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015-04-29 00:44于志晶刘海岳金凤李玉静程宇张祺午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制造业

于志晶 刘海 岳金凤 李玉静 程宇 张祺午

摘 要 职业教育是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对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要做出快速有力的反应,一是培养规模要有大幅度提升,二是培养重心要向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转移,三是培养专业要向重点领域拓展,四是培养体系要更加融通开放。要以现代学徒制推广工程、绿色技能开发开发工程、制造业工人技能提升工程、产教创新联盟建设工程、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等为载体。

关键词 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1-0010-15

根据《中国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专项研究课题的要求精神,本专题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重点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提出我国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政策建议。

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及技术技能人才的作用

(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制造业是对制造资源(采掘的自然物质资源、农业的原材料或工业的半成品等)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为生产部门提供生产资料,为社会提供生活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中,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是工业中除采掘业和公用事业之外的产业[1]。作为人类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方式、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物质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历史证明,每一次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强国的竞争格局,制造业的兴衰印证着世界强国的兴衰。实践也证明,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大力发展制造业,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百年强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坚持发展制造业的决心和信心不动摇,通过制造业创新升级,铸就更加坚实的强国之基[2]。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近10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08年增加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连续2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数仅次于美国(130多家)的第二大国[3]。

(三)教育优先发展是实现制造业追赶的重要保障

自19世纪中叶迄今,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我国又重新回到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实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我国长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成功实现了“人力资本积累先于经济追赶”的目标,完善和发达的教育体系为制造业提供了充分的“教育红利”。以中国和美国比较为例:1950年,中国15~64岁人口是美国的3.3倍,总人力资本(指15~64岁人口数与平均受教育年限的乘积)只有美国的38.8%;到1970年,中国总人力资本超过了美国;到2010年,中国总人力资本相当于美国的3.60倍;预计到2020年,中国总人力资本将是美国的3.85倍。见表1[4]。

计算数来源:Population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2 Revision, http://esa.un.org/unpp.中国平均教育年限系作者计算,美国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自Barro and Lee Dataset,http://www.barrolee.com/data/dataexp.htm.

(四)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是支撑制造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全国二产大约有2.32亿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年。在这支产业大军中,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等构成了最基本的人才队伍,是支撑制造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在这支人才队伍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主要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上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技术技能人才[5],数量最为庞大,是形成制造业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保障。根据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提供的资料,2014年,机械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约为1800万人,技术技能人员约为980万人,占比为55%;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约为3800万人,其中技术技能人员约为2000万人,占比为52.6%;石油化工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约为850万人,其中技术技能人员约为380万人,占比为44.7%。

(五)职业教育是为制造业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

职业教育是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005年以来的近10年中,职业院校共培养了近8000万技术技能人才,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5亿人次以上,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在加工制造、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等行业中,新增从业人员有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6]。对制造行业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那些进入制造业企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主要在技术员和操作工人岗位任职,在技术员岗位的约为70%,在操作岗位的约为75%[7]。见表2。

二、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国家大力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长期以来,国家始终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加快推进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提出调整教育结构,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199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在未来10年中,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又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此后,国家出台的有关文件都把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作为改革发展的统领目标,不断予以强调,并根据发展环境和自身条件变化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和丰富,见表3、图2。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我国基本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

我国已经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见图3、图4、图5、图6。2014年,全国共有1.33万所职业院校,年招生总规模1000万人,在校生近3000万人。职业教育招生已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4%、高等教育的46%。职业院校中的1327所高职学院基本覆盖了全国每个地市和主要行业,1.19万所中职学校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县市区。职业院校开设的近千个专业、近3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行业、产业领域的主要岗位和工种。近10年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从1256万人增至1803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从479万人增至1007万人。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0%,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三)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道路

在2014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刘延东副总理对2005年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进行了总结,她认为,经过多年探索,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一是坚持服务大局。始终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产业振兴、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坚持就业导向。把增强职业能力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三是坚持育人为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为学生成才、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四是坚持多元办学。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鼓励行业和企业参与,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五是坚持分类指导。遵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突出办学特色。六是坚持示范引领。支持示范(骨干)学校建设,形成典型带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8]。

(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仍存在较大差距

相对党和国家的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规模和结构仍不适应。从数量上看,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19%,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足5%;统计显示,从 2005 年至今,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劳动力,其求人倍率都已经超过1,表明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出现明显短缺且呈加剧趋势。从结构上看,企业职工队伍状况普遍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初级技工多,高级技工少;传统型技工多,现代技工少;单一技能型技工多,复合技能型技工少;短训速成的技工多,系统培养的技工少。技术技能人才整体上出现了年龄与知识能力的双重“老化”。

二是行业企业参与不充分。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普遍缺乏激励政策和内生动力。校企合作差强人意,多数是松散型、浅层次的,合作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协同育人机制有待完善。企业对员工队伍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系统性安排,缺少与职业院校的战略性合作,往往是急需用人时“临时抱佛脚”。考虑到成本、安全等因素,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难以体现企业重要办学的主体作用。多数行业组织无力承担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应有责任,难以及时提供职业院校最急需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质量评价等服务。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权缺乏有力的制度性保障。

三是人才培养通道不畅通。高职教育阶段缺少本科职业教育,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还未建立;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立交桥”尚未完全搭建,一线劳动者进入职业院校继续学习的路径较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不够,难以实现在职业领域与教育领域的顺畅转换和终身学习。职业教育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分别由不同职能部门管理,在双证融通、相互开放等方面存在一定障碍。

四是办学基础能力仍很薄弱。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较低,中职经费占比甚至低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职生均经费仅相当于普通本科高校的50%左右。一些地方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能力有限,仅能维持正常运转,无力改善办学条件,学校达不到国家办学基本标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受招录、评聘、分配等制度限制,职业院校教师管理与普通院校趋同,尚未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制度。

五是发展环境亟待改善。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歧视还广泛存在,如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往往要求本科、研究生学历门槛。劳动准入制度执行不严格,降低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较优势。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客观上使一线劳动贬值,劳动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利益和足够的职业尊严,还不能做到体面劳动。“重普教、轻职教”“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仍在社会中广泛流行,不少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补充”,是“二流教育”“次等教育”,“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三、中国制造2025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战

(一)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世界制造强国,是我国吸取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需要;是实现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提质增效的客观要求。《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以十年为一个阶段,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建设,并对第一个十年的战略任务和重点进行了具体部署。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既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五项重点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又着眼长远,着眼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前瞻部署了重点突破的十大战略领域,描绘了未来三十年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和梯次推进的路线图[9]。

(二)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

《中国制造2025》提出,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走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是要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总体思路是,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内核,全面夯实产品质量基础,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坚决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全面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突出重点,从行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空间结构,甚至产品和市场结构等多个维度提出优化的路径和措施,不断提质增效。要实现上述目标,归根结底要解决人的问题。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决定力量,制造强国一定是人才强国。从国际经验看,制造强国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美国依托常青藤等一批优秀的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科技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成为最富创造力的制造强国;德国长期坚持并推广“双元制”,培养了众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了具有工匠品质的“德国制造”。我国长期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中,要更加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依靠科技创新、依靠精良品质,推动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三)中国制造2025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新要求

从产业变化看,“中国制造 2025”时代,把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将带来产业的全面升级,对人才类型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一是低科技含量的传统产业部门和业态将被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部门和业态所替代,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科学研究人才和创新创业型人才作支撑;二是在价值链低端聚集的产业将向“制造业微笑曲线”的两端攀升,这个过程需要大量技术研发和营销管理类人才作支撑;三是制造环节将注重用精细化生产和流程优化提升加工制造的品质,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现场工程师和技术技能人才作支撑[10]。

从生产变化看,“中国制造 2025”时代,将重新定义技术、生产与人的关系,制造流程不再是一家企业的单个行为,而将实现纵向集成,生产的上中下游之间的界限将更加模糊,生产过程将充分利用端到端的工程数字化集成,生产者将不仅是技术与产品之间的中介,而更多地成为价值网络的节点,将重新成为生产过程的中心。因此,有专家认为,这一变化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首先,智能生产系统将完成大部分的简单劳动,人将从生产线上解放出来,不再需要生产线上的“螺丝钉”。智能工厂里的员工不再是简单的操作工,而主要是产品的设计者和智能生产系统的管理者,需要极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由于生产流程的动态性,小批量、个性化生产将成为主流,产品的最终形态将与生产者密切相关,而不是像传统工业生产中那样只与设计者有关。新的业态将模糊设计者与制造者之间的界限,跨学科能力成为新的人才特征。每个生产者都将成为产品形态的设计者、创造者,所以一线的生产者也需要掌握丰富的产品全知识。再次,《中国制造 2025》明确提出十大重点领域,每个领域都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与传统的高技能人才不同的是,他们不仅要有精湛的操作技能,更应具备对智能网络高度的理解与运用能力[11]。

(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面临新挑战

如何适应“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新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主要挑战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能否适应对培养规格的新要求。随着制造业快速升级,低端岗位单一的操作型技术工人将会减少,而高端岗位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将有更大需求。根据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未来5年中,机械行业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总量约400万人左右,石油化工行业需求总量在150万人左右,交通运输行业需求在100万人左右。据粗略统计,近年来,我国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年均招生和毕业生规模都在100万人左右,见表4、图7、表5、图8;高职院校制造大类专业年均招生和毕业生规模都在40万人左右,见表6、图9、表7、图10。但是绝大多数职业院校毕业生取得的是中级以下的技术等级证书,如何把培养工作重心从注重规模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培养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是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课题。

第二,能否适应对培养质量的新要求。我国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基于传统的工业生产的专业分工与岗位分工模式建立起来的,在专业设置上,专业狭窄且界限分明,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能力培养上,重视可量化的操作技能,而轻视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隐性的技能,受教育者的能力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在办学形态上,学校自成体系,与行业企业融合度不足,办学的市场跟踪能力和适应性差。加快构建适应需求、融通开放的现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紧迫任务。

第三,能否适应对培养专业的新要求。《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集中优势力量,推进优势领域和战略必争领域的装备创新,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领域的重点突破。据粗略统计,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对应上述领域的专业培养规模明显不足,像农机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专业的全国在校生规模仅以百人计,见表8、表9、图11。人才准备明显不足,难以适应产业发展重大战略调整的需求。

四、再工业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的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战略及启示

(一)发达国家普遍实施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

为抢占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见表10,强化制造业创新,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谋求新一轮竞争的有利位置。美国发布《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德国发布《工业4.0》,日本在《2014制造业白皮书》中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英国发布《英国制造2050》等。目前,制造业向发达国家的回流已经开始。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也开始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12]。

(二)再工业化背景下发达国家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战略[13]

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危机对全球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世界各国开始思考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这一背景下,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发展高端制造业,通过实现“再工业化”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成为很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战略。而出台国家层面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战略,以通过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改革和创新教育与培训体系来培养未来劳动力市场和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各国再工业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经合组织(OECD)、欧盟、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南非、韩国等为代表的重要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和经济高速提升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制定了综合性的职业教育或技能人才发展战略,具体见表11至表15。

在宏观技能人才培养战略的基础上,一些发达国家还针对高端制造业发展设立了专门的人才培养机构或更具针对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如英国政府于2014年推出了国家学院计划,为那些雇主急需且真正发挥效力,需要国家层面介入的领域培养人才。仅1年间,英国就成立了先进制造、数字化、风能、创意产业、高速铁路、核能以及陆地油气资源等7个专业领域的国家学院,专门培养相关行业的技术人才。国家学院将有机地嵌入英国国家职业教育系统中,作为继续教育学院和技术学院、中学、高校等教育机构与雇主之间的桥梁。国家学院不会重复现有的任何机制,只有满足如下条件才可能获得政府资助:特定部门、产业或行业中存在3~5阶段技能断层;雇主具有国家层面的领导力,在国家学院的管理和运行中拥有清晰明确的战略,且拥有与各类型企业对接机制;雇主应该对国家学院出资资助,资助比例不低于50%。

2012年7月,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框架下的先进制造伙伴关系指导委员会发布《赢得国内先进制造竞争力优势》报告。该报告同意并支持2012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先进制造国家战略计划》,在国家战略计划框架下提出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的建议,并将职业教育培训作为国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的主要职能。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一般会设置一位专职副所长,专门负责劳动力教育培养方面的工作。

澳大利亚制造业技能理事会(MSA)是澳大利亚10余个行业技能理事会之一,是澳大利亚政府和制造业认可的确保该行业企业的技能和劳动力需求得到满足的机构,其致力于解决澳大利亚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技能挑战。MSA持续不断地发展、提供并修订高质量、全国普遍认可的培训和劳动力开发产品和服务,以应对在气候变化、新兴技术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制造业产业发展的需要。近来,该理事会发布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业》,该报告提出了澳大利亚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其中,把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制造业可持续技能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根据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开发了若干资格证书和能力单元,并据此发展了相应的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培训包,包括了在制造业各个工作层次运用的技能。新兴技术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培训措施对于新兴产业的技能需求也是必要的。基于这一考虑,澳大利亚技能理事会目前正在与澳大利亚产业集团合作开发新的技术资格培训路径。把可持续制造领域的一些核心技能作为关键技能来培养,具体包括:设计新机械、设备或系统;研究不同种类的燃料、能量、物料处理、加热和冷却过程、液体和气体的储存与抽运以及环境控制;使用电脑辅助设计来帮助设计和画图;工厂生产和机械的规格、选择、安装、管理和维修;设立工作控制系统,例如设备测试,以确保性能、质量、费用和安全性达标,等等。

(三)发达国家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战略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14]

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有关技术技能发展战略的比较可以看出,尽管这些国家战略的出发点和内容有所不同,但各国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即充分发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促进就业、经济振兴、实现社会和谐与包容中的关键作用。具体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建设开放、灵活、层次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是各国技能战略的核心内容。一是强调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基础,建设包容性、开放性、灵活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二是重视发展完善的包括各种层次和类型技能人才在内的职业资格制度,以及与技能人才培养相配套的人才聘用制度,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及使用的效率和效益,满足各行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三是重视加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重视发展针对学习者的生涯辅导和就业服务体系。第二,把面向全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些国家普遍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置于人口、劳动力市场、科技进步、气候变化等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背景下,把其作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以此为出发点,各国将职业教育发展置于更广泛的公共政策视野下,将其与积极的劳动力市场、健康和社会福利、行业发展、科技及青年政策结合起来,从整体上促进整个社会终身学习、创新性、可持续发展及公民幸福的实现。为此,各国普遍强调如下策略:一是积极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规模的发展;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增加或稳定对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投资;三是开发面向全民,特别是更多面向经济社会地位较低、失业人口、青年人的培训机会,促进他们与社会积极融合。第三,通过加强多方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是改革发展的重点举措。如:美国技能战略和生涯教育改革路线图的核心改革理念就是“行业伙伴”和“联合”;使雇主充分参与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英国技能战略的核心内容;澳大利亚提出,加强政府、行业与企业的合作,采用合作性的技术技能人才开发路径。总之,加强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与培训实施的参与,已经成为国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其具体策略是:从企业的角度开展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评估及预测,重视让学习者体验工作本位学习,使行业企业参与教育与培训内容的开发。

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我国应尽快制定针对更广泛的、动态的、需求本位的,并与政府的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及社会发展政策紧密相联的技术技能发展战略。一是从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把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为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上适应国家建设小康社会和增强创新能力的要求,关注重点行业发展目标,根据“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相关制造业发展重点领域及目标,加强对未来制造业发展所需人才需求的预测,制定针对不同领域或行业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战略,努力实现技能人才供需的匹配;二是从整个教育发展的角度,构建层次完善、结构灵活、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沟通衔接,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教育体系构建及满足公民学习需求方面的功能,满足我国未来制造业发展对不同层次和类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三是从教育自身发展角度出发,推进以校企深度合作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强调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自身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培养出适应高端和智能型制造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四是积极增加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养的投入,根据UNESCO发布的数据,2010 年,世界教育经费支出占GNP 的比例平均为4.9%。这一比例在高收入国家最高,达到了5.4%,在低收入国家也达到了4.6% 的水平。目前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NP的这一比例虽然达到了4%,但与国际平均水平特别是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因此,未来一段时期,进一步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应成为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五是完善对技术技能人才认可和聘用的制度建设。在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实现对技能人才的高效利用是发达国家技能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OECD、英国等多个国家的技能战略中都强调了这一点。而由于相关的资格认证制度不统一,我国在高技能人才的聘用和流动上一直面临多重问题,针对此,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开发学历资格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沟通衔接的综合性资格框架制度,应成为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构建的重要因素。

五、面向中国制造2025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路和任务

(一)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的部署,为在新时期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描绘了壮丽的发展蓝图。

在指导思想上,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在基本原则上,要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要坚持加强统筹、分类指导——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坚持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强化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和部门协调配合,加强行业部门对本部门、本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推动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要坚持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要坚持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要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15]。

(二)未来10年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目标

面向未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要主动适应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按照党和国家多年来持续推进现代化建设“上台阶”“分步走”的科学策略,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2020年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目标,并对2025年作出展望。

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形成合理教育结构,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建立、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25年,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向更高水平的现代化迈进,职业教育体系更加融通开放,全体劳动者能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多次选择、多种方式灵活接受教育和培训,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为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力资源强国、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具体量化指标见表16。

(三)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任务

未来10年,要牢固树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进一步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结构。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放在中等职业教育,夯实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础,未来10年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保持在2200万人左右(2014年中职在校生为1803万人),总体保持高中阶段职普比例大体相当。大力发展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未来10年间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要增加900万人左右(2014年高职在校生为1007万人),总体保持高等职业教育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推进一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相当一批地方和行业性大学定位于本科职业教育。加快发展职业继续教育,推进劳动者终身学习,未来10年间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从目前的30%左右提高到70%左右。

——进一步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布局和专业设置。统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区域布局,东部地区重点提升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中西部地区重点夯实教育的基础能力,民族地区重点改善条件加快发展。统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城乡布局,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作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科学合理设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完善专业随着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着力提升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

——进一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改善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使实训设备配置水平更加适应技术进步要求,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模式,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高度统一。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师资格和编制制度、用人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加快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

——进一步改善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环境。全面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相关标准更加科学规范,监管机制更加完善。加快健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充分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全社会普遍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树立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开创美好未来的观念,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大幅度提升。

(四)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让“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中国创造”,迫切需要一支庞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的支撑。面对时代的呼唤,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要做出快速有力的反应。

第一,培养规模要有大幅度提升。根据对我国三产从业人员的结构目标的预测,见图12,未来总的发展趋势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持续减少,第二产业人口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从业人口持续增加。在此基础上,以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同时参照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从业人员构成的变化过程,推算出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口将约为1.3亿人,其中技能劳动者约为8000万人,占比约为60%,10年间增加总量约为3000万人,每年增加约300万人。也就是说,每年职业教育向制造业培养输送技能劳动者要达到300万人左右,才能满足需求。目前,我国中高职院校制造业大类专业年毕业生总量在140万人左右,缺口有150多万人。所以需要大幅度提高培养规模,以适应制造业加速发展的需要。

第二,培养重心要向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转移。《中国制造2025》提出注重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同时注重提升和改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效率和质量。高端发展和质量优先的战略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映到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的结构上,总的趋势是,对简单的操作型技术工人的需求减少,而对高端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会有更大的需求。依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参照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发展变化过程,推算出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高技能人才总量约为24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比例约为30%,10年间增加总量约为1100万人,每年增加100多万人。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目前高职院校每年制造业大类毕业生约为40万人,且只有少部分毕业生能够取得较高级别的技能等级证书,显然远远满足不了要求。所以要加快调整培养重心,提高培养质量,适应大规模培养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第三,培养专业要向重点领域拓展。《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施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工程,确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10大重点突破领域;提出绿色制造工程,要求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提出实施制造业服务化推进行动计划,加快制造与服务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模式创新和企业形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等等,这些领域和发展方向都是职业院校设置专业要高度关注的聚焦点。从目前情况看,有些专业培养总量不足,如面向农机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业;有些还处于空白状况,如面向绿色制造领域的一些专业等等。需要加快统筹规划,引导院校向这些领域和方向快速拓展专业触角,壮大培养规模,提升培养质量。

第四,培养体系要更加融通开放。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一直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要摆脱这种状况,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中国制造2025》提出,把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作为核心任务,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要跟进这种变化,改革目前产学融合度不高、校企结合“两层皮”的问题,深化校企合作,让行业企业作为办学的重要主体真正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使人才培养紧贴企业需要;突破普遍存在的专业设置过窄、岗位单一的培养模式,探索跨学科、跨专业教育方式,培养复合型、多面手型人才,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支撑技术、工艺、产品创新;建立面向整个制造业的培训网络,适应“机器换人”,对岗位转移的职工开展新知识、新技能培训,为高端服务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新的业态创新;建立更加灵活的教学制度,为制造业员工的多次学习、终身学习和多样化学习提供条件。

六、面向中国制造2025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面向中国制造2025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中国制造创新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合力推进、坚决落实。

(一)加强统筹规划,落实政府发展责任

一是加强统一管理,在中央层面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或机构,使职业教育和培训统一归口管理,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克服政出多门、政策打架的弊端。二是加强同步规划,完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部门在规划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的重大工程、专项计划时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保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制造业发展高度契合。三是加强分类指导,在职业教育发展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搞一刀切,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次教育、不同性质学校给予不同的指导,鼓励因地制宜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四是加强地方为主,突出省级政府统筹,赋予地方政府在学校布局规划、招生考试等方面更多的权限,落实职业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基本方针。

(二)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双主体”育人

一是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明确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责、权、利,提高校企合作法律保障水平。二是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行业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促使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三是通过购买学生学位和教师岗位等形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办职业院校给予财政支持,补偿企业办学成本。四是对举办职业院校的企业缴纳的教育费附加,实施返还制度。五是规划建立一批制造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紧密合作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应用平台,推动职业院校进入制造业创新体系。六是明确行业组织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府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行业组织履行好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

(三)加快沟通衔接,构建成长“立交桥”

一是加强中高职衔接,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推进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接受教育的多种途径。三是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四是探索建立各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衔接的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

(四)打造优秀师资,建立“双师型”队伍

一是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适应职业教育办学要求的教师资格标准、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二是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调整教师招考制度,将院校审核作为前置程序,符合条件的再按规定参加人社部门统一考试。三是调整绩效工资制度,允许学校将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等事业收入纳入绩效分配。四是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政策规定,支持职业院校按照有关规定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对特殊需要的岗位实行特殊的分配方法。五是建立职业院校教师轮训制度,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六是建立一批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

(五)加大经费投入,提高保障水平

一是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责任和比例,地方财政注重保日常运转,中央财政注重支持改革和加强薄弱环节,省级财政更多发挥作用,确保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职业教育占比逐年上升。二是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全面实行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并根据办学规模和教学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做到投入不低于普通教育标准。三是全面实施中职免费,加大职业院校学生助学力度。四是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和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重点支持职业院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五是推进职业院校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实现所有院校办学条件基本达标。

(六)营造良好环境,实现人才持续发展

一是探索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制度,构建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匹配的“进阶”结构和通道。二是完善技术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建立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三是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取消用人和人才流动中的身份、单位、部门、所有制、学历、性别等限制。四是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同业交流机制,通过兼职、服务、借调、技术攻关、项目引进、人才租赁、专利转让等多种形式,促进技术技能人才流动。五是结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企业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六是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引导全社会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大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七、加快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项目设计

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着眼于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和设计若干重点项目,以此推动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重点领域的突破,从而带动整体发展。

(一)现代学徒制推广工程

在广泛开展试点、积累经验、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在职业院校制造类相关专业中普遍推广实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模式。通过完善政策、制定标准、建设队伍、健全机制,在制造类专业中率先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社会参与,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二)绿色技能开发工程

对接《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的部署,重点围绕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等领域,依托行业企业在职业院校普遍开展绿色技能开发工作。一是把新兴行业的新型绿色技能纳入到专业教育中;二是把通用性的绿色技能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用环保产品、自然环境保护等开发成为公共必修课程;三是在传统课程中广泛吸收绿色技能,如建筑专业中的原材料的绿色选择、建筑材料的再利用等;四是形成通识性绿色技能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绿色就业技能。

(三)制造业工人技能提升工程

在制造业实施技能岗位全员培训,重点提升技术技能和管理水平。由工信部、教育部、人社部等牵头,组织专家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开发标准培训项目,为全员培训提供基本遵循。设立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基金,支持转型高校、职业院校等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职工继续教育与培训,在全国建成1000所先进制造业职工教育示范性院校;支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自主或与院校等机构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在岗职工培训,在全国制造业企业中遴选和建设3000个学习型示范企业。

(四)产教创新联盟建设工程

推进职业院校融入制造业创新系统,重点支持500所院校在重点行业与企业共建协同创新联盟并形成网络。一是在具有较高产业集中度的航空、航天、石化、电网、通信、高铁等领域,依托行业内骨干企业建立产教创新联盟,为整个产业技术创新提供科研和教育培训支撑。二是在产业集中度不高的机械、钢铁、化工、轻工等领域,依托大型企业建立产教创新联盟,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支撑。三是在新能源、信息、生物、电动汽车、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研发中心、专业技术公司等国家平台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五)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

适应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信息化水平。一是加强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宽带和校园网覆盖所有院校。二是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使数字化资源覆盖所有专业。三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专业课程,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技术素养。四是与各行业、产业信息化进程紧密结合,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所有专业。五是在专业课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远程实时教育等技术。六是重点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智慧服务等领域的专业。

参 考 文 献

[1]刘世锦.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3—2022)——寻找新的动力和平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9]规划司.《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一:中国制造2025,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EB/OL].(2015-05-19).http://news.fjsen.com/2015-05/19/ content_16107655.htm.

[3]规划司.《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二: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EB/OL].(2015-05-19).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 n11294042/n11481465/16595200.html.

[4]胡鞍钢,王洪川,鄢一龙.中国现代化:人力资源与教育(1949—2030)[J].教育发展研究,2015(1):9-14.

[5]杨金土.以农业领域为例谈技术人才与技能人才的异同[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6):3-6.

[6][8]刘延东.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职业技术教育,2014(18):33-37.

[7]曹晔,赵志群. 我国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10-15.

[10]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 机械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技能人才新需求产生[N].机电商报,2014-08-11(2).

[11]曹雨平.如何应对“中国制造 2025”[N].中国教育报,2015-07-16(11).

[12]规划司.《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三: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EB/OL].(2015-05-19).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 n11294042/n11481465/16595208.html.

[1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

[14][15]李玉静.关注全民化的技能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14(25):1.

On the Manufacturing 2025 Strategy in China and Technical Skills Talents Training

Yu Zhijing, Liu Hai, Yue Jinfeng, Li Yujing, Cheng Yu, Zhang Qiwu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main channel for training technical and skills talents for real industries, especially for manufacturing.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 manufacturing 2025,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make rapid response, the first is to raise the training scale, the second is to shift the training foc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nd technical skills, the third is to expand the specialties to key areas, and the fourth is to make the training system more open. It can take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promotion project, green skills development project, skills enhancement project for manufacturing workers,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allianc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pgrading project as the carriers.

Key words   manufacturing; China manufacturing 2025; vocational education; technical and skills training

Author  Yu Zhijing, Liu Hai, Yue Jinfeng, Li Yujing, Cheng Yu, Zhang Qiwu,  research staff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cademy of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