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斓
摘 要:分析在小班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现状,并提出改善教师指导行为策略。
关键词:教师;幼儿;指导行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3-0089-01
游戏情节和游戏材料是教师最关注的主题,因为没有丰富的游戏情节或缺少了游戏材料,可能导致幼儿的游戏无法继续进行。因此,小班教师需要介入幼儿的游戏来提醒他们合作进行游戏或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
一、教师指导自主游戏的方式
1. 教师语言指导方式特征
从观察的教师可以看出,建议式语言指导一般是幼儿不能很好地进行游戏,教师以建议的口吻提醒幼儿如何操作。如开展晨间游戏时,小班一个小女孩不知道玩什么,于是教师以询问的口气建议她:“那你喜欢球吗?我们一起来玩球吧?”而示范性语言指导一般在教师指导幼儿游戏情节时出现。如小班幼儿在玩理发店,店里的理发师小朋友对理发师这个社会形象还不熟悉,不会操作,这时教师在一旁提醒她:“宝宝,你说欢迎你来我们理发店。”
2. 教师动作指导方式特征
动作指导也是小班教师指导幼儿自主游戏的主要方式之一,笔者将教师动作指导方式大致分为帮助、指示和示范三种。而目前教师指导幼儿自主游戏以语言指导方式为主,结合幼儿的游戏情境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以动作指导方式为辅,指导方式单一。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教师在指导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采用积极、情绪对幼儿指导,让幼儿有安全感。
二、教师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
1. 教师指导行为中“教育”成分过重
幼儿在面对居高临下的教师时只能放弃已有的观念和想法,按照教师说的去做。也许教师指导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幼儿自主游戏的发展,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但在教师指导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却缺乏生存的土壤。
【案例1】小小医院。(一群小朋友挤在门口)
教师:到底谁要打针啊?
幼儿1:菲菲
教师:那你们不要挤呀,一个一个来呀!
教师:你这边怎么也在打针?打针是那边的事,你是拿药的呀!
教师:病人来配药了,你给他开点药吧!
该案例中有两个指导行为,第一个发生在小朋友们拥挤着进医院看病,教师以询问的方式介入,但转而就变成了一个高高在上的指挥员,教育幼儿要排队。第二个行为发生在教师发现医院药剂师在给病人打针,教师本意是想通过询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医生的角色和行为,但由于教师询问后直接以指令性的语言告诉幼儿他是配药的,让幼儿没有选择的余地。
2. 教师对自主游戏的介入操之过急
【案例2】清新小卖部。(小卖部的东西所剩无几,有两个幼儿走来买东西)
客人:我们要买玩具汽车。(老板没有给)
教师:客人要买玩具,你怎么不给他们呢?
老板:已经没有玩具了。
教师:没有玩具了,那你可以说让客人明天再来买。
老板:你们明天再来买吧?我们店里还有草莓和香蕉,你们买点吧?
在面对商店里玩具已经售空的情况下,教师生怕想不出应对顾客的方法,没有留给自己一点观察和等待的时间就迫不及待地为可以提供策略,却没有考虑幼儿可以想出别的办法:让客人买点水果,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三、改善教师指导行为策略
1. 教师要为幼儿自主游戏创设良好的环境
(1)提供多样的、充足的游戏空间。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将游戏场地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在整体中发挥不同功能的活动区。如小班幼儿比较喜欢娃娃家,那教师除了创设娃娃家的区角外,还可以创设小卖部、加油站等固定的区域。这既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情节,又能提高了幼儿游戏的水平,还能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
(2)提供科学充足的游戏时间。有了丰富的各种活动,又有了时间的保证,才能满足幼儿充分自主活动的需要,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游戏的多方面教育功能。
(3)投放适宜的、丰富的游戏材料。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发展特征。如晨间游戏时教师准备“登高”等游戏,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难度太大,这时游戏材料虽然丰富,但没有意义。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主题目标和幼儿游戏的需要及时投放活动材料,并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定期不定期的对材料进行调整和补充。
2. 教师应根据幼儿自主游戏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指导策略
(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身份和指导方式。教师应用不同的身份进行指导,减少以教育者的身份介入指导。教师要细致地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兴趣需要以及探索世界的不同方式,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切实提高指导游戏的实效。
(2)选择适宜的介入时机,减少对幼儿游戏的干预。适宜的介入时机前提是需要教师及时细致地观察幼儿和游戏,在观察中发现幼儿的需要、兴趣和幼儿的矛盾和困惑。然后在观察的基础上再决定是否需要介入幼儿的游戏,掌握好适时介入幼儿和及时退出游戏是把握游戏指导时机的要素。
(3)教师应对游戏指导行为进行积极的反思。教师想要提高游戏指导行为的有效性,就必须善于对自身的游戏指导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教师应该时刻保持着批判和探究的心理,养成写观察和反思日记的习惯。教师在观察中能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发展状态,并在反思中获得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莉君,康丹.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观察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7(02).
[2]沈国香.幼儿教师使用教学语言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