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

  • 从《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中看阿多尼斯的忧患意识
    东民族主义影响的忧患意识在阿多尼斯诗歌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阿拉伯世界遭受苦难的忧虑;对阿拉伯民族疾苦的忧虑;对阿拉伯世界未来命运的忧虑。通过解析这三个方面在诗人诗歌中的体现,发现在《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这部诗歌集中,阿多尼斯对自己的诗歌世界及其创作的烙印进行了深刻剖析和探寻。关键词:阿多尼斯;忧患;命运忧患意识对于国家、民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忧患意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能理性地认识自己,才能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那么,何谓忧患

    雨露风 2022年2期2022-03-24

  • 纪律强党 百年回望
    到这样一个出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为何堪当中国领路人和设计者的角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长期艰苦斗争中经过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形成的。因为有理想、有纪律,我们党把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国凝聚起来;因为坚持真理,敢于较真碰硬,我们党度过了一个个重要关头;因为践行“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党不断锻造和增强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偉大社会革命,这既是中国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1年6期2021-08-02

  • 《樗茧谱》与沙滩三贤实学经世的意蕴
    殆,虽不幸而饱经忧患,备尝艰辛,但他们并不以个人忧患艰辛为甚,而更多关注、焦虑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他们深具家国情怀,以通经致用的学术使命观照现实世界,因而,他们的为学趋向具有强烈的知识救世意识和担当。承循良之绪,撰述《樗茧谱》,以实学裨益于国计民生,彰显的正是三贤的这一为学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考求郑、莫、黎三贤撰述《樗茧谱》意蕴,光大业已岑寂的绝学,因地制宜发展名优特色产业,对于我们今天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仍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关键

    教育文化论坛 2021年2期2021-06-11

  • 章太炎易学思想中的忧患意识
    对当时社会深深的忧患。章太炎思想回真向俗之后,从历史哲学角度进一步解读《周易》,表达了他对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忧患,对社会上进化思想的忧患,对强者当政、暴人当权的社会现实的忧患。通过对《周易》中“时”的思想的阐述,章太炎力图将他对于未来的忧患通过“各当其时”来化解。在他对中国社会“随时”的思考中,可以看到章太炎这位大雄无畏者对“竖子聚谈猥贱之事”的不屑,以及他内心深深的爱国情怀。关键词:章太炎;《易论》;忧患;真如缘起说中图分类号:B259.2 文献标

    西部学刊 2021年7期2021-01-15

  • 忧患”与“资治”:司马光与他的时代
    中体现于集体性的忧患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不仅是范仲淹的高尚情操的表现,像王安石、司马光等人,也都有由当时国家的格局背景所带来的强烈忧患意识。宋仁宗后期,王安石在给皇帝的奏章中指出,国家“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司马光也说:“上下一千七百余年,天下一统者,五百余年而已。其间时时小有祸乱,不可悉数。”司马光又在《稽古录》中说:“自古以来,治世至寡,乱世至多,得之甚难,失之甚易也

    领导月读 2020年8期2020-08-24

  • 一起较大塔机坍塌事故引发的忧患与思考
    塔机坍塌;事故;忧患;思考引言:在2019年1月23日9时15分。在湖南省某个在建工程项目的10号楼塔式起重机在进行拆卸作业的过程中发生了一起巨大的坍塌事故。事故导致现场直接造成两人当场死亡,三人受伤送医院经抢救无效后死亡。整个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的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分别做出了相应的指示工作,要求全力做好伤者的救治工作,彻查事故原因坚决避免今后发生类似的问题。1事故发生在2019年1月23日。经此工程项目的劳务分包人的直接联系之后,

    广告大观 2020年2期2020-06-11

  • 宋朝理学家师德观的现实意义
    德 圣贤 天下 忧患作者简介:刘权,湖南理工学院政法学院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研究生。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346师德建设,历来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朝理学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来说使得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

    法制与社会 2020年12期2020-06-04

  • 忧患”与“资治”:司马光与他的时代
    中体现于集体性的忧患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不仅是范仲淹的高尚情操,像王安石、司马光等人,也都有由当时国家的格局背景所带来的强烈忧患意识。唐末五代的纷扰、北方政权的压力、社会内在的矛盾,在他们心中一直徘徊不去。宋仁宗后期,王安石给皇帝的章奏中即指出,国家“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司马光也说:“上下一千七百馀年,天下一统者,五百馀年而已。其间时时小有祸乱,不可悉数。”他又在《稽古

    领导文萃 2020年8期2020-05-15

  • 忧患是灵魂的密友
    面前,总会有一些忧患来造访我们的心——这是好事,因为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实话,忧患像我们的贵人,它常常使我们的心变得安静、深沉,并且给我们带来一些前进的力量,而安乐却像我们的敌人,它常常来搅乱我们的心,并且给我们布置一些陷阱,几乎每个人都吃过它的亏。记得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一旦收到用稿通知或样刊,我就会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跳起来,甚至还会把消息告诉我所熟知的每一个人。那种兴奋,难以名状。现在想来,自己当时多么幼稚和浅薄。真有种“小庙盛不下大佛”的

    思维与智慧 2019年19期2019-12-13

  • 忧患感是灵魂的食盐
    以来,一些国人对忧患感似乎不屑一顾,在各种媒体上,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个段子:看到一瓶喝了一半的葡萄酒,乐观的人会说,真好,还有半瓶;悲观的人则说,遗憾,只有半瓶了。这些人自然是要表扬前者的,认定没有忧患感的人更有美好的未来,更能得到幸福与快乐,他们唯独忘记一个简单的事实:一切的前行都是从对现有处境的不满足开始的。我们每天都会吃盐,盐吃多了当然不好,比如它会使血管变脆,增加破裂的危险,我们绝对不可以忽视。但是,人一旦缺少盐分,轻则头晕、乏力,重则呕吐、昏迷,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19年10期2019-09-10

  • ·观 点·
    :“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历史充分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以国家的忧患忧患,以民族的忧患忧患,以人民的忧患忧患,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从历史兴替中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我们党在近百年不懈奋斗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和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历史昭示我们,使命越光荣,目标越宏伟,环境越复杂,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防

    支部建设 2018年24期2018-11-19

  • 试论吴文英词的情感世界
    ;二、哀时感事的忧患之情;三、怀乡思归的忧郁情怀。本文通过集中分析,挖掘了吴文英《梦窗词》其人其词的情感世界,词人是多情的突出典型,是多情的艺术再现。关键词 梦窗 感怀 忧患 怀归在中国词史中,吴文英是一个引起不少争论的人。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一生未做官,曾任吴潜浙东安抚使幕僚,出入权贵门庭。一生交游甚廣,作词较多。八百年间,对他的《梦窗词》毁誉参半,其中张炎《词源》:“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3期2018-07-31

  • 信息化侦查的隐忧
    化侦查;自动化;忧患不得不说,信息化侦查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具有不可忽视的优越性,从海量信息中筛选中关键部分,从纷繁复杂的联系网络中找到重要结点,省去了大量花在数据信息处理上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信息化侦查在优势巨大的同时也有着相当的局限性,应当引起我们侦查部门的重视。侦查是一项斗智斗勇的特殊博弈活动,具有极其强烈的复杂性、谋略性特征。因此,侦查活动特别强调发挥其主体——侦查员在侦查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随着侦查信息化程度提高,却出

    智富时代 2018年3期2018-06-11

  • 《边城》和《小城畸人》中的“忧患”母题研究
    成的影响,探讨“忧患”母题在两部作品中的不同表现:乐感的“忧患”和悲感的“忧患”。关键词:沈从文 舍伍德·安德森 《边城》 《小城畸人》 “忧患”母题一、引言母题研究是比较文学范畴内的主题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何为母题?陈惇在《比较文学》一书中对母题的内容作了如下界定:“主题学中的母题,通常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1]由此可见,母题是一种客观性的描述,作家以母题为载体,以特定的价值取向介入生活事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10期2017-11-09

  • 忧患是诗的灵魂
    便是那一股强烈的忧患意识。何为忧患?忧者,忧虑、担心也;患者,灾难、祸乱也。忧患意识是安而思危,治而见乱,得而知失,乐而怀悲,甜而觉苦。忧患意识是一种可贵的前瞻意识、预见意识,是源于自觉的危机意识,是对现实的审时度势,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思索。忧患使人警觉,弘毅不怠,对可能遭遇之危困,枕干戈而应变,闻鸡起舞。察风云之萌动,未雨绸缪。忧患使人清醒,不似蓬檐喧嚣之雀,纠结于虚名蝇利,沉醉于一得之喜,而师沧海奋翥之鹏,眸送千年之境,神驰万里之遥。为戒安逸,锐气不衰

    东坡赤壁诗词 2017年3期2017-07-05

  • 重温《甲申三百年祭》增强执政忧患意识
    机,不断增强执政忧患意识。关键词:甲申、李自成、李岩、规律、执政、忧患郭沫若同志的《甲申三百年祭》写于l944年3月,是为了纪念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胜利三百周年而写的。此篇文章当时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評价, 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把《甲申三百年祭》列为延安整风运动的必学文件,对于推动当时全党整风、纯洁党员干部队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时值建国(中国共产党执政)67周年和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际,重读《甲申三百年祭》,更觉振聋发聩,其中揭

    大东方 2017年10期2017-05-30

  • 软磁材料发展的忧患思考
    产销售中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做好风险应对才能赢得广阔市场。文章在论述软磁材料性质、特点基础上就其生产销售中的挑战进行分析,给出了对应的创新改进方案,以期更好地提升我国软磁国际竞争力。【关键词】软磁材料;忧患;应对策略一、序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网络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软磁材料则是电子产品设备生产的主材料,我国也一直加大对软磁材料的研发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科技水平的提升,软磁材料作为特殊的工业材料已经走过了200多年应用历程,而近

    智富时代 2017年2期2017-04-20

  • 一汽—大众的光荣与“忧患
    果说一汽-大众有忧患意识,这就是我们的忧患之处。”25周年对一汽-大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在9月8日晚上的庆典晚会上,已经90岁高龄的哈恩博士亲临庆典现场,并跟他当时的老搭档耿昭杰再次坐到了一起。1982年哈恩任大众集团的董事长直至1993年,在职期间他曾多次来华,积极促成了德国大众在中国的合资项目。据说这位老人每年都会来一次,这些年,长春一直是他非常熟悉和留恋的地方。哈恩和当年一汽的老领导耿昭杰等几位前辈一起完成了一汽-大众的初创。哈恩博士、耿昭杰厂长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39期2016-09-30

  • 忧患思想力对传统政治思想的参与
    100872)忧患思想力对传统政治思想的参与王乐1, 吴益芳2(1.中央党校 哲学部,北京100091;2.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100872)作为思想力,传统忧患思想对政治思想的参与,既可以概括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可以总结为是一种不断超越现实的能力。具体而言,忧患思想力对传统政治思想的参与,主要体现在其通过将权力规约到民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而实现的忧患兴国的能力。通过历史地考察忧患思想力对“世之盛衰”的参与及其力量的具体表现,可以为当前的政治建

    唐都学刊 2016年5期2016-02-04

  • 忧患”中的“朝鲜诗”境界
    化于其诗作中的“忧患意识”,采用汉诗文本分析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寻丁若镛笔下“忧时患民”、“思国思世”的“朝鲜诗”境界。对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担忧“以民为本”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孟子更是直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丁若镛深受孟子思想影响,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表现出对底层百姓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注,生动再现了朝鲜王朝后期庶民们在乱政重压下艰难挣扎的生活惨景。字句间饱含着诗人“爱民”、“忧民”的儒者情怀,浸透着一个思想家面对末世乱象的担忧与焦灼

    山花 2015年10期2015-06-19

  • 忧患”中的“朝鲜诗”境界 ——论丁若镛汉诗的忧患意识
    孙玉霞“忧患”中的“朝鲜诗”境界 ——论丁若镛汉诗的忧患意识孙玉霞丁若镛(1762-1836)是朝鲜实学派的领军人物、“朝鲜诗”思潮的摇旗者。他高亢的“朝鲜诗”宣言与其“忧时忧民”的汉诗作品共同织成一面鲜明的旗帜,引导朝鲜学者正视朝鲜社会现实、关注百姓生存状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民族文学,将民族意识在文学乃至思想领域推向了新的高度。本文将研究的视角聚焦在被诗人内化于其诗作中的“忧患意识”,采用汉诗文本分析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寻丁若镛笔下“忧时

    山花 2015年10期2015-06-19

  • 悫:在礼义中涵养性情的君子人格
    了礼义的来源——忧患之情;而礼义又反过来滋养了性情,从而塑造了一种君子人格——“悫”或“材悫”。于是,有待与无待的鸿沟在礼义实践中得以被超越。因此,荀子的性情论与礼义积伪论之间存在着相互给出和互相诠释的关系。 〔关键词〕 礼义;性情;忧患;有待;无待 〔中图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4)01-0146-06①余英时援引西方“静观的人生”与“行动的人生”两大传统,以类比儒家君子思与行的关系,分别指代向内的性

    社会科学研究 2014年1期2015-03-31

  • 保持忧患意识,实现安全风险超前预控
    赵建芸摘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文从孟子的警示名言引出安全工作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实现安全生产风险超前预控,阐述了保持忧患意识的必要性,完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机制的内容,进一步提出了预控安全风险的几项重点工作。关键词:忧患  意识  风险  预控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我们做好安全工作,必须要居安思危,始终保持安全生产的忧患意识,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的超前预控。1 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第一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4年10期2015-02-03

  • 都是病,不是风景
    思维。【关键词】忧患 忠于现实 反讽手法 色彩搭配40年代的九叶派诗人所处的时代充满了变数和动荡,抗日烽火烧遍了神州大地、国共内战又使受伤的国家雪上加霜,有良知的诗人面对如此景象,或者扼腕叹息,或者泼墨书愤。九叶派诗人继承一贯关注现实的优良传统,且用冷峻的笔法、玄妙的构思、真诚的思想表达着他们自己的忧患和愤懑。辛笛更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人,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积淀着他深厚的感情。列车行驶之处,满目疮痍的祖国母亲令他痛心疾首,于是,在他眼中,一切东

    教育界·上旬 2014年2期2014-03-03

  • 略论《周易程氏传》“开物成务”的意与味
    且更应是一个胸怀忧患,以天下为己任的儒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开物成务”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析、理解,探讨了《周易程氏传》的“意”与“味”。关键词:《周易程氏传》;开物成务;君子;忧患中图分类号:B2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32-02《周易程氏传》,又称《程氏易传》、《伊川易传》,是程颐花费毕生精力的唯一著作,是他政治、哲学和人生的全部体悟。程颐十分珍重这部著作,他说:“某于《易传》,杀曾下功夫

    学理论·中 2013年7期2013-09-16

  • 莫做“忧患控”
    其中有一种就是“忧患控”。“控”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强迫症。而“忧患控”,也就是忧患过度,以至成“控”。忧患,就行为本身来讲是好的。忧患能增添力量和智慧,从而兴国、兴业、齐家。忧患不可少毋庸置疑,但如果成了“控”,就变得过犹不及了。曾记得央视采访“你幸福吗?”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引起多少人的感叹思考。我们究竟幸福不幸福?改革开放30余年大幅度发展和跨越,从物质到精神上哪一个人不会切身感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端碗吃肉,开机上网,出行高速,休闲全球,父辈们曾向往

    政工学刊 2013年10期2013-08-15

  • 论作为历史思想的《尚书》“忧患”意识
    471023)“忧患”意识近代以来经过学术界的大力阐扬,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方面。但是,它与《尚书》的渊源关系如何,是否具备历史思想的内涵,与“殷鉴”思想、“先王”观念等有无关系,仍然值得进一步探讨。一、“忧患”意识源于《尚书》“忧患”一词最早出于《易传·系辞下》两处地方。一是:“《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二是:“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1]312-315前者最为人们熟知并经常被引用。另外还有两处值得注意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04-07

  • 从“忧患”视角解读宋代社会
    100029)“忧患”作为一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对象的心理形态,能集中反映一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徐复观先生于1962年在《中国人性论史》中提出,中国文化的深层特质在于“忧患意识”;翌年,牟宗三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特质》讲演中也曾阐释同样的观点,他们都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动力便是“忧患意识”。[1]忧患意识是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责任感的体现,张岂之先生曾说:“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境界才是古代‘忧患’意识的真谛所在。”[2]由以上各种论述可见,忧患意识是中华文化中

    文化学刊 2010年5期2010-03-21

  • 明清小说风气与美学意蕴探析比较
    学 风气 情欲 忧患明清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同时也是中国国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一时期,中国的美学观念和审美趣味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小说相比于其他文学体裁,更大程度上反映了民间的变化,同时,由于明清小说重要作品皆成于文人之手,从小说中也可以瞥见士大夫阶层的趣味变化。一、情欲的旗帜——明代小说风气明代的市民阶层继宋元之后不断壮大,在社会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他们对于文学艺术的需求也在随之迅速增长。这个阶层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形象、可感、

    大家 2009年11期2009-09-29

  • 话到沧桑语便工
    智。纵有论及其为忧患意识者,亦多将清照创作分为前后两期,将忧患意识归之于后期,造成了清照词在内容上人为的“前轻后重”。本文侧重分析清照前期词的忧惠意识的成因与在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及效果。关键词:古代文学;词;李清照;忧患中图分类号:I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09)01-0162-04中国古代文坛一向是男性的天下。虽有汉代卓文君、三国蔡文姬、唐代鱼玄机及薛涛等人组成的女性军团先后冲击突围,终未能动摇男性作家的“一统江山”。时至两宋

    船山学刊 2009年1期2009-03-19

  • “寻僧解忧梦,乞酒缓愁肠”
    个人地位和生活的忧患,老大无成、怀才不遇的心理痛苦,报国无门的精神失落,是杜牧产生难以排遣的忧愤心理的主要原因。诗人的“忧生”是与他的“忧世”相交织的。关键词:杜牧;忧患;忧生;忧世晚唐诗人杜牧的诗文作品中充斥着浓烈的忧患意识,在晚唐文人中显得与众不同。杜牧诗中的忧患意识既有“忧世之思”的大忧患;更有“忧生之嗟”的小忧患。在晚唐社会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杜牧老大无成的心理痛苦,怀才不遇的精神失落,是杜牧产生难以排遣的忧愤心理和失落情绪的主要原因。杜牧的“忧生”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11期2009-02-21

  • 《秋雨叹》赏析
    之意,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儒家的济世情怀。关键词:杜甫 《秋雨叹》 讽谏 忧患《秋雨叹》这三首组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秋(754)。当时天降暴雨,庄稼歉收,粮食匮乏,房屋毁坏,民不聊生,奸相杨国忠却找来一株长得好的禾苗向唐玄宗报告说:“雨虽多,不害稼也。”杜甫写这三首诗,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寓有讽谏之意,表现出很强的忧患意识,此组诗与杜甫诗歌“三吏”、“三别”、《悲陈陶》、《悲青坂》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一样堪称“史诗”。其一: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決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8期200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