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立
〔摘要〕分享是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经常采用的积极行为,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行为。现今的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的情况十分普遍,因此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分享行为十分必要。作为“换位思考”的同理心理因其与分享行为的起始点——“共情”相同,故其的培养过程必定与学生分享行为的发展同比提升。笔者在探究出学生分享行为发展的两大特点后,结合日常教育实践,提出三味体悟完成分享行为的树立意识、增强能力、感受快乐,继而使学生的分享行为由形成到稳定,由主动的意识到自觉的无意识。
〔关键词〕同理心理;分享行为;中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06-0007-04
一、三步推陈出观点
个体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个体自出生后要学习语言,接受知识经验,内化社会道德标准等,从而把自己变为一个“社会人”。在人的各种社会性行为中,利他行为是衡量个体社会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其是一种主动帮助他人或有利于他人的行为。而分享行为则是利他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被赋予很高的社会价值,因为它是合作、帮助、谦让、抚慰等各种利他行为的基础,是一种积极的社会交往行为。当学生能主动提出对双方有利的建议,并付诸行动时,常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从而为进一步交往打下基础。因此,学生欲立足于群体之中,首先需消退“自我中心”,学会“与人分享”。
现在的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已发展为核心化、小型化。虽其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有利于生活环境的优化,但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及互爱互让的经验,加之长辈的迁就与忍让等不良的教养态度,造成儿童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而不知道他人观点的存在与不同,更不能自觉地从别人的立场或角度考虑问题。这使得儿童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快乐,而不能理解别人的心情,不善于体会他人的思想情感,体验不到分享带来的快乐。此外,这一学龄期的儿童正处于身体、才智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他们的体力、活动范围和活动量的增加,好奇心、求知欲也日益增强,他们对新鲜事物很敏感,而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感还处于较低级阶段,往往以自己的愉快或满足为标准判断是非。因此,在校园集体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分享行为应当成为教育任务的重点。
心理决定行为,行为是心理的体现。换句话说,心理和行为始终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心理就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因为个体的任何行为均由其思想或欲望所决定。而同理心理是指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他人的情绪和想法,能够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心理。简单来说,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思考。而分享行为则正是一种自觉自愿与他人共同享受、使用、行使的外显表现。由此,“同理心理”的培养必会对学生分享行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三角互证论特点
分享是指通过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而使他人获益,在群体生活中以一种亲社会性的行为为表现形式,缺少可控性,但仍可根据日常观察记录、调查汇总及游戏实验进行三角互证。影响分享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如年龄、性别、同伴关系、认知发展水平、榜样学习经验、环境、分享物的性质等,同时,分享行为也会因为各种教育干预发生变化。分享行为的发展总体上有如下两大特点。
(一)自主与交互相协调
分享最根本的问题是学生的自主意识是否强烈,而正是这种主体间真正拥有的“自主性”,即主动建构与自我生成,才会让分享洋溢着追求愉悦的乐趣,充满了生命的自然性。同时,分享行为的进行必然会在双方之间产生互动效应,或唤起认同、触动联想,或产生争议、激发思索……从而使分享的内容“增值”,使之更趋于丰富和深刻,继而极大地提高分享行为的内在价值。
(二)原生与变化相结合
分享作为一种广义的人际交往行为,遍及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学生之间的分享行为则有着强烈的原生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分享动机也有所不同。学生年龄越小,其分享行为越趋于个人功利性;在通过日常情景讨论、生活实践演练后则以遵守规则和尊重利他为出发点;当学生形成自我思想后,其行为表现就呈现出分化的趋势。再以学生之间最常见的四项分享对象进行差异比较,又可清晰发现低年级学生偏向直观的游戏分享和物品分享,中高年级学生则侧重学习与心理分享,并且心理分享需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显著,其中女生尤为突出。
三、三味体悟促发展
行为心理学明确指出,个性心理是指独特而稳定的态度、思想、认知等,为一种独特而稳定的行动模式,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于是要想学生的分享行为得以发展,教师必须借助校园的游戏、活动、学习、生活等实践,帮助其培养完善的“同理心理”,并在这一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增加分享行为。
(一)扣问内心,树立分享意识
分享的起始点是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而对于学生来说首先就要学会收听自己的感觉。因此,学生必须学会发掘和体会自我感受,即培养“同理心理”的第一步:提高感觉敏感度。
游戏是一项古老的活动,儿童有着游戏的天性。在充满快乐、幻想、自由的游戏中,学生们能真实地做到有趣而动、有情而动、有感而动。游戏中轻松、愉悦的氛围,能使得学生们没有了压力和负担,于是触动就在不知中产生,感悟就在不觉中延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借助学生精神世界中所特有的善于联想的特质,促使其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迸发激情、切实感悟,进而悄然成长。
例如题为“松鼠搬家”的游戏,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被淘汰的残酷,感受合作的力量。游戏中参与者每三人为一组,其中两人双手举起对撑搭成一个“小木屋”,另一个人扮“小松鼠”,蹲在“小木屋”里。随时根据主持人的口令进行变化,如:“松鼠搬家”——“小松鼠”调换到其他的“小木屋”;“樵夫砍柴“——搭建“小木屋”的两个人分开,寻找新的“樵夫”搭建新的“小木屋”;“森林大火”——“小松鼠”可以变成“樵夫”,“樵夫”可以变成“小松鼠”。游戏中主持人可以不断发出口令,大家作出相应变化。在活动一开始安排两只无家可归的“小松鼠”充当竞争的角色,这样在变化中必然会有新的“小松鼠”被淘汰出来。在活动的同时,教师扮演森林报记者随机采访各位学生。
再例如题为“盲人旅行”的游戏,具体操作步骤:(1)在背景音乐中,每位学生戴上眼罩扮演盲人,先在室内独自一个人穿越障碍旅行,体验无助、艰辛和恐惧。(2)所有学生中一半人继续扮演盲人,另一半人扮演帮助盲人的“拐棍”,由“拐棍”帮助盲人完成室外有障碍的旅行(跨越、钻圈、下蹲、上攀、独木桥等)。完成后交换角色重新体验。(3)所有学生均扮演盲人,并两个盲人相互帮助走过一段障碍旅程。(4)学生们交流各自在不同情况下扮演不同角色的感受。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体验信任与被信任的力量,感受互助的喜悦。
(二)寻找能量,增强分享能力
内在的“同理心理”,有着神入、移情、换位的思考能力,即透过对自己的认识来感知其他人。而做到其外显行为“分享”,仅有心理准备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沟通、处事的方式方法,需要教师给予行动方向的因势利导。
1.树立分享榜样
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证明:人总是趋向于模仿关注他和他所重视的人,青少年亦然。尤其是小学生,教师在其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其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抓住一切时机为学生做好行为示范。如学生在互助、合作学习或体验某一学习过程时,教师要有意识鼓励学生采用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当教师有了快乐体验时,要以分享的形式讲给学生听;当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教师可有意识地走过去对学生说:“我可以参加你们的学习吗?”或者说:“某某同学想参加你们的学习,可以吗?”课间学生在开心游戏时,教师可主动与学生商量:“老师很想参加你们的游戏活动,欢迎吗?”待学生充分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后,便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并完成各种分享行为。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检查自身的言行,为学生作出良好的榜样。
同伴也是学生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有分享行为的好典型,对有分享行为的学生作出积极评价,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安排同理心理和分享能力较强的学生与分享意识淡薄的学生一起合作,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而协助学生对自身存在的不良个性加以改变、重塑。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通过观察和对照,产生趋向感,继而模仿榜样学生的行为表现。
2.强化分享行为
在教育过程中,针对时有发生的学生冲突,教师应把握好机会,用正面强化的方式激发其分享愿望。常用的方法有口头语言强化和肢体语言强化。
口头语言强化是指用适当的语言肯定学生的分享行为,强化学生的愉快体验。如:课堂上常会出现如下情景:学生所操作的教学用具数量不够,当某一学生拒绝与同桌一起操作时,教师要抓住时机问他:“和他一起参与操作好吗?”当其同意合作学习后,教师进一步强化:“老师发现你们两个合作得非常好,学得很开心,你们真了不起!”或示意让同伴表示赞许。就这样,应对不同场所不同对象类似的情景发生,如果都能及时针对行为本身进行强化,学生必会产生积极的反应。
肢体语言强化是指运用动作、表情、神情、姿态等变化来表达对学生分享行为的肯定。它对学生分享行为的培养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做有心人,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当发现学生有积极的分享行为时,教师可采取向其点头、微笑、投以赞许的目光、竖起大拇指或用手轻轻抚拍其肩、头等方式,更可让学生相互拉手击掌,使其因得到支持而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今后更自觉产生分享动机,自愿完成分享行为。
以上两种做法,不仅能使学生得到正确、适当、长效、深刻的行为强化,同时还有助于其注意和体会别人的情绪、情感,培养社会认知感。
(三)获取机能,感受分享快乐
“同理心理”强调:将心比心,才会被人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应该学会以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据此改进自己在众人眼中的形象。学生只有通过分享过程,才会清楚地明白这一理念并加以内化提升。因此,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应努力让学生完成分享行为的实践。
1.创造分享机会
教师重视学生分享行为的培养,需要利用游戏、学习的机会,采用合作、比赛等方法,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各种分享的机会。例如,每次上课前可给学生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和同伴交谈,把自己在学校、家里、公共场所看到、听到特别是亲自经历的一些事情讲给同学听,将自己最喜爱的物品与同学交换着玩,共同分享快乐;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经验分享,学生可将自己学习的成功经验和学习成果向同伴展示,在讲述和展示的过程中,学生既能产生成就感,又能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感,还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有意提供少于学生人数的学具,让学生学会与同伴协商,顺利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多组织共同参与的比赛形式,像同桌、小组、男女生等,努力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来自分享的乐趣。总之,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体会分享所带来的满足感,从而使学生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自觉。
2.建立分享方法
培养分享的意义是让学生体会快乐,在自发、积极的分享行为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有时不会在需要分享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相应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选择恰当的分享方法,这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地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分享。为能保持学生分享行为的持续性,我们可以建立以下一些分享规则:
一是平等分享,是指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把自己拥有的物品或事件与每个同伴一起分享。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的行为更多的由利益来决定,所以在分享时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平等的分享行为。如:“他是我的好朋友,我要和他一起看书,一起玩”“你又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给你看(玩)”“上次你铅笔不肯借给我,今天我也不给你看(玩)。”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指正,可和学生一起讨论:你带来的分享物是不是只给自己的好朋友分享?别人想一起分享怎么办?当其他同学拿出自己的分享物与你一起分享,你是不是很高兴?如果其他同学不愿意和你共同参与活动或学习,你是不是心里很难过?让学生通过情感的换位来体会、感受别人的心理,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建立起平等分享的规则。
二是共同分享,是指在相同时间内,同伴间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协调(言语和行为)融洽地进行分享,最终使彼此间的情感都获得满足。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学生为了一份学习用品或某一事件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学生宁愿自己拿着不用不玩,也不愿意其他任何学生使用,甚至会有破坏性行为出现。这时,教师要抓住教育时机问学生:“如果别的同学看到你没有学习物品,主动与你合作学习时,你的心情怎样?”“如果你看见许多同学围坐在一起,开心地玩着自己带来的各种物品时,你会不会感到很孤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只有与同学共享才是快乐的。在实施共同分享规则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教导学生与同伴协商时应该用委婉的语气;分享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引导学生注意协调关系,与人友好合作、共享快乐;结束后,教师更要及时强化学生中的闪光表现。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形成稳定的分享能力,为今后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奠定基础。
三是轮流分享,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内,学生将分享物或事件与别人轮换使用、体验的一种行为。由于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加之有明显的“独占”“独享”观念,任何事物都不习惯与人轮流分享,于是在集体学习生活中争执就不可避免。例如日常教学中,需要学生上台表演时,教师常常会分批邀请,于是个别学生会因为没有请到自己而大为不快,甚至出现逆反情绪。又如有时上课提供的学习用具数量较少,需要学生轮流使用,这时也会出现个别学生不满的现象。因此,教师应设法给学生创造多种轮流分享的机会,让学生渐渐地学会协商、学会尊重别人。轮流分享能力的获得,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分享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与矛盾,使学生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实现分享,同时为学生将来成为守秩序的公民打下基础。
四是先人后己的分享,是指学生将物品或事件先让别人使用、体验的一种行为。现在的一些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过分宠爱,他们情感上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东西都要自己第一个使用,什么事都要抢在前面享受,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刚开始实施先人后己分享规则时,部分学生很不习惯,甚至会委屈与抱怨。所以当发现学生为第一个争夺某一物品的使用权或某一事件的体验权而发生冲突时,教师可采取换位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你也希望别人能让你先使用或参与学习吗?”“如果别人总是抢在你前面,心里会不高兴吗?”这样,学生就容易调整自己的行为,学会等待和谦让,学会与人分享。同时教师对个别学生表现出的先人后己行为给予大力赞许,以强化其行为。先人后己分享规则的建立,可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学会“忍耐”的美德。正如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所指出的:我们无法将“忍耐”的美德教给年龄较小的孩子,但是靠他们本身在现实环境中体会却是可能的。
借助移情和角色扮演的同理心理的培养,通过情境引导、归因强化等手段对儿童的分享行为产生更为有效的积极影响,就是把控住了小学阶段这一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以及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杭州,310006)
编辑 / 王抒文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