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思考

2015-04-29 23:22:11马晓琳
成才之路 2015年3期
关键词:语言训练素养学生

马晓琳

摘 要: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之本,教师要着眼语言训练的情感化,尊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多元性,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倡导语言训练的多样性,增强语言评价的趣味性。这样,才能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学生;语言训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3-0077-01

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之本,我们不能理解为语文教学仅是孤零零地训练一些词句,把语文教学课上成仅是字词的训练课。语文(语言)教学中的人文内涵、思想训练、情感熏陶、习惯养成等都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完成的,是在语文能力的养成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和实现的。

一、着眼语言训练的情感化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情理交融,达到育人的目的。其中,学生的情感是学习的催化剂,而教师的情感要和学习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师发自内心、形于辞色的情感,会直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师生之间应是情感与情感的共鸣,心灵与心灵的呼应,个性对个性的影响。教师的良好而热烈的情感就像涓涓细流一样,会悄悄地流进学生的心里,滋润学生的心田,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就会提高。

如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执教《白杨》时,那一段精彩的赞美白杨品格的语言总令人难忘:“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孙老师富有情感的语言不仅使学生认识了白杨,而且在以后学习类似的课文中,学生也能模仿老师的语言。

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经过锤炼,没有教师的仔细揣摩,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妙语如珠。因此,教师的语言规范、严谨、富有情感,学生的语言才能逐步丰富、有情感。

二、尊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多元性

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语言是思想的表达形式,他们会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只要是他们有个性的语言表达,教师就应当加以肯定。如《广玉兰》一课结束时,教师说:“其实,广玉兰在我们周围也广泛种植,庭院里、马路边我们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学了课文,你想到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就有很多:有的要为它写一首诗,有的要为它唱赞歌,还有的要继续为它搜集资料、作画等。学生的语言是真挚的,教师从学生的语言中一下子就知道了学生学习课文后的所思所想。这些语言不仅映出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且都是可以成立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多创设这样的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有效地关注指导语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无论是哪个同学发表意见后,教师的指导一定是针对他的语言组织,既肯定优点,又指出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他在听了老师或同学的意见后至少再重复一次。这样扎扎实实的指导,无论是对语言表达能力高的学生,还是水平较低一点的学生,都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坚持下去,哪怕一节课只有几个学生有收获,一天、一星期、一学期、一年、几年下来,日积月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就会相当可观的。因此,在语言表达指导的过程中,要做到因人而教、因人定标,关注学生个体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既要进行学生和学生之间语言表达能力的横向评比,更要重视学生个体本身语言表达能力的纵向比较,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四、倡导语言训练的多样性

语言训练形式的多样,对于提高语言训练的效果有较大影响。

1. 模仿课文语言

一篇篇课文中拥有的文字之美、音韵之美、表达之美、意象之美,是小学生模仿的最好例子。如《孔子游春》一文中有两段话:“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通过这样的仿说、仿写,学生的语言能力能很快地提高。

2. 重视语言积累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这对丰富语言表达和今后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积累语言,如背诵摘抄等。这样,学生多渠道习得语言,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会很快得到提高。

3. 课外延伸训练

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语文学习应当使孩子们走进五彩的生活,让他们充分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因为生活看得见、摸得着,他们的言语也会逐渐丰富起来。其实,从课堂走向生活,再回到课堂,这个教学过程,是学生“语言积累、生活积累以及人生积累”的整合,也是一种提高生活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五、增强语言评价的情趣性

语言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语言评价的目的还在于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要切实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正视他们的差异,评价用语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指导,少一些评判;多一些情趣,少一些教条。这样,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表达热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肩负的任务不是单一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教师只有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曾秀清.如何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J].小学教学参考,2014(06).

[2]章团基.语感训练初探[J].吉林教育,2010(26).

猜你喜欢
语言训练素养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为低年级学生搭建学习数学语言的平台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疗效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49:31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
考试周刊(2016年68期)2016-09-21 14: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