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曦
〔关键词〕学困生;尊重;批评与表扬;分层评价;多元智能
在学校里,经常能够听到教师在办公室聊天时不经意中说出这样的话语:“看看你们班的那个×××,什么都学不会,笨死了……” “这么简单的题都出错,真不知道他脑子是怎么长的”……在工作总结会上,“差生”也成了教师们口中的高频词汇。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是表现出无奈、反感,甚至厌恶,唯恐避之不及的态度。
一、观念误区——差生与学困生
虽然现代教育理论家们早就已经证实,“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以智力为核心的知识技能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在这样一种知识结构、教育环境下,考试成绩作为最基本也是普遍被教师、家长、社会认可的评价标准在学校中根深蒂固,由此衍生的“唯学习论”虽然经过课程改革的洗礼已经有些动摇,但是在很多教师的观念中还是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既然以学科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那么必然就会出现成绩优秀、成绩一般和成绩不佳的学生分类。久而久之,那些由于学习能力、方法、智力、环境、兴趣等限制,成绩一贯不佳,无法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更无法通过学校学习获得足够成就感的学生也就成为了教师口中的“差生”。
我们一般将在行为品质、个性发展、道德观念上有问题,对整个班级乃至学校都产生极为恶劣影响的学生称之为差生。这类学生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在这里不多赘言。但是我们是否意识到,差生和前文提到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困生还是有区别的。学困生最初并没有行为、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而仅仅是学习上有所欠缺。学生在学习上无法取得成就感,无法体现价值,他就会去尝试用其他的方式展示自己。然而由于在认识上的误区,我们一些教师阻碍了学生在班集体或者学校中展示自己才华、获得他人认可的机会。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瞧瞧你那个分数!考得这么差还想参加合唱队!想什么呢?成绩提高之前,一切学校活动都禁止参加……”学困生无法通过正当途径寻求尊重,获得成功的满足,只能去尝试那些能够吸引同学和教师注意的“非正当途径”,并逐渐被我们的教师在无意识下推向差生的深渊。首师大一位教授曾讲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学校遇到问题学生就放弃、处分、开除的话,不仅表明教师的无能、学校的无能,更表明教育的无能……”这样的言论虽然有些理想主义的味道,但是也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对于学困生,我们就没有挽救的办法了吗?毕竟,“让每一个自己教的孩子都不能掉队”是大部分教师都有的信念。教师们有愿望改变学困生的现状,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才能改变学困生的现状。
二、教育误区
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根源于对学困生教育的误区。
(一)补课就能提高成绩
教师们改变学困生的方法一般就是提高他们的考试成绩。当然这是无可厚非的,在高考指挥棒的大环境下,只有成绩良好,才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考入理想的大学,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教师们拼命想帮助学困生们提高成绩,也算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般来说,补课是教师针对学困生最常用的方法,哪个学科差就补哪个学科。俗语说,“笨鸟先飞”,只有花费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时间才可能把落下的知识补回来,才有可能提高成绩。这已成为教师的普遍认识,可是这种补习真的是学困生的发展需要吗?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被认可并体现自己价值的需要,学困生在补习过程中根本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由于学习成绩不佳,他们对学习已经有些厌恶,甚至希望通过逃避学习来回避自己无法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自卑”。一天的学习对他们而言已经是“煎熬”,再让他们把放学回家休息甚至周末放松的时间拿出来被迫接受“单练”显然对他们而言是极为痛苦的。学困生们很难进入角色,更难将教师们辛辛苦苦准备的补习内容装进自己的脑子。他们在补习过程中根本感受不到教师们的认可,只能不断积累着挫败感,甚至还可能导致他们对学习更加厌恶。可见,简单的补习显然不是很理想的办法。
(二)泛化的批评与泛滥的表扬
教师们对学困生永远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补课效率的低下,促使有的教师对学困生失去了耐心,从耐心的教授变成了简单粗暴的批评。批评没有针对性是很多教师的问题,学生无法从这种泛化的批评中找到自己错误的“关键点”,无法理解教师批评的理由,甚至由于批评激化学生和教师乃至学校之间的矛盾。既然批评不可取,那么表扬又如何呢?
时下“赏识教育”非常流行,很多教师认为对学困生们伸出大拇指,经常激励表扬他们,成为改变学困生厌学情绪、改善学困生学习动机、提高学困生成绩的有效途径。
但是,教育实践中教师是否善用了“表扬”呢?
现在很多教师把表扬当作家常便饭,为了提高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就拼命地表扬他们,一点点进步就可以换来以前很少听到的赞美。这样泛滥的表扬,前期的确可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困生对学习的态度,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但是过多的表扬使得表扬这种外部动机对学困生的刺激越来越淡化,正向的影响也越来越弱。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教师对学困生表扬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成绩的提高,仅仅是针对成绩的变化,而没有深入探究“学生成绩提高”表面现象所掩盖的真实原因,比如好的学习方法、勤奋的学习态度等。这种过于简单的归因使得学生在得到激励,希望进一步提高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哪方面做得好,不知道如何做才能继续提升。表扬的功效大打折扣,当表扬这种外部动机无法内化为学困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的时候,一旦教师减少或者停止表扬,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就会出现明显的衰退。
其二,过多的表扬有可能造成学生对这种正性影响反应的“迟钝化”。表扬带给学生的正面“刺激”越来越小,学生从表扬中获得的成就感越来越低,最终使表扬失去应有的功效。endprint
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应该因人、因时、因势而定。不是不能批评,而是应该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批评找到自己的问题,也就是说,批评要“对事不对人”,而且要注意场合和语气,尽量避免挫伤学困生的自尊和自信。
另外,在批评学生时,教师通常处于一种情绪爆发和发泄的状态,往往忽视了批评除了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足以外,还有很重要的另一个功能——让学生从教师的批评中看到成长的途径。哪怕是简单的提示,也一定要让学生看到改变的可能性和机会。表扬更是如此,表扬要适度,更要有针对性。只有对学生良好表现、行为、态度、习惯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才真正能够让学困生在获得满足感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强化努力学习的内部动机,改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实现自我成长。
三、帮助学困生成长的对策
我们究竟如何做才能真正帮助学困生成长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改变对学习不良学生的认知
上面提到,“差生”是学校教师对学习成绩、能力有问题的学生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称谓。我认为使用这个称谓本身就决定了教师无法帮助这样的孩子健康地成长。“差生”这个说法本身就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这些学生与其他学生在教师观念中的地位就已经有了极大的差别,很容易导致教师对他们特殊对待,而这种负性的特殊化对学生的伤害是极大的。哪怕教师对他们再用心,这个符号性的名字不改变,这些有需求的孩子永远也感受不到教师、同学对他们的尊重,而尊重恰恰是“差生”们最渴望得到的。在学习上的失败已经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打击,而来自外界的尤其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群体(教师、同学、家长)的不尊重有可能将他们仅存的一点希望都抹灭。
我认为应该用“学困生”这个名词来代替“差生”。这决不是简单的名词更新,“差生”这个词中的“差”是如何得来的?来源就在于比较,学习良好的孩子和学习不良的孩子比较,学习不良的学生永远处于劣势,永远给人以“差”的印象。而“学困生”这个词则是从学生本身出发,没有比较,也就没有特殊的地位和歧视。学习困难更是从学生需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能够帮助教师摆正学生的位置,端正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使“学困生”们真正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关心,使教师走进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成长成为可能。
(二)用“分层评价”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位置
学困生的产生来源于教师对学习良好学生和学习不良学生的比较,更进一步讲则是评价标准单一的结果。假设我们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把大排队作为评价手段,那么就像上面提到的,学困生可能永远生活在“好学生”的阴影之下,无法获得其成长需要的尊重和成就感,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对学业成就的追求。
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摆脱这种阴影呢?关键就在于评价标准的层次性,也就是给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的阶段性学习标准和要求。比如,对于一名年级前10名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出每天背10个单词,每次作业都要全对,每次测验都要保证优秀的标准;对于学困生则可以制定每天背3个单词,每次作业都认真完成,每次大考能够比上次少错一道题的比较低的标准,只要他能够达到要求就算是成功。标准和要求随着学困生对学习兴趣的不断加强、内部学习动机的不断恢复,良好学习习惯的不断养成而逐渐提高,直到达到群体同等水平为止。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帮助学困生梳理总结原因,分析问题,并根据阶段目标的完成程度制定出下一阶段的目标要求。教师切忌急功近利,要从学困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和学习需要出发,与学困生一起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让学困生在与自己的较量中逐渐提升。这样做既能避免过早地将学困生与学习良好学生比较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帮助学困生在跟自己比较逐步提高的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自信心来面对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又不会出现只跟自己比较而固步自封,无法得到群体认可的问题。因为随着自身成长目标的不断提高,学困生也有机会达到班级一般的学习水平,从而获得同学、教师的认可,并获得足够的成就感。
(三)认可学生的多元化的发展,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无论教师采取什么样的辅导方式都无法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甚至被怀疑智力有问题。这其实是我们认识上的一种误区。传统意义上人的智能主干就是智力水平,也就是智商,它直接体现的是学业水平。实际上,智力只是智能系统中的一个方面,并不能完全决定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除了智力之外还有很多的能力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之中,因人而异地体现出来,这就是多元智能理论。它的基本核心有八种智能,即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及自然观察者智能。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或者多个优于他人的智能,学困生也不例外。如果能够认识到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和潜能,教师完全可以帮助学困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发展的可能性,利用对学困生自身优势的树立和培养帮助他们摆脱在学习中“无助”的困境,用学困生自身的优势弥补自己在学业中的不足,创造出属于学困生们自己的成功之路。
(作者单位:北京市润丰学校,北京,100025)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