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数学,收获精彩

2015-04-20 19:05梅海霞
学子·上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小棒内角因数

梅海霞

体验学习是在新课改理念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参与思维的形成过程、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精彩、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是课堂追求的目标之一。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开展体验学习谈谈初步的探索。

一、在操作中体验,感悟获取知识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采用手脑并用的操作实践方法,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度分别为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的四根小棒,让学生任意选三根围一围,看看能否围成三角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产生疑惑:“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了三角形,而有的却没围不成三角形?”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有序的组织操作: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10厘米、6厘米、5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

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有(10厘米、6厘米、4厘米;10厘米、5厘米、4厘米)

接着,让学生及时比较、讨论:“同学们选的都是三根小棒,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比较三根小棒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很快发现:当其中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时,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当其中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根时,就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数学课堂中,教师设法安排学生动脑想一想,动手做一做,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体验去主动感悟知识并获取知识。

二、在交流中体验,达成优势互补

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学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达成优势互补。

如:在《倍数和因数》,让学生完整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时,考虑到这部分内容是教学难点,比较适合采用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试着找出该数的所有因数。

在找36的因数时,我允许学生经历“从无序到有序,从有重复或遗漏到不重复不遗漏”的过程。先按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方法写36的因数,能写几个就写几个,是什么顺序就什么顺序。然后在小组交流中互相评价,找出不重复,不遗漏的对策?学生通过“说数学”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性思维火花,认识到可以根据乘除法互逆的关系,一一对应找因数,从而保证了找因数的简便、正确。

可见,组织合作性学习,让学生经历体验,能更好地达成优势互补。

三、在失败中体验,自主内化认识

学习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减少错误的过程。体验失败是认识自我的必由之路,我们不妨顺其自然,让学生去犯错,在失败的体验中,获得感悟,自主地把经验教训内化为主体的认识。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后,出示练习题: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是180度。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经过独立思考,生1:我觉得拼成的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度,看!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自然两个三角形合起来内角和应该是360度。

生2(边演示边讲解):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们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来验证,量出拼成的大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最后我发现相加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而不是360度。

生3(操作并讲解):我还可以用剪拼的方法,把大三角形的每个角剪下并拼起来,发现三个内角正好拼成一个平角。实验证明:任何一个三角形不论大小、不论形状,它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度。

学生各抒己见,争先恐后。渐渐的,早先盘桓在两种答案之间、犹豫不定的同学都倒向一边,最后生1在多种验证的事实下,否决了当初错误的想法,害羞的笑了。但他勇敢的站出来表达想法,说:“吃一垫长一智,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我肯定会多思考,多分析,用验证事实来说话。”

虽然,学生在探索中会面临许多困惑、选择和挫折,但这些都是一个人在学习、成长、发展、创造中的正常经历。当一个人失败后再次面对类似的问题时,就会自觉纠正偏差,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不可否认,体验本身就是一种财富。

四、在探究中体验,享受成功喜悦

探究体验过程就是让学生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究和猜测的,以及结果是如何应用的。通过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为今后的生活、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科学观念和科学态度。

如:数学活动课《美妙的“杯琴”》教学时,老师先利用准备好的“杯琴”演奏一首乐曲,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接着学生带着“杯琴所用的杯子是相同的吗,各装入多少水才发出这样的声音”疑问,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料不同的杯子、用量杯测量水,用筷子敲击杯子、分辨声音是否相同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理解了“杯琴”的制作原理。在求知欲促使下,学生跃跃欲试,制做出“杯琴”,并演奏出一首首创新的乐曲,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只有把学生从后台推向前台,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才能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

猜你喜欢
小棒内角因数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三角形分割问题
一起数小棒
积的变化规律
巧移小棒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