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探究

2015-04-27 11:30谷荷莲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高中数学有效性

【摘 要】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提供学生综合素质的课堂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关键在于掌握设计具有难度差异的问题,把握提问的时机,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而许多教师由于提问表述不精确、问题缺乏逻辑性以及学生思考问题时间不足导致课堂提问的效率不高。本文根据课堂提问的重点、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提出高中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引言

课堂提问是多数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思考。甚至形成新的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不仅如此,课堂提问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因而教师喜欢并广泛使用课堂提问教学。但是,从许多教师运用课堂提问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教师使用提问时存在一些问题,不仅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反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本文结合个人经验,对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进行分析,提出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二、有效课堂提问的重点

1.问题难度具有差异性

学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基本学情、身心发展水平及特点不同,造成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难度感受不同。问题难度过大或过小无法对所有学生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学习基础好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无法对问题产生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对课堂的专注度。而问题过难则容易对成绩中下游的学生造成打击,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特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学习能力等个体差异水平制定不同难度的问题,变换提问方式和角度,让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课堂提问环节参与课堂学习,体验解答问题的成就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另外,问题难度的差异性不仅仅是难度系数不同,问题之间还需要具有关联性。简单问题是难题的引导,以简单问题为切入点,将学生逐渐“带入”解决难题的思考中,问题之间环环相扣,学生的思维也会随着问题难度特点呈现出阶梯上升趋势,将学生的求知求新水平提升至新的高度。

2.把握提问的时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含义为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这句话的本质与现代教育的启发性教育观点不谋而合,即为教师应该在正确的时间给予学生开导和启发。课堂提问也是如此,课堂教学中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抓住学生的学习欲望,当学生的学习情绪处于“可望而不得”的阶段给予学生开导和启发,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角度分析启发式教育,启发式教育与最近发展区原理具有一致性,既在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在恰当的时间给予有效的引导,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3.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现代教育学观点不仅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平台,也将课堂教学作为教师与学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平台,因而教师的提出的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当前问题的学习上,还需要超出问题本身,让问题具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给予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开展探究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基于这一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让学生简单的回答“是”与 “不是”、“对”或“错”以及简单的课本原理。而应提出带有主观性质的问题。此外,教师在课堂中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多提问,然后自己再提出反问、或者根据学生的问题提出不同形式问法,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

三、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问表述不精确

高中数学语言具有严谨、简洁的特点,这要求教师的提问用语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需要符合高中数学语言的特点,使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提出问题,否则容易导致问题出现歧义,对学生思考方向产生误导。但是许多教师的提问存在叙述不清,未准确表述问题含义的情况,而学生未能准确把握问题的本意,出现答非所问。例如某位教师组内公开课时讲解《指数函数》的定义,该教师采用了以下的提问。问题1:某种细胞根据以下方法分裂,1个细胞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4个分裂成8个,问:细胞分裂x次后,细胞总数y与分裂次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立即给出答案:y=2x。然后,教师再提出问题:一根长1米的绳子从中间开始分割,第一次减去一半,第二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一半,问裁减x次后,剩余绳子长度y与裁减次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学生再次快速给出答案:y=。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以上两个函数有什么联系,学生回答都是自变量为x的函数关系,2与互为相反数。很显然,教师提问的目的并非如此,而导致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表述不清。如若教师采取以下方式提问可避免学生理解错误:两个关系式在函数的形式上有什么相同点?自变量x位置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即可清楚的理解问题的意图。

2.问题缺乏逻辑性

如上文所言,教师提出的问题之间要具有关联性,既问题设计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程序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让学生积极思考。而且问题难度之间要设置台阶,步步引导,否则学生的思维跳跃过大,对问题“无所适从”,降低教学效率。例如点到直线的距离章节的教学,教师通过初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定义作为课堂引导问题,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坐标的距离计算,再延伸至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最终进入点到线的距离公式计算。虽然教师的出发点很好,但是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如果提出问题过多,而且提出的引导问题难以让学生从已有知识迁移至推导点到线的距离公式,反而让学生一时无法全部接受教师给出的问题。

3.思考问题时间不足

问题提出后,教师要在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再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或者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学生时间修改和完善回答,使答案更加系统和完善。如若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学生也失去回答问题的机会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也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某位教师教授《函数的单调性》时,教师依次提出问题在(0,+∞)上的单调性?在(-∞,0)上的单调性?以及函数,(-∞,0)∪(0,+∞)是否为减函数?由于前两个问题的答案为减函数,当提出问题3后,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地认为函数在定义域内属于减函数。教师通设置3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函数在不同区间的单调性相同,但是在区间并集的单调性不一定具有原来的单调性。但是,由于教师提出问题3后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学生也就“省略”了思考过程,不假思索的认为可以。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教师提问方式并未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

四、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

1.循序渐进

课堂提问的启发性在于循序渐进,让所提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能力。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缺乏价值,课堂提问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根据循序渐进原则提问,贯彻启发教育原则。

例如对数函数性质章节教学,教师可提出问题:同学们,研究函数的性质通常主要研究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根据以往分析指数函数性质的方法,给出答案:值域、定义域、单调性、对称性等。教师再提出问题:同学们请根据分析指数函数的方法,分析以下两个对数函数的性质,完成以下表格。

函数 y =(a>1) y =(0

图像

定义域 R+ R+

值域 R R

单调性 (0,+ )为增函数 (0,+ )为减函数

过定点 (1,0) (1,0)

取值范围 0

x>1时,y>0 00;

x>1时,y<0

提问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指数函数的性质,利用类比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及分析图像的方式自主分析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当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顺利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也将更加容易。

2.提高问题的灵活性

有效提问不仅要注重提问方式,更要做到提问方式与提问效果的统一,两者不可偏废其一。如若只注重提问方式不讲求提问效果,提问则会流于形式,浪费课堂时间。因此,教师还需要注意提问的灵活性,及时变换提问方法。例如问题:x+2y=3,求x2+y2的最小值。首先,教师从条件和问题入手,求解x2+y2的最小值。解法1:将条件简化得到x=3-2y,代入问题得到5y2-12y+9,进而根据二次函数特点得出最小值为;解法2: x2+y2≥2xy,当且仅当x=y时为最小值。将x=y代入条件,可求得x=y=1,将其代入x2+y2可求得最小值为2。对于不同解法出现不同的答案,教师通过x、y是否为定值及时给予引导,让学生通过分析条件给出的x、y的性质判断解法2正确与否。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立即根据x、y非定值的特性找出解法2的漏洞。当x=y=1满足x+2y=3,“x=3,y=0”也满足x+2y=3,但由“x=3,y=0”得2xy=0。让学生认识到由于x、y不是定值,因而不能通过 x2+y2≥2xy求x2+y2的定值。

五、结语

课堂提问人人在用,但是并非人人都会用。它是一种技巧性极高的课堂教学之方式,对教师的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教师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必须基于课本教材,以教材和学生整体为出发点,充分把握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基础以及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在问题中得到发散和锻炼。

参考文献:

[1]江宗义.关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中国校外教育,2013,(08)

[2]薛慧军.论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J].学周刊,2013,(29)

[3]王晓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J].才智,2013,(11)

[4]江锦元.高中数学有效提问的意义探索[J].学周刊,2014,(08)

[5]薛莺.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02)

作者简介:

谷荷莲(1979~),女,浙江省台州市人,工作单位:椒江区洪家中学,职务: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高中数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