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协萍
摘 要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企业关于高职国际商务岗位群素质能力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关注求职者英语应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业务操作能力等专业素质,更关注求职者心理素质、协作精神和工作态度等职业素养。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应强化基础知识教育,夯实学生技能发展根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增强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强化职业素养教育,提升学生职业发展潜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国际商务;岗位群;能力需求;长江三角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4-0018-04摘 要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企业关于高职国际商务岗位群素质能力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关注求职者英语应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业务操作能力等专业素质,更关注求职者心理素质、协作精神和工作态度等职业素养。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应强化基础知识教育,夯实学生技能发展根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增强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强化职业素养教育,提升学生职业发展潜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国际商务;岗位群;能力需求;长江三角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4-0018-04
摸清市场关于人才素质能力的需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本A文以网上调查方式,统计分析市场关于国际商务岗位群素质能力需求,以期对高职国际商务群专业课程建设提出建议。
一、高职国际商务岗位群
关于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岗位群,有三点需要说明:一是国际商务人才,是指从事国际贸易、技术和信息交流、国际投资等活动以及为其提供诸如金融、法律、会计、物流等方面服务的人才[1]。二是国际商务岗位群。惠丽敏认为,国际商务岗位群主要由外销业务员、代理、报关员、单证员、保险、报检、商务文秘、商务助理等8个岗位组成[2];杨庆认为,该岗位群主要由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及外贸跟单员等工作岗位组成[3];林存文认为,该岗位群主要由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以及报关员、报检员和国际货代员等职能岗位构成[4];李淑艳、曾艳英、曾立雄等认为,这一岗位群主要包括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货代业务员、报关员、商务秘书、报检员、单证员和业务助理等[5]。这些关于国际商务人才岗位群组成的界定不完全相同,但有很大一部分是相互重叠的,说明研究者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本文将国际商务岗位群界定为外贸业务员、外贸助理、报关员、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和国际货代等六大岗位。三是高职国际商务岗位群,本文指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层次。
二、调查基础数据
调查的范围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7个主要城市: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和宁波。众所周知,长三角城市群(除上述7个城市外,还包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温州)的经济总量、进出口总额在全国经济总量、进出口总额中都占很大比重,而这7个城市的经济总量、进出口总额在长三角城市群16个城市经济总量、进出口总额中又占极大比重,这7个城市企业对高职国际商务岗位群素质能力的需求,基本能够反映出全国的需求动态,能够体现出当前的需求趋势。
调查的载体为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两大网站,这两大网站覆盖全国、权威性强。调查的方式为“以岗索职”,即在两大网站上输入“外贸业务员”等岗位及相关条件在7城市搜索相关招聘信息,然后进行信息汇总、整理和分析。调查时点为2014年12月下旬至2015年1月上旬。本次调查搜集到7个城市555家企业发布的1229个职位,见表1。
从招聘企业规模上看,结合两大网站按人数划分企业规模的做法,将企业规模分成四类,即20人以下、20~99人、100~499人和500人以上,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属于招聘主力,
三、国际商务岗位群素质能力需求统计分析
对每一企业提出每一具体素质能力要求逐一统计,加以简单归类,然后再进行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在做这项工作时,以招聘企业为单位进行统计,因为当一个企业同一个岗位招聘两人以上时,一般只会发布一个关于求职者能力素质的要求。
外贸业务员岗位。180家企业发布了525个外贸业务员岗位需求,涉及能力素质的要求有英语应用能力、吃苦耐劳、服从管理、保密意识强等36项,依照招聘企业提及的次数及其被关注度(被提及的次数/招聘企业总数),排在前10位的素质能力依次为:英语应用能力(166,92%)、沟通表达能力(104,58%)、业务操作能力(92,51%)、团队合作精神(88,49%)、责任心强(80,44%)、办公软件操作能力(69,38%)、独立处理问题能力(65,36%)、细心认真(58,33%)、市场开拓维护能力(57,32%)和电子商务操作能力(52,29%)。
外贸助理岗位。119家企业发布了263个外贸助理岗位需求,涉及能力素质的要求共有英语应用能力、吃苦耐劳、熟悉相关政策知识、谈判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强等32项,依照招聘企业提及的次数及其被关注度,排在前10位的素质能力依次为:英语应用能力(107,90%)、沟通表达能力(65,55%)、办公软件操作能力(60,50%)、细心认真(56,47%)、责任心强(55,46%)、团队合作精神(54,45%)、业务操作能力(52,44%)、积极进取心强(34,29%)、吃苦耐劳(34,29%)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31,26%)。
外贸跟单员岗位。82家企业发布了131个外贸跟单员岗位需求,涉及能力素质的要求有英语应用能力、市场开拓维护能力、活泼开朗、坚韧执着等30项。依照招聘企业提及的次数及其被关注度,排在前十位的素质能力依次为:英语应用能力(69,84%)、责任心强(40,49%)、团队合作精神(36,44%)、业务操作能力(36,44%)、办公软件操作能力(35,43%)、细心认真(35,43%)、沟通表达能力(34,41%)、积极进取心强(24,29%)、吃苦耐劳(17,21%)和能承受工作压力(17,21%)。
国际货代员岗位。75家企业发布了146个国际货代员岗位需求,涉及能力素质的要求有沟通表达能力、能承受工作压力、诚实忠诚、开拓创新等30项。依照招聘企业提及的次数及其被关注度,排在前十位的素质能力依次为:沟通表达能力(58,77%)、团队合作精神(47,63%)、英语应用能力(44,59%)、责任心强(42,56%)、能承受工作压力(36,48%)、业务操作能力(35,47%)、办公软件操作能力(31,41%)、独立处理问题能力(26,35%)、细心认真(25,33%)和组织协调能力(22,29%)。
报关员岗位。59家企业发布了105个报关员岗位需求,涉及能力素质的要求有沟通表达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为人正直、做事有条理等26项。依照招聘企业提及的次数及其被关注度,排在前十位的素质能力依次为:沟通表达能力(43,73%)、业务操作能力(41,69%)、持有报关证(36,61%)、责任心强(33,56%)、细心认真(30,51%)、独立处理问题能力(27,46%)、英语应用能力(27,46%)、熟悉相关政策知识(24,41%)、团队合作精神(19,32%)和办公软件操作能力(16,27%)。
外贸单证员岗位。40家企业发布了59个外贸单证员岗位需求,涉及能力素质的要求有英语应用能力、责任心强、吃苦耐劳、学习能力强等23项。依照招聘企业提及的次数及其被关注度,排在前十位的素质能力依次为:英语应用能力(30,75%)、办公软件操作能力(23,58%)、业务操作能力(22,55%)、细心认真(21,53%)、责任心强(20,50%)、团队合作精神(15,38%)、沟通表达能力(13,33%)、熟悉相关政策知识(8,20%)、积极进取心强(6,15%)和吃苦耐劳(6,15%)。
通过对外贸业务员、外贸助理、外贸跟单员、国际货代、报关员和外贸单证员6类岗位需求素质能力的统计分析,基本能分析出高职国际商务岗位群的素质能力需求。依555家企业关注提及的次数,排在前10位的素质能力依次为:英语应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业务操作能力、责任心强、团队合作精神、办公软件操作能力、细心认真、独立处理问题能力、能承受工作压力和吃苦耐劳。这些素质能力被关注度(被提及的次数/招聘企业总数)具体情况见表6。
四、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群课程建设建议
(一)强化基础知识教育,夯实学生技能发展根基
从上述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出,在高职国际商务岗位群的素质能力需求中,英语应用能力位列第一,沟通表达能力名列第二。这两项素质能力是企业招聘关注的焦点。
英语应用能力被关注度高达80%,这表明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必须予以重视。一些高职院校国际商务类专业有弱化英语课程的趋势,有意无意地缩短英语教学时间、减少英语教学科目,这和市场需求是严重背道而驰的;一些国际商务类专业学生热衷参加各种资格证的考试,忽视英语学习,这也是需要及早提醒和纠正的。就本次调查统计的情况来看,只有在报关员这类岗位,资格证——报关员证的被关注度挤进前十、位列第三,就整体来看,远没有英语应用能力被关注度高。也就是说,对国际商务领域的企业而言,职业资格证远没有英语应用能力重要。
日常沟通表达能力被关注度达到57%。本次统计的日常沟通表达能力不仅限于商务沟通,更包括日常交际能力,所以表述为日常沟通表达能力。高职院校仅仅开设商务沟通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应特别重视日常交际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应当创造条件,给学生锻炼交际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
(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增强学生实务操作能力
实务操作能力包括业务操作能力和办公软件操作能力,业务操作能力的被关注度排在第3位,是指员工的对外业务能力,体现业务熟练程度;办公软件操作能力的被关注度排在第6位,是指员工的内务办公能力,体现内务效能水平。这两项能力是从事国际商务的核心竞争力,国际商务企业高度关注。
关于业务操作能力,招聘企业有不同的表述,但归纳起来可以表述为招聘企业希望应聘人员了解、熟悉甚至精通相应外贸实务操作。因此,不少招聘企业还希望应聘者具有相关行业从业经历或者对相关行业有所了解,目的在于期望应聘者能及早进入角色、及早上手。这一点也可以在企业关于应聘者工作经历需求上看出,具体见表7。建议高职院校加大学生实习比重,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战经验,有效弥补工作经历的不足;探索现代学徒制,实现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学习就业一体化、学校工厂无缝对接新路子。
表7 555家企业关于应聘者工作经历需求汇总
工作经历 应届毕业生 工作经历不限 1-3年工作
经历 3年以上工作
经历
外贸业务员 3 59 106 12
外贸助理 6 56 53 4
外贸跟单员 1 33 42 6
国际货代员 1 14 55 5
报关员 4 5 42 8
外贸单证员 2 15 20 3
汇总 17 182 318 38
占比(%) 3.1 32.8 57.3 6.7
现代社会,办公软件操作能力成为基本的素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不少企业对电子商务操作能力日趋重视,在外贸业务员一类岗位招聘中,此项素质能力的被关注度排名第10位;在外贸助理一类岗位招聘中,此项素质能力的被关注度排名第15位。这一能力素质今后的被关注度必将会进一步提升,建议高职院校及早加强这方面的课程建设,及早增强学生这方面的素质能力。
(三)强化职业素养教育,丰富学生职业发展潜力
目前职业素养教育相对处于职业教育边缘的境地,很多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技能上并不差,但在职业素养上却有所欠缺,企业不仅关注员工的专业素质,更重视员工的职业素养,上述调查能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排在前10位的素质能力项目中,专业素质有英语应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业务操作能力和办公软件操作能力等4项;职业素养则有责任心强、团队合作精神、细心认真、独立处理问题能力、能承受工作压力和吃苦耐劳等六项。
据此,高职院校要顺应市场的呼声,把职业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实施学分化管理,增强素质教育的刚性;探索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融合的新路径、新方法,构建起一个包括标准、内容、途径和评价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丰富校园职场文化氛围,以专业化、品牌化、项目化的校园职场文化活动为载体,在校园环境中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的校园职场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强化职场素质。
参 考 文 献
[1]课题组.北京地区国际商务人才需求调查分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19-24.
[2]惠丽敏.高职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规格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5)(下旬刊):105-106.
[3]杨庆.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8(6):13-14.
[4]林存文.就业导向下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64-67.
[5]李淑艳,曾艳英,曾立雄. 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J].职业时空, 2012(9):158-160.
An Analysis of Qualities and Abilities Requirements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osts Oriented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seven major cities in the Yangtze Delta Area
GENG Xie-ping
Abstract Survey of qualities and abilities requirements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osts oriented majors in major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reas shows that businesses concern not only about occupational qualities like English competence,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business operation, but also about professionalism lik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cooperative spirit, and attitudes towards work for job applicants. Suggestions for courses construction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that fundamental knowledge which is the base for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kills must be strengthened, the in-depth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which aims at improving students practical operation skills must be promoted, professionalism which aim to improve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potential must be reinforced.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ost groups; qualities; survey
Author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 Wuxi 21415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