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现状调查与个案分析

2015-04-29 21:38温娟娟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21期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

摘 要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训练,却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对高职生的职业发展造成影响。对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心理访谈,了解当前高职生的心理素质;并在对河南部分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对策是:尊重“个体差异”,探索符合高职生特点的心理素质教育方式;抓住“心理成长关键期”,提升学生的自助和求助意识;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坚持“百花齐放”,开展多元化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

关键词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心理素质教育;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1-0056-05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高职教育“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普遍重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训练,却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没有凸显高职生心理方面的特殊需求,从而影响其职业发展[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心理访谈等方式,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现状,并结合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对河南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4级22053名学生的心理普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合心理咨询中心近三年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的情况,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以下特点:

(一)心理素质总体状况良好,并逐年提升

从历年UPI的测试结果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总体状况良好,筛选出来的第Ⅰ类学生的比率都在2%以内,这一数据远低于国内10%左右的平均水平[2]。见表1。第Ⅰ类、第Ⅱ类学生总比率从2011年的17.29%下降到2014年的13.60%,以及SCL-90问卷的心理问题检出率,都说明高职生的心理素质状况逐年提升。

(二)心理素质的个体差异明显

从2014级学生的UPI结果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类型等方面差异显著。见表2。男生的心理素质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不如非独生子女;“3+2”和对口学生的心理素质优于普高学生,而城镇和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一致。在多数差异因素上的表现,已有研究都有类似的结果[3]。需要重点关注的是:“3+2”和对口学生的心理素质相对较高。抽取2014级2312名高职生就“自己就业学校和专业满意度”的调查显示,有39.8%的“3+2”和对口学生表示非常满意,21.5%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只有10.1%左右的学生表示不满意。“3+2”和对口学生参加单招、3+2等招生考试,就是希望学本领能就业,加上已有一定的专业认识和基础,这可能是他们心理素质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

(三)心理问题表现特征突出

1.自卑心理严重

以2014级学生的UPI结果分析,将反映“自信心缺乏”9个项目的选择率由高到低排序,除“缺乏决断能力”外,其他项目的选择率都比本科生高,尤其是“感到自卑”“在乎别人的视线”“父母期望过高”等的选择率高出一倍左右。见表3。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4]。笔者对所在单位心理咨询中心2014年的306例心理咨询个案统计,因相貌、学业、家庭、个性、人际交往、情感等因素造成自卑心理问题的案例占61.7%以上。

2.人际敏感、焦虑、强迫、抑郁症状突出

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历年的SCL-90的调查结果来看,在10因子中,人际敏感占的比例最高,为59.18%,其次是焦虑、强迫和抑郁,分别为50.32%、48.67%和45.36%。不良心理症状的比率最小的是精神病性、恐怖,分别为30.27%和29.16%。结合UPI项目选择率,发现高职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大学适应带来的情绪问题(焦虑、迷茫、孤独、无聊等)、强迫症倾向、抑郁等方面。

(四)心理健康意识较高,但对心理咨询认可度很低

从2014级学生的UPI附加题选择结果看,有34.23%的学生在“你是否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一题上做“肯定”选择。这说明很多高职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比较关注,很多同学在问卷上写出遇到的具体心理问题,不同程度地表达希望能够参加心理方面的讲座,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增加自己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在“遇到心理问题,你会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一题上,只有2.4%的学生做“肯定”选择。在“遇到心理问题不去心理咨询的原因”一题上,29.45%的学生认为“介意外界的眼光”;26.45%的学生认为“心理问题是个人隐私,不想外人知道”,52.12%的学生认为“心理咨询没用,自己能解决”。在“你希望采用什么方式心理咨询”一题上,有69.45%的学生选择“网络咨询”和“热线电话”,12.11%的学生选择“面谈”。这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职生对心理咨询的认可度较低,普遍存在认识误区,不愿、不想、甚至不敢找老师接受专业咨询,导致许多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甚至出现极端恶性事件。

二、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现状

课题组抽取河南省12所高职院校(涵盖机电类、农业类、政法类、经贸类、交通类、综合类院校)465名师生(60名教师,405名学生)就心理素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如下:

(一)院校间发展差异性较大

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院校认识到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设置专门机构,提供工作场地,投入一定经费,开展相关活动等。但院校间的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领导重视度、师资配备、软硬件设施、专项经费比例、活动内容及实效等方面。见表4。如有的学校配备3名专职和多名兼职教师,有近200平米、设备功能齐全的场地;而有的学校只是设有一个机构,无专职教师,只有1间普通的心理咨询室。

(二)师资力量不强,专业定位模糊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未按河南省教育厅规定的13000的师生比要求配备专职教师。83.3%的学校配备的1~2名专职教师,多为30岁左右的青年教师,承担着心理咨询、危机干预、课程教学、科研及日常宣传教育工作,工作任务繁重。75%的心理素质教育机构隶属学工部,按行政人员编制,实行坐班制,这种定位和管理上的偏差造成专职教师定位模糊,会消弱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许多高职院校有兼职人员作为补充,仍有16.3%的学校直接由非专业的教师完成相关工作。兼职人员大多是各院系辅导员,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技能,工作效果不佳。再加上辅导员日常事务较多,没有更多的时间顾及心理问题学生。个别辅导员认为心理素质教育仅是专职教师的职责,分担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是职责之外的事,会额外增加工作量。

(三)课程作用发挥有限,教育活动效果仍待提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要求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设心理健康必修和选修课程,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本次调查发现,只有25%的高职院校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课程教学的主渠道功能和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许多高职院校也都组织了心理讲座、宣传周/月活动、心理海报、宣传栏、心理电影赏析等一系列活动,但学生普遍反映活动模式单一,内容较少,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需求,学生的参与度、满意度不高,活动效果仍待提升。

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率先在河南省高职院校中将人才培养目标和心理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确立“高素质为本,高技能为重,高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实施“双人才体系”人才培养战略,即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构建“素质育化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心育护航育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对该校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探索实践进行分析,为高职院校开展相关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思路。

(一)尊重“个体差异”,探索符合高职生特点的心理素质教育方式

与本科生不同,高职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大部分高职生因高考失利进入高职院校,本身就觉得“低人一等”,又缺乏对高职教育的正确了解,对所学专业和就业前景没有信心,加之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加剧等,导致他们自卑心理严重,人际关系、焦虑、强迫、抑郁等症状突出。同时,高职生个体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高职教育目标、就业特点和学生心理特征,强化心理素质教育,创造性推进具有高职特色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本着尊重差异性的教育策略,从心理测评工具、教材教法、研究方法、实践途径等方面探索,形成了高职教育独特的人才观、教育观和学生观。

一是依托“名师大讲堂”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所学的专业和就业去向,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成才观念。

二是通过调查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实施分类指导。如开设“魅力女生”专题讲座,提升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展“暖心活动”,从精神上和心理上为贫困学生解压;举办“和谐关系,人生财富”心理素质训练营活动,让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在活动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对“3+2”和对口学生单独编班,单独教学,强化心理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使他们成为“金蓝领”。

三是开展“高职生自卑心理”专题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职生自卑特点、表现和成因,通过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和自然教学实验等方式,综合运用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对心理自卑学生进行干预,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他信、自立、自强的信念,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抓住“心理成长关键期”,提升学生的自助和求助意识

研究表明,大学新生入学后三周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也是心理成长的关键期[5]。尤其是高职生刚经历高考失利,进入大学又要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极易出现适应性心理问题。因此,以新生适应教育为先导,利用心理成长关键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破除对心理咨询的偏见,增进自助和求助意识。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本着“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的工作理念,从新生入手抓好心理素质教育源头。

一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2学时的心理适应指导课程,集中讲授如何调整心态适应大学生活,遇到心理困惑如何求助。

二是精心制作宣传材料。每年印制《心灵成长手册》5000余份,散发“心灵书签”2000余张,张贴“揭开心理咨询的神秘面纱”海报10余幅,做到心理知识进园区、进宿舍、进每个学生的手里和心里。

三是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危机预防数据库。自2005年起把心理普查正式纳入新生入学教育计划中,使心理普查常态化、制度化。根据普查结果,分类建立心理档案,分级关注、动态管理重点学生。截至目前,学校共为较为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干预辅导近400人次,并对近200名存在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全程追踪辅导。

四是举办各类活动,营造宽容、安全、接纳的教育氛围。如开展“学长面对面”活动。高年级的学长与新生面对面互动,聆听困惑,分享感受,传递经验。举办“新生心理沙龙”,如“我的大学我做主”“大学生活从选定目标开始”“适应新生活,迎接心挑战”等,帮助新生尽快调整状态,确定新的目标。

五是培训新任朋辈教育骨干,指导学生互助和求助。每年10~11月,对新生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协会会员、学生会心理素质拓展部干部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其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技能,传播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倡导学生自助和求助。

通过一系列举措,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已然形成,广大学生由对心理素质教育漠然置之到积极参与,由对心理健康知识知之甚少到基本了解,由对心理帮助的不太认可到主动接纳,由对心理问题闪烁其词到坦诚交流,可见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对心理咨询认可度显著提高,心理素质得到较大提升。见表6。

(三)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大多数高职生在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学习方面落后,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较高。加上“90后”学生普遍个性独立,思想早熟,对教育者有任何说教意图的教育行为都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为适应高职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育者应以“学生”为本,采用情景体验方式组织教学,淡化教育意图,重在参与,突出体验,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心理素质教育全程化,将心理素质教育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涯,分阶段地制定“适应与定位”“学习与提升”“求职与择业”的教育目标。

一是开设了符合高职教育特征,并覆盖全部学生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公共必修课和《就业心理辅导》等多门心理选修课程,每年接受心理相关课程的学生人数达4000人次。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教师灵活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换位、心理游戏、团体活动、心理测试、小组讨论等多种体验式方法组织教学,课堂气氛活跃,互动频繁,学生能充分参与课堂,主动学习,学生人际关系、满意度、择业、情绪、自我认识、校园生活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显著提升[6]。

二是发挥专家效应,开办专题讲座。学校聘请河南省内知名心理专家或专兼职教师为学生开办心理专题讲座,解答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生活、求职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学校先后邀请了郑州大学郭玉琴教授等,以及一些高级心理咨询师举办讲座20余次,受益学生5000多人次。

三是编写符合高职生心理特点的教材,开展课题研究。编写多部高职高专教材,如2013年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有近万名学生使用。参与主持多项省级和地厅级课题,如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高技术技能人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河南省教育厅课题《高职新生适应问题研究》,河南省科技厅课题《青年学生强迫症及强迫倾向的研究》等,并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为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数据支持。

四是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从专业化的高度组建心理素质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一支由2名专职教师和70多名兼职教师(包括系院党、团总支书记和辅导员等)组成的专业化心理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其中包括1名国际心理催眠治疗师,4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聘请国内知名心理专家定期对专兼职教师进行心理咨询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利用寒暑假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全国各级心理培训,并定期召开心理咨询案例督导和专题研讨会。同时拨付专项经费资助兼职教师参加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考取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等。

(四)坚持“百花齐放”,开展多元化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

一是阳光宣传。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宣传栏、宣传册、校刊、专栏等宣传阵地,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正面宣传,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健康阳光的心理理念。

二是举办专(主)题活动。自2006年起每学期一次的宣传周活动,不仅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一大亮点,也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每次宣传周选择一个主题,组织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图片漫画展、趣味心理游戏、心理海报展、心理话剧、心理美文征集、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心语讲坛等活动,始终让心理素质教育成为校园的焦点。95%以上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心理素质教育效果显著,学生的认知度和认可度非常高。

三是举办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营。自2010年起成立大学生心理素质学拓展训练营,每年举办各类拓展活动10余次,参营人数达1000余人次,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感恩的心,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快乐学习的能力等。如学生干部心理素质训练营,每年参训学生干部300多人,不仅帮助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显著提升,还促进他们将获得的心理正能量传给所在班级和同学,使更多人受益。

参 考 文 献

[1]刘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1):24-26.

[2][3][5]温娟娟.某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与适应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14(12):1896-1990.

[4]应金萍,徐竞,庄朝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15):67-71.

[6]温娟娟.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适应状况的干预效果[J].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15(4):542-548.

On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atus Investigation and Case Analysis

Wen Juanjuan

Abstract  Exploration on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mode of highly skilled talents is an effective reform route to realize talents trai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n Henan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In view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atus of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through investigations, this paper then puts forward five ways for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spect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 and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model adapt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rying to enhance studentsself-helping sense; deploy plualistic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ly-skilled tal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He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uthor  Wen Juanjuan, Lecturer of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Center of Henan  Polytechnic(Zhengzhou 450046)

猜你喜欢
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实施弹性学制学分制的研究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谈铁路运输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