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因果 深刻论证

2015-04-18 00:39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岳科君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7期

◎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 岳科君

因果思维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是科学思维的第一步。高考发展等级要求中提出: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因此,因果思维的培养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至关重要。但在实际写作中,学生的因果分析常常是简单的标签式,因果之间缺乏关联,因果分析缺少层次,因果论证也不够严密,致使文章常常强加因果,以偏概全,缺乏逻辑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因果思维能力,笔者在教学中,采用追问四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所谓“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是对某一内容或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直到能正确全面回答为止。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追问,既可加强学生的思维深度,引导他们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又可完善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完整性和准确度。追问法是架起学生写作思维的有效桥梁。

一、追问因果关联,知性思考

因果思维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果溯因,二是由因推果。前者能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后者能让我们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或结果。无论是哪一种,都要试问作者:文章内容的因果之间有关联点吗?在追问后,再扣住关联点来分析,才会避免主观武断、似是而非、未加思考便强加因果的现象。

喜马拉雅能够千百年来无悔的守望西藏,是因为它忘记了独居的寂寞而记住了漫步云端的自由;哈雷彗星花76年也要再来地球一次,是因为它忘记了赶路的累,记住了蓝色星球灿烂的美。德国与波兰的牵手是因为要发展而选择忘记。因此,我想说,发展所以忘记,快乐所以铭记。——高考优秀作文《切莫感情用事》

这段文字,初看很美,但只要追问因果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会明白“喜马拉雅守望西藏”和“它忘记了独居的寂寞而记住了漫步云端的自由”之间并无实质关系;同样,“哈雷彗星的到来”和“它忘记了赶路的累而记住了蓝色星球灿烂的美”也没有内容上的因果关系。文字虽美,但属于强加因果。议论文的思维是严密的,原因分析要求准确,切忌无中生有,强加因果。

这种最低级的错误在学生作文中却屡屡出现,究其根源就在于学生对写议论文缺乏严谨的态度,不加思考,仅凭一时的感觉便随意落笔。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动笔之前采用追问法,找到因果思维之间的关联点,弄清具体是哪些原因导致了哪些结果,然后再进行分析论证。

语段一:毅力是成功的必需品,拥有毅力成功才会离你更近。毅力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滴水穿石”“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毅力可以改变际遇,让你走向成功。

语段二:毅力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拥有毅力成功才会离你更近。没有毅力,铁杵就不会磨成针;没有毅力,水滴就不会穿石。铁杵之大最终能磨成细针,不是因为铁杵易变小,而是因为日日坚持不懈的磨砺;涓滴之水最终能磨损大石,不是因为它的力量大,而是因为昼夜持续不停的滴坠。因此,毅力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际遇,从而帮助你走向成功。

以上两段文字中,语段二是经教师提示后修改的段落。很明显,修改后的语段二优于语段一,是因为语段二每句话都能找到相关点、联接点,特别是“涓滴之水最终能磨损大石,不是因为它的力量大,而是因为昼夜持续不停的滴坠。”“昼夜持续不停的滴坠”就是涓滴之水磨损大石的联接点。

二、追问多层因果,进行深入分析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产生矛盾的原因也是复杂的。在使用因果分析时,我们不能被事物的表象、假象所迷惑,而要善于对事物进行多层追问,追问原因中的原因,追问结果后的结果。

在对学生的作文分析中,教师若能采用层层追问等问题的方法,就可使学生的作文避免简单肤浅、流于表面。如写《谈毅力》,学生只会写“一个人的毅力是很重要的,能否成功取决于毅力多少,所以毅力是通向成功的桥梁”。但如何对这句话进行深入分析呢?我们可以采用追问法来深化思维。如“毅力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可以追问“为什么?”第一层回答:“因为没有惊人的毅力,就不可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再追问:“为什么呢?”“因为取得伟大成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经历许多艰难曲折,而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就必须要有毅力。”可以再追问:“有了毅力,为什么就能有了成功呢?”“因为有了毅力,就有了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有了毅力也就有了恒心,有了恒心才能不断进步。”

经追问分析后,论证的深刻度就很不一样。采用寻根问底的方式,自问自答,寻出根本性的原因,这种剥笋式的设问可使分析更深刻。

三、追问多种因果,严密论证

事物是错综复杂的,一种事物的产生往往不止一个原因,而有多种原因,分析问题时应把这些方面全看到,只看到其中的一两点就是片面的。因此,进行因果分析时,要根据事物的结果和复杂情况,对事情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尽可能全面列出事物产生的各种原因和结果,然后对这些原因结果集中分析、判定、考察,避免不加分析、不加限制、不讲条件的片面性分析论点。

比如我们常说“人多力量大”,人多就一定会力量大吗?除了人多,力量大还需要具备哪些要素?除了力量大,还需要同方向,如果不是同方向使力,人越多力量越散。另外,还需要人的质量。比如在篮球场上,十个潘长江也没有一个姚明的威力,也是因为“矮”尽管数量上多,但也无法形成“质”的“高”。因此,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要把事情放在大量的复杂矛盾的事实中去检验,去全面地分析。只有这样分析出来的文章才具有科学性,才经得起推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想当年,战国七雄之时,秦始皇有勇有谋,率领军队连年征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忧患中一统天下,铸就了坚不可摧的秦国。然而,统一后,他却为了一时美名而焚书坑儒,为了暂时的虚荣而征丁无数,整日沉迷于声色之中,最终让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梦想毁于一旦。“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总能激励人们坚韧不拔,奋取拼搏,从而成就自我;安逸享乐中却让人意志消退,沉迷享受,继而走向失败。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我们可以再追问一下:有了忧患就能使人生存吗?忧患生存需要具备哪些因素?想想便知,忧患对于强者来说,能使人奋取拼搏,但对于弱者来说,只会更加失败。同样,安乐也不是灭亡的唯一原因,只有丧失了警惕之心的过度安乐才会导致灭亡。因此,在议论分析时,不能把隐含的前提因素排除掉,要全面追问思考,才能使论证更加严密,从而避免片面分析和立论。我们可以对上段文字进行补充论证,使论述更加全面科学。

当然,忧患并非就能走向成功,它只是相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忧患,对于弱者,就是走向毁灭的深渊,但对于强者来说,常常才是通向成功的阶梯。而安乐也并非死亡的代言词,适当的安乐并没有错,但在安逸享乐中麻痹了自我,失去了警醒之心,那才会意志减退,锐气全无,从而导致一败涂地。

在分析材料时,应充分考虑:所给原因可能会导致哪些结果?所给的结果可能会由哪些原因导致的?事物的因果之间,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成立?如果某些材料缺失或改变,因与果之间的关系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四、追问写作因果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东西,全都有所为。如果无所为,就不会有写东西这回事。”而中学生的写作,往往注重的是应试写作,这种写作除了考分外,几乎没有太多的存在和交流价值,这也是学生不愿写作文的根本原因。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意义,认识到写作是为达到某一种情感或生命的意义而写,或给人敲响警钟,或给人启发意义,或令人鼓舞振奋,心里有了这种意识,写作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因此,教学时,先要让学生学会追问: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什么?我的文章写给谁看,针对什么样的现实,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一种潜在的力量。

语段一:毅力常常是通往成功的桥梁。毅力往往能够攻克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众所周知的耳熟能详的音乐家贝多芬,一生坎坷,忍着病痛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凭借坚强的毅力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写出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贝多芬心中的那份毅力,正是他成功的原因,使他踏上了这成功之桥。

语段二:毅力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崇尚的美德,然而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这“毅衣”,尤其是年轻人,做事没有毅力。“年轻人有冲劲”这似乎成了冠冕堂皇的敷衍。有冲劲无毅力,做事何能成功?毅力往往是通往成功的桥梁。毅力常常能够攻克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众所周知的耳熟能详的音乐家贝多芬,一生坎坷,忍着病痛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凭借坚强的毅力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写出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贝多芬心中的那份毅力,正是他成功的原因。那份毅力,使他多年来对音乐不离不弃,使他多年奋斗不止。当双耳失聪的他陷入到生活的困境时,这份毅力,激发了他的信心,磨砺了他的斗志,丰富了他的经历,使他创作出了生命中的最强音。多少人都是靠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走上人生巅峰的。

回首往昔,高中的我们,在与越来越多的诱惑擦肩而过时,我们还能够坚持着自己心中那初衷么?古人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们不能学加菲猫做俯卧撑,今天先俯卧,明天再撑。学习就是一场马拉松,只有具有顽强毅力的人,才能跑完全程,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只要我们明确目标,从现在做起,提高效率,避免拖沓,坚持不懈,成功总会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

比较这两段,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第一个语段只是在写作,而第二个语段的作者却有了明确的读者意识,是在年轻人冲劲有余而毅力不足的事实下来分析的,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而最后一段,又直接以高中生为例,更是把高中学生做为自己的劝告对象,目的明确,说理性强,读来更具时代感和亲切感。这些具体措施,可以使我们对事物认识得更全面,更深入。

有位特级教师曾经痛心疾首地说:“认识的肤浅和思想的苍白是这一代中学生的通病,不加强理性思维的训练,就会降低整整一代人的水平。”写作要善于思考,更要学会高举因果思维的利器,全面深入地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拨开迷雾,昂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