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尚存一些现实问题,多数还局限于浅层次的合作水平。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实施全过程合作;尽快研究出台关于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法律法规,倍增双方利益,产生集聚和溢出效应,推动学校与企业双方在教学中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5C-0070-03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状
据笔者调查,张家港市所有的职业院校(含2所高职校和5所中职校)长期以来都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发展方向,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融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2年,张家港开放大学成立了张家港城职机械有限公司,并与张家港大新印刷厂、南丰泰瑞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企业通过学生上岗培训,利用该校的实训设备加工企业的零部件,让学生熟悉各种机床的操作,熟悉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规范和生产流程,将课本知识与生产结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这些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利润,使得校企双赢。为更好了解张家港市企业现状,加强校企合作,该校还与攀华集团、沙钢集团、锦丰玖隆物流园、澳洋医药物流等多家具有竞争实力的优秀企业签订了长久的战略合作协议。今年上半年,该校分批次派遣物流和汽车修理专业的学生到澳洋医药物流、振大富通汽配等大型公司进行毕业实训实习,从而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该校还利用设在沙洲工学院新校区的实训基地落成之机,投资500多万元分别建立了相关实验室、实训室,形成生产和实训为一体、教室和车间为一体、教学与技术开发和服务为一体的校中厂、厂中校。还通过将老师送出去,将企业专家请进来的方式,密切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实现校企优质资源的共享和合作。
张家港市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引企入校,采取多种形式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先后与上海西马特共建了数控实训基地、与南京普洛依公司共建PTC实训室、与如意通动漫有限公司共建动画制作车间、与江苏中汇财务公司共建会计电算化实训基地等8个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还与江苏新美星机械集团合作建设了师资培训基地,2013年圆满完成了全省30位青年教师为期6个月的下企业实践的国培项目,2014年的国培项目也已开展。学校先后与100多家企业深度合作,成立了6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了52个能工巧匠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完成教学任务。学校派遣了20多位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担任“访问工程师”,鼓励教师参与企业产品的研发,帮助企业革新技术。其中,该校的机电专业与江苏典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3D智能交互教学平台,汽修专业参与汇众4S店汽车教学工厂的管理与生产,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参与制作的动画片《开心农场》已在中央电视台优漫频道播放,会计专业与金典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乡镇经济数据统计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至今,教师参与的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已达12项。
学校与张家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化工产业园、张家港精密机械工业园等开展“订单式”培养。学校每学期邀请企业家到校作报告,每年都举办“企业杯”技能竞赛,有4家企业在校设立奖学金。每年举办面向企业员工的培训。学校牵头组建的江苏扬子江职业教育集团,为44家企业和43所职业学校搭建了校际、校企间的合作平台,实行资源共享。
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进一步为紧密型合作企业提供服务。该校在市馨苑度假村、国贸酒店、华芳金陵国际酒店等五星级酒店和江南农耕园、东渡服装集团、舞之数码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如意通动漫有限公司、第一人民商场、富康制衣、声光网络有限公司、国浩物流、沙钢集团、骏马集团、彩虹电子等市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了实训基地。馨苑度假村、第一人民商场、舞之数码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该校设立奖学金、奖教金,实行“订单式”培养,派管理者与一流的员工到校兼课。该校引教入企,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学历,与相关企业联合举办计算机专业、烹饪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企业学历班,学制三年。该校这些专业的相关教师也到企业开展相关专业教学活动。
张家港市舞蹈学校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集中开展活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并且组织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企业技术权威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确定相关专业的专门化方向、技能目标和课程设置。该校同杭州印象西湖艺术团、宁波市歌舞剧院、江苏省青年歌舞团、珠海汉胜歌舞团、黄山香茗大剧院等部队、地方文工团体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实现了招生与招聘对接、教学与实践结合,实习与就业同步。该校还与演出院团共建实训基地,内外并举,优势互补。
张家港市工贸学校(高级技工学校)在永钢集团、海陆重工、张化机等12家规模型企业挂牌建立了实训基地,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与这些企业开展“订单”招生,按照企业的规格、要求进行“订单式”培养。在与海狮集团的合作中,学生学习期间享受企业的部分福利,毕业后到企业工作,逐年返还两年的学费。同时引企入校:江苏兴达机械加工公司、维达精密机械公司在学校设立了机械加工生产车间;与澳洋集团合作,建立服务外包生产基地,企业部分加工业务交给校内实训基地,生产任务由学生完成,实现了互利共赢。该校还与企业共建专业,开展企业培训,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永钢集团、江苏百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该校设立奖学金,奖励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等优秀学生并资助贫困生。学校与企业相关技术人才共同攻关研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实现校企双赢。
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江苏沙钢集团、江苏永钢集团、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江苏联冠科技公司等大中型企业紧密合作,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多年来的校企合作,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使校企优质资源得到共享,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了学生就业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促进了职业教育及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从各校的校企合作情况来看,大多数还是局限于浅层次的合作水平。如共建实训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相关的设备、提供相关的兼职教师、设立奖学金,学校实施“订单式”培养为企业输送有一定技能和素质的员工。但是,企业很少全面参与学校相关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没有参与学校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考核标准的制订,更没有给职业院校提供办学经费。当然,学校也很少参与企业的研发,更没有与企业骨干和国外专家组成讲师团为企业员工进行全面培训。因而,职业院校的教学也还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企业需求的问题。校企双方也并没有在决策、执行、咨询三个层级形成全面合作体系,没有建立实体性的校企利益共享的共同体,[1][2]没有真正做到优势资源互补,也就不可能实现资源集聚和溢出效应。所以,上述情形的校企合作没有制度保障,基本上还是松散型的,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某个范围内也能够实现互惠互利,但是属于浅层次的,走得不是很远。
二、深化校企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全过程合作,贯通融合培养之路
笔者以为,校企共同实施教学活动应包括共同实施课堂教学、实验实训、生产实习以及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等,从而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教室与实训室的界限、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的界限;真正实现教室就是车间、教师就是师傅、学生就是员工、作业就是产品的目标。职业院校适时引进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由校企专家组成督导组,参加日常的和阶段性的教学检查、评判。同时,在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定期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的适应和发展情况,评价专业建设和毕业生质量,为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据。
要逐步形成自主型、入驻型、共建型和校外型等合作模式,拓宽校企融合培养人才之路。校企只有深度合作,才会产生集聚和溢出效应,倍增双方的利益,实现共赢乃至多赢。即校企应该建立一种实体性的利益共同体,通过“缔结婚姻”建立起校企合作新体制新关系,构建决策、执行、咨询三层级的合作体系,实现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企业除了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为学校提供先进的设备、提供兼职教师、设立奖学金,还应全面参与学校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专业学习的考核标准的制订;学校应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参与企业员工培训,还可送戏、送教、送体育活动到企业。学校在教学环境中融入企业要素、职业元素,对学生实施“准企业管理”,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职业素养、职业态度、企业文化的教育,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实现校企“从邻居到亲戚再到伙伴”的质的发展。[3]
(二)尽快研究出台关于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法律法规
在校企合作方面,职业院校虽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企业觉得校企融合没有多少“利益”可图,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起来,个中原因,就是缺乏科学可行的体制和机制。
对此,《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应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企业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笔者认为,要尽快根据这一精神,研究出台关于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法律、法规及操作细则,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创办职业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创办工厂或企业,并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优惠,加大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参与度;尽快建立一种以合作办学为机制、以合作育人为模式、以合作就业为目标、以合作发展为动力的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让校企合作走得更远、结出更丰硕的果实,真正能够筑牢强国基础,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强大支撑。[4]
参考文献:
[1]易鑫.校企合作如何构建利益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11-11-17.
[2][3]钟伟.寻求校企在教学层面上深度融合[N].中国教育报,2013-7-2.
[4]冯胜清.建立科学可行机制,深入推进校企合作[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4(3).
(责任编辑:陈向阳)
Strategic Analysis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A Case Study
FENG Sheng-qing
(Jiangsu Zhangjiagang No.2 Senior Vocational School, Zhangjiagang 2156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of skilled talents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s. There are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still existing in the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most of them are at a lower level. Relevant strategies must be developed with full cooperation in the process. In addition, associate regulations fo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need to be issued. Therefore, the benefits for both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can then be doubled, and the in-depth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blem;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