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菊萍
摘 要: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兴趣缺乏、对语文学科重要性缺乏了解、学习基础差和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等因素影响,缺乏中职语文的学习动机。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应从课堂氛围、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认识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效果。当然,学习动机的激发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付之以耐心,持之以恒心。
关键词:中职语文;学习动机;现状;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3-0056-01
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中职生的语文基础普遍不好,难以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的目的是学会一技之长,难以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而走上社会的中职生却发现,语文素养在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甚至成为他们发展的瓶颈。因此,培养中职生的语文学习动机迫在眉睫,这应当成为中职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中职生的语文学习动机的现状
语文学科的学习动机指的是,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倾向。影响这一动力倾向的原因有学生兴趣、学习需要、预期获益情况和客观需要、文化影响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探究中职生的语文学习动机现状,笔者在所带的班级中随机抽取50个对象做了一个小调查。从调查结果可知,中职生普遍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强,对语文学习兴趣一般的学生占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58%,甚至有20%的学生对学习语文持厌恶态度。在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态度上,共有34%的学生认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是一般或者是不重要。而认为自己的语文基础非常好和可以的人数明显超过预期,高达总人数的44%。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得知,中职学生缺乏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认为语文学习重要性一般或者不重要,更有些学生明显高估自己的语文素养。总的来说,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状态令人堪忧。
二、改善中职生的语文学习动机的措施
1. 改善中职语文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一件事情非常有趣的时候,学生从内心深处才会产生了解和学习的动机。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师照本宣科,要求学生死记硬本,学生自然难以产生兴趣。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除了工具属性,还有人文属性。好的文章,能够熏陶人的情怀、提高人的品格,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体会语文语言的优美和意境的深远。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肯定学生优秀的一面,鼓励他们经常阅读和写作,把学习语文当作一种乐趣。课后作业布置的也要有层次,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完成,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
2. 告知学生学习语文的价值,让学生重视语文
动机的一个重要含义便是有用,或者说是有价值。教师可利用课堂机会告知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尤其要举例说明。如讲述中职生在社会中的哪些地方需要用到语文知识,并举例说明中职生在社会上因为缺乏语文知识而碰壁的案例。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中职语文是他们必须认真学习的一门科目,这样学生认识到语文是一门有用的学科,自然会重视学习语文学科了。
3. 使学生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语文基础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有些学生明显高估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习中,他们自然认为自己无须认真学习,这是一种典型的眼高手低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在告知其语文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或者测试让学生了解学会中职语文应该掌握哪些技能。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在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基础后,会有所改变,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在使学生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语文基础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文学大师的学习过程或让学生挑战一些较难的语文试题,让他们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总之,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4. 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改变教学节奏
研究发现,学生的最佳学习动机与所学内容难度有关。同时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非越高越好,而是应该与其所学内容难度相适应。在学习文言文时,当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持在高水平的时候,教师可暗示学生:“接下来,我们学习的内容非常重要,而且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很难。当然,如果你聪明而且认真学习的话,还是可以学会的。”经过这一番暗示,学生会认为所学内容非常有挑战性,而且当他们掌握之后,会获得较大的成就感。而在学习较为简单的内容时,教师可告诉学生教学进度可能较快,不认真学习的话会跟不上进度。这样,让学生时刻保持紧张,能提高其学习动机。
三、总结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兴趣缺乏、对语文学科重要性缺乏了解、学习基础差和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等因素影响,缺乏中职语文的学习动机。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应从课堂氛围、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认识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效果。当然,学习动机的激发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付之以耐心、持之以恒心,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2002年)[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杨成章.语文教育心理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3]徐乃香.论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D].首都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