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红莉
宿州市委党校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中心,安徽宿州,234000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化代思想探析
夏红莉
宿州市委党校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中心,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后,逐步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通过对习近平系列讲话的系统学习和梳理,分析了习近平同志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产生的根本动因及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指出了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巨大作用: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科学指南。
关键词: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不同的场合全面阐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目标追求。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是推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凭空想象的,都有一定的问题指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是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这一理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是它产生的根本动因。
治理国家,制度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供了基本条件,并且由于这一制度体系的显著优势,又使它成为推动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强调这一制度的优势和根本保障作用,并不意味着它就尽善尽美、成熟定型了。实际上,早在改革开放刚刚启动时,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了党和国家现行制度的弊端,“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1]。此后,中国共产党几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的进程中都在不断努力完善制度,但是,制度创新滞后、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与“成熟定型”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以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治理国家仅有好的制度还不够,如果没有刚性制度执行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因此,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能否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能否得到有效执行。正是从这两个方面考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2]。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的直接动因就是要“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已经形成为一个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的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2.1“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是主题
纵观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社会主义基本上还处于萌芽时期,还没有建设和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对未来社会如何建设、如何治理的问题仅仅是作了一些原则性的预测;到了列宁时期,虽然有了建设和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采取了诸如“新经济政策”等具有创造性意义的政策措施,但由于列宁逝世较早,并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索;斯大林及其之后的苏联,虽然在建设和治理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但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最终导致国家解体、政党败亡。在回顾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习近平指出:“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2]因此,如何回答和解决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3]。在全面思考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这样的判断: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基本国情是相适应的,同时他又认为,中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期待以及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相比,又存在着许多的不足[2]。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阐述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回答和解决“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这一历史性课题,其整个理论体系,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的。
2.2完善国家制度体系并不断提升制度执行能力为具体路径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2]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的视角来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从国家治理体系的角度来看,是指国家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从治理能力的角度来看,则是指制度执行能力的不断提高。由此,可以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起现代化的制度体系。治国理政从根本上说要靠制度,制度是国家治理活动发挥效能的基础性架构和根本保障。但制度只有适应时代的变化,国家治理才能顺利推进。当前,随着中国改革逐步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制度疲软,对社会发展的调节作用未能正常发挥。因此,要继续推进社会进步,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4]。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划、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总目标[5]。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起现代化的制度体系,这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前提。
第二,通过制度执行力建设,提升制度执行能力。制度执行能力,就是对国家各项制度的贯彻和落实的能力,它是各项国家制度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并集中体现国家治理能力。从目前来看,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这种制度体系有很大的优越性,有力地促进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在制度的执行力和治理能力方面还存在局限和不足,限制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正常发挥。因此,要实现治理现代化,不仅要使治理体系走向现代化,按制度办事的能力也必须同时得到提高,这样才能够把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制度优势顺利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
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国家就不可能实现善治;同样,没有与现代化制度体系相适应的制度执行能力,再好的制度也等于虚设。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才能治理好国家。因此,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制度执行能力,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路径。
2.3改革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考察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革、内生性演化的结果。”[2]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从总体上看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是能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持的。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坚定制度自信的重要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同时还强调,要坚定制度自信,并不意味着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对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就可以视而不见了。由于中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还不成熟、不完善,还没有完全定型,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还不能够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只有从根本上革除这些弊端,才能推进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逐步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国家治理现代化才能拥有坚实的制度载体和有效的规则体系。毫无疑问,只有不断地改革,国家治理现代化才能具有不竭的动力。
2.4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要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治理和人们的日常行为提供了价值导向,它能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就“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3]。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准则,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价值指导。制度是价值观的体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总是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导;同时,价值观还通过对旧制度批判和旧的价值观的否定引领制度创新,它对制度创新总是起着先导作用。国家治理体系作为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它的形成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同样,它的发展和完善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提供重要的价值指导:在国家层面上,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价值目标引领下,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最高价值追求。在社会层面上,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的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更能够体现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个人层面上,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有利于规范公民的个人行为,可以有效地调解公民与国家、公民与社会以及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本保障。国家治理体系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目前存在的最大缺陷在于伦理精神缺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没有充分体现在制度建设上,致使制度调节处于乏力状态。这无疑会削弱广大人民群众对制度的认同,使制度存在执行危机,增加了治理成本,降低了治理能力,严重削弱了国家治理的效果。为此,在制度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去完善制度体系,使制度更具有道德的合理性和伦理的正当性,能够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消除制度伦理精神缺位的现象,以增强社会成员对制度体系的认同,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理体系的效能。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整合多元治理主体的社会意识,促使社会成员之间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凝聚社会发展的正向合力,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
2.5借鉴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是必要条件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纵观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都积累了丰富的国家治理经验,留下了大量值得吸取的历史教训。充分吸取这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大有裨益。
西方的国家治理经过几百年的积淀,他们的治理形式、运作机制已经达到了高度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而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实践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以“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3]。
但是,学习和借鉴别国的国家治理经验,并不等于全盘照抄别国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发展模式。中国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积累了丰富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6],因此,要“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五午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6],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是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全新的视角,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科学指南。
3.1规定了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方向
从根本上说,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由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构成的。对于这二者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完整论述:“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也就是说,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提,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体路径。这就规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方向,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框架内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自己要有主张,要有定力。”[3]这又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在坚持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治理成果的同时,要始终作到政治上的清醒:国家治理现代化绝不等于西方化。
3.2提供了先进的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
传统上,习惯于以“统治”和“管理”的方式治理国家。习近平总书记亲任起草组组长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第一次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它意味着治国理政基本理念的革命性变革,标志着“治理”取代了“统治”和“管理”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对于“管理”来说,“治理”在本质上是公共权力向社会回归的过程,是多元治理主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合作管理,以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它和传统的“管理”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公共权力的作用路径以及所运用的手段上都是不一样的,其整体目标不再靠政府去单独推进,而是在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互动合作中实现的。因此,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
3.3为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绘制了宏伟蓝图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是对邓小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早在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就提出了要在30年时间内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的设想[7],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和任务。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是对邓小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直接继承、运用和发展,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正是在邓小平设想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5]这一目标,体现了最终目的。
那么,建立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的具体途径是什么呢?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在当前条件下,要建立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是必经之路。
改革是全面的、系统的,按照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六个紧紧围绕”的顶层设计,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六大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终实现也主要体现在六大领域的治理上:一是在经济领域,要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从而能够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在政治领域,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前提下,大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使人民民主的发展更加完善。三是在文化领域,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四是在社会领域,要切实改善民生,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从而让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五是在生态文明领域,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六是在党的建设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通过以上改革,形成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从而有效破解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发展难题,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绘制了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2]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02)
[3]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02-18(01)
[4]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3-11-29(01)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1)
[6]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训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01)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责任编辑:胡永近)
作者简介:夏红莉(1964-),女,安徽宿州人,教授、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5-06-28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15)10-0016-04
doi:10.3969/j.issn.1673-2006.2015.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