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伟
摘 要:帮助学困生提高写作水平和能力,需要我们探讨和研究教学方法,消除学困生的自卑感,弥补他们的知识缺漏,只要条件具备,他们是可以向好的方面转化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学困生;水平提高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49-01
虽然帮助学困生提高写作水平和能力是难上加难的事,但只要条件具备,他们是可以向好的方面转化的。因此,辅导“学困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消除自卑感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关爱和呵护,特别对于那些学习较差得不到认可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和帮助。教师要善于从“学困生”的不足中找优点,引导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发扬优点,从而使他们察觉自己的长处,消除自卑心理,当“学困生”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他们可能会望而却步,失去前进的勇气,甚至会丧失信心。教师要经常对他们进行启发诱导,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为他们树立成功的榜样,以先辈刻苦攻读的事例教育他们,利用多种途径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使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任何困难,对他们在习作练笔中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和赞扬,以此增强他们把作文写好的信心。
二、降低习作要求
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照顾多数,又要在某个环节上兼顾个别,训练方式、训练目标等要因人而异。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必须弄清他差在哪里及为什么差,从起点出发,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每次训练要对他们降低要求。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雪景时,根据学生观察能力的高低,可将学生分成几个组,相应提出几个档次的观察要求,使之符合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实际,每个学生既乐于观察又能尽其所能完成任务。
学生习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依赖于形式多样的练习,教师要特别重视“学困生”的积极参与,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提高他们的练习效果,作文课是习作训练的主渠道,要以教材单元为中心,听说读写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多种命题方法,指导学生选材,选取恰当的表达形式,让每个学生倾吐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作文教学应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提高,仅靠课堂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他们进行多样化的练习。教师要结合丰富多彩的生活,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让他们观察有吸引力的事物,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做他们乐意做的事。同时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并教给观察的方法,从中获取写作素材,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练笔,指导他们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提高指导的实效
要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除了要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之外,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因“学困生”写作基础差,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相对要慢一些,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他们的个别辅导。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困生吃偏食,对他们在习作中遇到的疑难之处,及时捕捉反馈信息,给予指导和点拨。对“学困生”的习作尽量要面批面改,查找不足,提供改进措施,使他们明确努力方向,教师在课后要适时、多形式地进行辅导,适时地查漏补缺,使他们扩大知识领域,从品味欣赏作品中学会方法,启发他们根据自己的作文内容,进行变通和创造,使其写作能力逐步提高。
四、采取高分政策
小学生好胜心、荣誉感强,每次作文都希望得到一个好成绩。针对其心理特点,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评价标准不能过高,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班级中客观存在的差异、全面看待学生的劳动成果。特别对于学困生应以纵向比较和肯定鼓励为主,满腔热情地对待他们的习作,即使写得不像样,也不要急于给他们打不及格的分数,更不能写挫伤学生积极性的批语,而应对不同等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定标准。对于学困生的作文,只要内容真实,基本符合题意,语句较通顺,就适当给高分。当然学困生与优等生的高分含义是不同的,也可采用单项评分法,对学困生在习作中写出的“妙词”“佳句”“成功的开头”等给以单项评定。这样,即使是学困生也有单项得高分的机会,使学困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巩固他们的习作兴趣,增强他们把作文写好的信心。
五、佳作引路
在习作课前,教师应指导学生读读与本次作文相关的佳作,再让他们积累一些词汇以备后续之用。仿写一些句子或一个片段,抄一抄、读一读,抓住关键词,体会加点的词在文中的含义,起什么作用。例如,让他们读:“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吧?”“当山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滴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指导“学困生”体会这些动词“掠”“拂”“穿”“卷”是可以用来写风的。“奔向”“砸向”“落到”可以用来描写水。然后让其仿写一段,此时教师也要不失时机地表扬积极参与的“学困生”,还让全班同学给予掌声激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出困境,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教师要从“学困生”的实际出发,力图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引导,一定能够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毛志成.必须彻底挣脱“作文压迫”[J].河北教育,2002(11).
[2]李立华.作文教学初探[N].学知报,201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