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今后将何去何从?
◎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翁乾明
“职称论文”,指的是教师为了职称晋升所需提交的论文。以往关于“职称论文”的政策规定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这大多源于一个错误假定:发论文等于做研究!实际上,文章不等于研究,也不等于能力,更不等于贡献!国家及时拨乱反正,要求“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也就是要淡化“职称论文”。然而,教师的“写”又有其特殊的价值。“职称论文”还将成为今后评职称绕不开的难题。该如何淡化?将何去何从?这些都考验着教育主管的智慧。
职称论文;弱筛选;重实绩
一
本文所说的“职称论文”,指的是教师为了职称晋升所需提交的论文。过去评职称都将发表“职称论文”作为必备条件。政策制定者的理论构想是: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必然有其内在的规律。要使教育教学富有成效,一定要开展相关的研究,才能按规律办事。而教研论文是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与成果的主要体现方式。因此,评职称时,把所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作为衡量教师水平的重要尺度,似乎也顺理成章。于是就有了“职称论文”。
但这一理论构想,很快就走向了它的反面。因为它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误区,即把发论文等同于做研究!这将对一线教师产生误导。有了论文并不等于做了研究!就教育研究与发表论文而言,存在以下四种情况:有研究有论文、有研究无论文、无研究有论文、无研究无论文。原政策制定者显然只看到第一、四种情况。然而,第二、三种情况却大量存在着。第二种情况是中小学教师的常态现象,具体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一直坚持思考,做相关研究,也得到了实际成果并加以应用或推广,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形成论文。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逻辑上的荒谬——没有发表论文,就没有开展研究,就不是称职教师。
与第二种情况相反的第三种情况更是普遍。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不做研究,却通过购买、拼凑、抄袭等办法,连篇累牍地发表论文,以达到评职称等目的。此类逻辑也十分荒谬:发表了论文,就开展了研究,就是称职教师。这种情形必须引起警觉。承担了繁重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任务的中小学教师本来就缺乏写论文的训练与意识,再加上论文难发的客观事实,教师要发表论文往往有点力不从心。在这种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许多教师不得不另想办法了,毕竟这关系到职称与荣誉,还有面子与收入。能多发几篇有“水平”的论文,显然是一举多得。
这种功利导向的“写”,使教师难以潜心做学问、用心抓教学。许多学校的考核量化标准又是跟着职称要求走的,考核的结果往往是:发表论文多的人捷足先登,教学质量高的人反而名落孙山。这势必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本来教育教学就是中小学教师的“主业”,做科研、写论文只是服务于“主业”,现在却本末颠倒了。而一些教育行政与教研部门又推波助澜,使“泡沫化”的课题研究、课改实验成为检验教师优劣的主要标准,这也使许多教师把精力转移到虚假的科研上。于是,各种拼凑、抄袭、造假的论文泛滥成灾,诸多骗钱的非法期刊、增刊、套刊也肆意横行。
细致分析中小学教师的教研论文,普遍缺乏实质性、问题性、针对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论文的繁荣景象背后,主要是靠功利驱动的。部分热衷于做课题写论文而忽视教育教学的教师,好处多多、风光无限,其实只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浮躁风气蔓延,能静下心来做学问、认认真真搞教学的教师也越来越少了。
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众多学生,工作的方式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性质纷繁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引导全体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做研究是必要的,但不一定都要发论文!当年傅斯年先生在中央研究院当史语所所长时,要求所有刚进所的助理研究员,专心做研究,3年内不许写文章,即便写了文章也不许发,此举就是要让新人多读书、多思考,潜心做学问。而如今,不以学术研究为“主业”的中小学教师,却被要求多写多发研究论文,岂不荒唐?不得不说,对于多数中小学教师而言,发表论文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二
国家体察民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并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老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这确实是明智之举。
《指导意见》不再对职称论文做硬性规定。例如,在
教研方面,对一级教师的要求是:“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素质教育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对高级教师的要求是:“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突出的成绩”;如此等等。这种表述至少有三层含义:对论文发表不做硬性规定;对论文发表不持反对态度;对教育教学研究和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实现了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发论文不等于做研究!这对许多师德高、能力强、业绩好、贡献大,而不擅长写论文的教师而言,无异于卸下了一道紧箍咒。这一变革,打破了过去“重科研,轻教学”的评聘规则,变一把尺子为多把尺子,直接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扼制了“花钱买论文”等陋习,形成了正确的政策导向,特别值得欢迎。
但是,教育部的《指导意见》只是说要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并没有说评职称不再问论文和学历。言外之意,论文与学历还是要看的,只是要淡化处理。于是,各地将要出台的实施意见,照样绕不开论文与学历。只是如何淡化,做法将不尽相同。假定今后评职称依然要看论文,那么,我主张:第一,文章未必要求发表,只要能体现其相应的教研能力与教学成果即可;第二,文章的表述可以通俗化,不要太讲究论文的规范,只要能体现其独到的、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思想即可;第三,其他能证明教育教学研究经历与成果的材料,也可以视同论文;第四,要坚定不移地反对在论文发表上的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总之,不能为论文而写论文,应重在考查教师教育教学的研究情况和实际贡献。
有识之士早就意识到:职称晋升与发表论文“硬”挂钩存在问题。而做出重实绩、轻论文尝试的,竟然是高校而非中小学!沈阳师范大学早在2010年职称评审中,有4名以教学为主的教师,成功地晋升为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对“推广型”教授的评审,重在技术推广效果和社会认同度,不对论文做硬性规定。这就意味着深受百姓欢迎的“猪倌”“羊倌”们,更容易评上教授了。该大学的理由是:“要鼓励更多教师将论文写在土地上!”套用这句话,今后中小学评职称也应该立足于“鼓励更多的教师将论文写在学生的心上”!
因为,中小学教师职业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不以学术研究为主业,而是以教育教学为主业。一个能使众多学生喜欢上作为教师的自己、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喜欢上自己所在的学校,并且走上成才之路的教师,要比能发表一百篇论文却疏于教育教学的教师强过千百倍!这样的教师理应直接晋升高一级职称,而不应在乎他是否发表了论文。
三
中国的事情,最怕的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育部的新政策充分照顾到基层教师的实际,但并不能成为教师不写论文的理由。试想,如果大家都不写论文(文章),怎么会有学术刊物?而没了学术刊物,学术见解的表达,他人智慧的借鉴,思想碰撞的展开,先进经验的传播,都会变得十分困难。客观地说,如果处理得好,论文发表与业绩贡献并不绝对矛盾!也就是说,不少发表论文量多质优的教师,其教育教学水平与业绩一样出色。但这样的教师毕竟是凤毛麟角,没有太大的代表性。故在评职称的政策规定上,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
尽管如此,还是需要澄清写论文的价值。写论文是活化大脑思维、促进读书学习、引发自我反思、催生新异思想、改善教育行为、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载体。一个从不写教研论文的教师,一旦着手“写”,就往往找不到写作方向;明确了写作方向,又选不到合适的题目;选到合适的题目,又找不到理论的依据;找到了理论的依据,又找不到典型的案例;找到了典型的案例,又提不出新颖的观点;提出了新颖的观点,又形不成精巧的结构;形成了精巧的结构,又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总之,“书到用时方恨少”,许多教师写文章常常苦于思路混乱,无从下手,辞穷语乏,力不从心。这时才真正体会到:要写出一篇好文章并不容易,需要手脑并用、统筹兼顾。而一篇好文章的发表,会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成长,从而获得特有的意义感、价值感和成就感。
我一贯的观点是:教师是“文人”,文人就要有点“文气”,文气就要化为“文章”,能写一手好文章的老师,身上就会少了许多“匠气”。真心且用心写文章的教师,总有一股与众不同的书卷气。因此,我还是主张教师勤“写”,当然是要有真情实感的写,而非无病呻吟式的写。通过“写”,促进自己对于教育教学过程的深刻反思(对行动的反思),从而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独到见解,进而优化教育教学的过程与结果。教师的笔端要能时时流淌出新思维、新思想!可以肯定,在能力同等的情况下,写与不写的教师,专业水平会有很大的差异!
教师自觉主动地“写”,有利于学习他人,有利于提高自己,有利于改进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应当大力提倡。问题就在于:写论文既要支持鼓励,又要顺其自然。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一旦把发表论文与评职称相挂钩,就增添了许多的无奈。于是,“上头要我写,我不得不去写”的被动局面就出现了,从而就开始了“剪刀加浆糊”、令人愚钝的劳作。这就冲淡了“我心中有话说,不写不痛快”的写作冲动。
但要写什么呢?我认为,不要写“八股文”式的论文,完全可以写一些形式活泼的教育随笔、教育叙事、教学日志、课堂实录、个案研究,甚至诗歌散文等。只要写了,是否发表无所谓。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写作,主要是反思性写作,如:施教前后的思想表达,课堂问题的重新审视,先进理念的实践应用,原则规律的创新解读,行动过后的自我反思等等,也就是要带着先进理念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有效地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但要坚决
抵制貌似“高、大、上”实则“假、大、空”的学术泡沫,多一点原生态的泥土气息。
我只是强调:做教研、写文章,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特殊价值,教育写作应当成为教师职业的常态行为。但评职称最重要的是看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业绩,发表教研文章只能作为教研能力与经历的佐证,不宜提过高要求。因为,文章不等于研究,也不等于能力,更不等于贡献。
四
淡化“职称论文”的要求是可喜可贺的。但是,关于评职称的政策制定有两个问题亟需解决:一是如何淡化论文要求,又把握得恰如其分?这是个很敏感、很精细的工作。二是如何简化评定过程,又提升教师的自尊?这是个理念性、系统性的问题。“职称论文”的问题,只有放在这个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才有望解决。我国传统的教师管理制度,大体上是基于“经济人”的假定,对教师缺乏起码的信任!这使得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用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做一大堆无聊、无趣、无用的事情。不公平不合理不科学的评价方式,有可能变成消耗教师精力、熄灭教师热情、贬低教师人格、产生内部矛盾、损害教师尊严的消极力量!因此,一定要对职称评定的结构进行系统性的变革,使教师能真正潜心做事业。可以说,以往的评职称,已经把许多教师的心思引向别处,弄得许多教师心灰意冷、失去尊严,也搞得教育行政疲于奔命、焦头烂额。
中小学教师一般要用15到20年时间,才能完成从新手到熟手的转变,也就是相当于从入职起到评上副高。由于这个阶段具有很强的实践导向,评职称也应当是弱筛选的,以合格性评价为主,只要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基本工作量,年度考核达标,就应当自然晋升。当然,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晋升。因此,河南职称改革新举措——中小学教师申报副高及以下职称,论文将不再是必要条件,这是值得借鉴的。而副高职称的教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专业水平的再提高,就有明显的理论导向,只有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提升,才能摆脱“高原状态”,创造卓越业绩。因此,对于申请正高职称的教师,应适当看重论文。
作为一种理想状态,不妨斗胆设想:如果中小学教师取消评职称会怎样?教师真的就吃大锅饭、玩忽职守、误人子弟了吗?未必!我认为,这不仅会省掉许多的繁琐过程,还会收到更好的实际效果!因为这样能变竞争为合作、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教师的无奈感、无趣感、无力感明显减少,才有可能大面积地超越世俗功利,追逐教育的梦想,才会变得更有尊严、更有个性、更有创意!当然,这需要有一个简明的考评程序,但考评不是为了把教师分为三六九等,而是帮助改进,也能甄别出不称职者。而一旦考评合格,教师的工资收入,就要随教龄的增加而逐年增加,直至退休为至!
比如,在芬兰,教师的工资每月在2000~4000欧元之间(根据中国驻芬兰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的最新资料显示,2007年芬兰社会人均月收入是2300欧元),只能算中等收入。但教师却是人人向往的理想职业,录用率只有10%。因为,在芬兰教育界已形成浓厚的信任文化,这种信任也来自于政府、社区、校长、家长和学生各方面。他们没有职称评定、没有省市赛课,没有严格考勤,更没有层层督导和年度考核,而且认为考核评比会扭曲教师工作的本质意义。在芬兰,一个普通小学教师受敬重的程度竟然胜过国家元首!当教师成了最体面的工作。
要想改变中国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必须改变思路。与芬兰教师相比,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最缺乏的是价值感、尊严感、信任感与体面感。而关于“职称论文”的问题,并未因《指导意见》的印发而解决,还将成为今后评职称绕不开的难题,这也考验着教育主管的能力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