗位中占45%,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专业人才。“蓝领层”机械制造人才主要通过中职教育来培养,少数高职毕业生也可能长期从事蓝领工作,企业还可招收普通工人择优培养,岗位主要集中在机床操作、机械装配等生产加工一线职位。

“灰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工艺编制人员、机械设备安装维护维修人员、质量检测员、工装设计人员、生产班组管理等,这类人员在机械制造技术岗位中占34.0%,其中工艺员占13%,机械设备安装维修人员占10%,质检员占4%,其他占7%。“灰领层”机械制造人才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可通过高职或应用型本科教育后,经企业实践锻炼成才,岗位分布在技师、工程师、车间主任、部门经理、生产班组长等职位。

“金领层”是指精通机械制造技术,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并在实践中积累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能负责整个企业的技术和运作。“金领层”机械制造人才一般指企业技术负责人、企业主管,可通过本科或研究生教育后经大量实践积累培养成才,岗位集中在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生产或技术总监、企业主管等。

通过上述三种类型和三个层次岗位分析,以20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作为参考依据,界定中职和高职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可构建中高职职业岗位衔接模型,见图1所示。

中职机械制造类职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操作岗位,定位为“蓝领层”(初、中、高级技工),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岗位为技师。

高职机械制造类职业岗位:分布在操作、技术、管理等岗位,定位为“灰领层”(技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车间主任、生产班组长等),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岗位为高级技师、工程师、生产主管等。

实际上,中、高职有少部分岗位是交叉的,发展好的中职生可晋升至高一级岗位,个别甚至成长为企业主管,发展不好的高职生可能滞留在较低岗位,但这些特例不作为本文研究范畴。

二、中职和高职职业能力衔接

上述职业岗位衔接模型概括描述了中职和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一般路径,为各自培养目标的确定指明了方向。

由于我国职业标准制定还不完善,学校与企业“双元”结合还不紧密,实际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考虑许多客观实际情况。目前比较通行的做法是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确定技能和知识构成,转换成学习领域,形成课程体系。

调查显示,东莞地区中职、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及其职业能力要求,见表2所示。

学生层次 工作岗位 职业能力

中职毕业生(蓝领) 机床操作工 1.看懂零件加工图纸和技术参数;2.掌握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等常用机床设备操作技能;3.会使用CAD/CAM软件辅助编程;4.掌握线切割、火花机、磨床等模具加工设备操作技能;5.掌握常用机床设备日常维护保养

机械装配工 1.掌握机械设备、模具等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2.掌握装配钳工划线、锯、锉、钻、铰孔等基本技能;3.掌握常用装配工具使用安全操作规范;4.能根据装配工艺要求,装配机械部件或模具;5.能对已经装配好的机械设备、模具等进行调试、检验

高职毕业生(灰领) 技师、工艺工程师 1.看懂并能绘制零件图,会分析中等复杂零件加工和装配工艺;2.能合理制定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并编制工艺文件;3.熟练应用CAD/CAM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高级编程;4.能指导机床操作工、机械装配工等解决工艺问题;5.能根据工艺需要设计中等复杂工装夹具,提高生产效率;6.能解决生产现场常见工艺问题,并具有成本控制意识

质量工程师 1.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掌握相关质检方法和仪器、量具的应用;2.掌握产品质量统计与分析方法;3.会制定产品检验相关标准与文件

设备工程师 1.能看懂机械、液压、电气图纸,根据图纸进行设备维护;2.能处理机械设备常见故障;3.能进行产品售后技术服务,与客户进行良好沟通

生产班组长

车间主管

生产部门经理 1.会编制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协调和考核,完成生产任务; 2.懂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现场管理; 3.会编制生产、设备等有关统计报表

根据上表所列中职和高职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中职以培养操作技能为主,在校培养目标以中级工所需职业能力为依据[1];高职应体现出能力的螺旋式提升和知识的漩涡式拓展,在校培养目标以高级工所需职业能力为依据,除进一步培养操作技能外,辅以工艺技术分析、产品质量检测、机床设备维护、企业经营管理等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满足职业生涯发展终极目标所需基础。

邀请以企业技术骨干为主、中高职教师参与的专家组成员,进行头脑风暴、集中讨论,将机械制造专业职业能力进行细分,包括识图绘图、机床操作、机床维修和维护、机械装配、数控编程、工艺制定、产品检测、生产管理、工装设计、技术服务,等等。对于每项职业能力,确定中职和高职培养目标层次,构建机械制造专业中职和高职职业能力衔接模型,如图2所示。

经过分析、归纳、总结过程,可以较科学的完成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一举解决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关键问题,构建比较合理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三、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衔接

中职、高职职业能力的螺旋式上升和知识的漩涡式拓展,要依靠课程体系的科学有效衔接。当分析清楚各层次职业能力所需支撑知识和技能后,可构建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型,自然形成中职和高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图3所示。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中高职衔接的本质是课程体系的衔接。要构建完善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必须从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开始,确定各层次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明确培养目标,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2]。

参 考 文 献

[1]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69-73.

[2]胡翔云,李佳圣.“3+2”培养模式下中高职衔接点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31-36.

[3]覃岭,范爱民,伍伟杰,等.中高职衔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研究:基于职业能力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51-60.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47-150.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urriculum system Connection model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major

Li Long-gen, Yang Fu-xiang, Meng Xin-pei

Abstract As a key to improv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e urgent problem of connection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roused great concern. The main problem includes: The difference of specialty is causing fitting difficulty;The duplication or fault of course content is causing curriculum system linkage failure;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 of employment without a clear definition is causing ability progression confusing. In this paper,the technology path be used of steps is that "post of occupation→tasks of work→ability of professional".The post of occupation and the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is carefully analyzed.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urriculum system connection model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built. Only the essential problem of connection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solved, just can achieve the goal that talents training link up reasonable with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Key words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major; professional ability; curriculum system; connection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uthor Li Longgen,Donggu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Professor Dean Master

Yang Fuxiang,Donggu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Lecturer Teacher Bachelor

Meng Xinpei,Donggu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Lecturer Teacher Master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4:59:33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价值工程(2016年30期)2016-11-24 16:42:05
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分析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10:41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25:36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0:17
中高职衔接下的高职财会专业技能课程建设思考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