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翻译本土化的制约

2015-04-10 12:35徐珊珊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译制片字幕本土化

徐珊珊,郭 峰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河南 洛阳 471003)

影视翻译本土化的制约

徐珊珊,郭 峰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河南 洛阳471003)

近年来,我国影视译者在翻译国外影视作品时过度使用本土化翻译策略,逐渐引发观众的不适和不满。由于院线译制片和互联网字幕片本身特点不同,目前过度使用本土化翻译策略的弊端在译制片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但观众的感官因素、预期因素和审美因素对这一策略的制约不仅作用于译制片,也同样作用于字幕片。如果无视这些制约因素,过度本土化的翻译策略将对我国影视翻译的发展和研究产生消极影响。

影视翻译;本土化翻译;制约因素

1 引言

从2004年影片《加菲猫》在我国上映开始,影视翻译领域兴起了一股本土化的浪潮。此后,许多使用本土化策略的引进影片,如《加菲猫2》、《博物馆奇妙夜2》、《功夫熊猫2》等,都得到了不少好评。然而最近两年,仍然沿袭这种翻译策略的《黑衣人3》和《环太平洋》却遭遇滑铁卢、引发广泛争议,观众纷纷表示无法接受影片中出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天马流星拳”这样的台词。

学术界已有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刘丽丽(2013)认为,这种本土化翻译策略在2005年左右最受欢迎,而到了《黑衣人3》等电影公映的2012年,观众已经对这种翻译风格形成了审美疲劳,且只能照顾到一部分观众的用语习惯和审美需要,并指出“进口影片的翻译本土化要有限度”[1]146。

然而,“进口影片”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绝不应只限于院线公映的译制片,还应当包含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原声字幕版电影和电视剧。如果把这些网络流传的字幕翻译也作为研究对象,就不难发现当今互联网字幕组的翻译愈是本土化就愈受追捧,收到了远远高于院线译制片的口碑①。

同样是使用当下流行的“接地气”的俗语,同样是本土化的翻译策略,为何院线上映的译制片和互联网字幕组制作的字幕片收到的反响如此天差地别?学者指出影视翻译本土化“要有限度”,那么发挥限制作用的因素都有哪些?本文将从观众的观影感受角度出发,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2 国内影视翻译概况:历史与现状

我国的影视翻译历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在上海公映的译制电影《一舞难忘》[2]75。此后,随着国家政策和影视传播媒体的不断变化,译制片和后来兴起的字幕片出现了消长之势。以中文配音替换原声的译制片几经起落,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也促成了大量配音演员的走红。这些配音演员用自己的声音对影片人物进行了极富魅力的演绎,形成了非常浓厚的个人风格,甚至达到了角色一张口,观众就能说出配音演员是谁的程度。这一时期的配音风格带有华丽的朗诵味道②,为译制片打下了深深的风格烙印。

然而同上世纪80、90年代相比,当今国外影片的风格贴近生活[2]77,这样华丽的配音风格开始让观众感到这些“正规、专业的翻译”非常“生硬”③。2013 年8月,新浪微博的大量用户开始创造这种风格的小段子自娱,并称这种配音风格是“翻译腔”④。Mark Shuttleworth和MoiraCowie在其著作《翻译学词典》中对翻译腔(translationese)作了如下定义:A generally pejorative term used to refer to TL usage which because of its obvious reliance on featuresof SL is perceived as unnatural,impenetrableorevencomical.[3]187

显然,网友们口中的“翻译腔”并非这一术语的本意,但这一误用也恰恰表明了当今相当一部分电影观众的审美偏好:他们更倾向于自然、“生活化”的电影原声,一板一眼的配音对他们来说就像译文中的翻译腔一样难以接受。为了迎合这一偏好,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剧本翻译和台词的咬字发音上做了调整[2]77,八一电影制片厂更是为了规避这种“生硬”风格而特意选择了中文系出身的工作人员对译制片脚本进行翻译⑤。互联网字幕组则走得更远,他们密切关注网络上最新流行的词汇,并在其作品中大量使用,如2013年10月,当红美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第7季第4集更新时,“土豪”一词正在互联网上疯狂流行,字幕组便对其中一段对话作出了如下翻译:

例(1)A:What did you put for your best feature?那你优点(你)写了什么?

B:Myparents’money.我的父母是土豪。

这样的本土化翻译方式被认为是“接地气”,受到了原声字幕片观众的广泛追捧,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有网友将字幕片中较为极端的本土化翻译作品截屏并集中上传以资娱乐⑥,尽管这些片段的翻译同原文已经风马牛不相及,甚至达到了“胡译”的程度,网友的反应却大多是正面的,并认为字幕组十分“有才”。字幕片收到的热烈追捧对甩不开“翻译腔”的译制片来说无疑是十分诱惑的,一些较为年轻的译制片翻译人员便大胆地在影片脚本翻译中采取了这种所谓“过度本土化”的翻译策略,于是便出现了外国人满口唐诗宋词的“奇观”。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执行本土化翻译策略后,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原声字幕片收到的几乎是清一色好评,而受到批评、引发争议的则无一例外是院线公映的译制片⑦。由此看来,本土化的翻译策略收效如何,似乎同影视作品采用的译制方式有关。这是否意味着,就本土化翻译策略的使用而言,原声字幕片所受的限制要远远小于译制片。

3 本土化翻译策略的制约

电影翻译必须坚持以观众需求为中心[4]114,因此本文将从观众角度出发,对本土化翻译策略在影视作品翻译中收到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3.1 感官因素制约

电影不仅是视觉媒体,也是听觉媒体[5]94,影视作品由画面和声音同时构成,缺一不可。许多学者都曾提到当今观众更喜欢“原汁原味”的外国影视作品[1][2][6],而这个“原汁原味”的优势其实就是指观影时视觉和听觉体验的和谐统一。观众在欣赏原声字幕片时,看到的是与自己外貌迥然不同的外国人,听到的也是完全不明白的外语,对他们来说,所见即所闻,都是文化他者。而当他们欣赏译制片时,所见不再等同于所闻,视觉和听觉体验被割裂开来。琥岩回忆建国初期第一批苏联译制片投放市场的情况时,指出观众看到苏联影片说中国话感到非常惊奇。为了向当时的观众解释这一现象,他还应当时电影局发行处的要求,写了一篇介绍译制片制作过程的科普小品[7]39。当时观众之所以感到惊奇,就是因为视觉和听觉上的不谐违背了他们的常识,给他们造成了不适。随着译制片的慢慢普及,观众慢慢接受并习惯了这种所见非所闻的不谐感,视觉和听觉之间的裂痕逐渐不为察觉,但却并未消失。译制片的中文配音掩盖了影片的一部分他者特征,从听觉上拉近观众同影片之间的距离;配音翻译愈是本土化,观众的听觉同影片的文化认同感愈高。然而从视觉上看,影片的他者特征依然十分明显。从这个意义来讲,过于本土化的配音翻译扩大了观众视觉和听觉之间的裂痕,使观众再一次感到了不适,并对影片作出激烈的消极反应。

同配音翻译相比,字幕翻译对观众听觉的依赖较小。观众所见所闻均是文化他者,视觉和听觉体验的和谐统一没有遭受破坏,因此当比较极端的本土化翻译出现时,字幕片观众的反应不如译制片观众的反应那样强烈。

3.2 预期因素制约

影视作品同文学作品一样,大都以塑造人物性格为特征。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是保证译制再创作实现生动传神的关键[8]43。有学者指出,研究原片、掌握角色,才能为原片“还魂”[2]112。影视翻译所涉及的是原片的语言部分,还原角色形象也就是还原角色的语言特征。然而对于第一次观看影视作品的观众来说,他们仅能通过影视作品的宣传、影评和剧评等方式对角色进行有限的了解,影视翻译是否真正为原片“还魂”其实并不能为观众所知,也就无法影响他们的反应。因此影视翻译的第一要务与其说要再现原片角色语言特征,倒不如说要使角色的语言特征尽量同观众预期相吻合。如果翻译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改编剧(如《达芬奇密码》、《哈利·波特》)或系列剧(如《怪物史莱克》系列、《黑衣人》系列),译者的这一要务则更加明确。由于观众已经熟悉了剧中角色的语言风格,译者在翻译时如果使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偏差,就会导致观众的不适。

国内院线上映译制片的接受度可以证明观众预期对本土化翻译策略的制约。我们以2006年上映后颇受好评的《加菲猫2》和2012年上映后引发争议的《黑衣人3》为例。《加菲猫》系列影片改编自美国同名漫画,在这一系列的第一部电影《加菲猫》上映之前,加菲的形象就已经为我国观众所熟悉。这是一只来自“小巷深处”的家猫[9]16,品味不高、油嘴滑舌,喜欢捉弄、讽刺主人。为了突出这些特点,《加菲猫2》原片中的加菲台词口语化程度非常高,并使用了大量俚语,亦即加菲的语言属于俗语。译者在翻译这部影片的脚本时,使用了很多中文中颇为流行的俗语,如“歇菜”、“眯瞪”、“泡(女朋友)”[9]16等,符合加菲的语域,也符合观众对加菲语言特点的预期,这样的本土化翻译就会受到好评。

而在同样出自系列影片的《黑衣人3》中,角色使用的则是不同风格的语言。影片中K探员有这样一句台词:

例(2)Lonelier too,since you're the last Bogladytestanding.也活得比我寂寞,毕竟你是最后一个活着的伯格罗多人了。⑧

K探员的这句话没有明显的语域标记,属于标准语。而译者却用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来翻译。译文是否准确姑且不论,但译文带有鲜明的汉语语言文学标记,同观众预期中K探员的语言风格大相径庭,因而引发不适和争议。

无论译制片还是字幕片,在使用本土化策略进行翻译时,观众预期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大到人物的语言风格的诠释,小到人名、地名的翻译(如《哈利·波特》系列中人名的翻译),如果同观众预期相差太多,就会遭到排斥。而由于译制片是在全国院线公映,宣传力度大、覆盖范围广,因此当译制片的翻译同观众预期相左而受到批评时,更容易一呼百应,造成译制片口碑不如字幕片的现象。

3.3 审美因素制约

刘丽丽指出,近期使用本土化翻译策略的译制片口碑不佳的原因是观众对这种翻译策略产生了“审美疲劳”[1]146。“审美疲劳”这个术语目前并没有固定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审美疲劳是审美主体对审美的厌倦、退出、终止乃至否定;审美客体的僵化与重复,使得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10]129。在本文的讨论中,审美主体毫无疑问应当是观众,然而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的客体与其说是本土化的翻译策略,不如说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的流行词语和由此产生的后果。

自2006年微博出现以来,流行词语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特定的词汇、句型等在短时间内爆发式流行,给影视观众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雷”在网络上突然流行,表达“给人造成不适”之意。短短半年之后,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对这个词的使用就引发了网友的一致反感,认为春晚此举是“炒冷饭”,毫无新意。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过度使用流行词语(审美客体重复出现)会给观众(审美主体)造成了审美疲劳。审美疲劳的冲击同时也加速着新的审美风尚的出现、审美对象的更新[10]129;往往某个词汇越是流行就越容易过时,进而被其他流行词汇取代。

由于字幕片制作成本低、速度快,字幕翻译人员可以对当前正流行的词语作出极为迅速的反应,在观众审美疲劳出现前放出含有流行词语的字幕翻译(如例1),得到较好反响;而译制片的制作时间较长,对词汇流行程度的反应要滞后于字幕翻译,更容易触发观众的审美疲劳、引发不满。

感官因素、预期因素和审美因素,这三个方面往往相互结合,共同对影视作品的本土化翻译产生制约作用。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过分依赖流行词汇,就会塑造出一个千人一面的形象:经常上网,喜欢开玩笑,喜欢跟风使用时髦词汇。不用他(她)开口,观众就能提前知道他(她)会使用什么风格的语言。这样的形象无疑会同观众的预期相左,久而久之也会引发观众对人物形象的审美疲劳。如果观众受到的视觉刺激来自文化他者,听觉刺激却富于鲜明的本土文化(例2),这样鲜明的反差无疑也会超出观众预期,并反过来加剧观众感官上的不适。由于译制片和字幕片本身特点不同,这三个因素对两者的制约程度也有不同,因而产生了译制片口碑不如字幕片的表象;但无论译制片译者还是字幕片译者,都不可忽略这三个因素、盲目使用本土化翻译策略,否则就会产生极为消极的后果。

4 盲目使用本土化翻译策略的消极后果

首先,盲目使用本土化的翻译策略对观众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观众对译者的信任产生动摇。译制片《黑衣人3》和《环太平洋》在院线公映后遭到非议,电影脚本的译者贾秀琰也被推向风口浪尖,其业务能力不断受到媒体和网友的质疑,网上甚至流传出贾秀琰被中影封杀的谣言,当事人不得不一再澄清。不仅译制片译者遭遇信任危机,互联网字幕组也不能幸免。字幕版美剧《神盾局特工》(Agents of S.H.I.E.L.D)第1季第4集中,一个女特工任务失手后神秘失踪多年,返回后她的上级询问相关情况,当上级得知她被关押在一处煤矿劳动后,字幕上显示了这样一句台词:

例(3)有消息说你被带去了山西省

大部分网友都表示看到这句台词后的第一反应是字幕组在自由发挥、借题调侃,部分听力较好的网友特地听了原剧的台词才发现译者并未作任何本土化的调侃,而是忠实地还原原文。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盲目使用本土化的翻译策略已经伤害了观众对译者的信任,使他者文化同本土文化之间的桥梁面临断裂的危险,这无疑是十分有害的。

其次,盲目使用本土化翻译策略也会对影视翻译及其研究的发展极为不利的影响。影视翻译具有多面性、复杂性和重要性[6]I,要想尽可能使观众欣赏到外语影视的魅力,译者需在多个方面下功夫磨炼;然而本土化翻译策略的过分盛行将对影视译者产生误导,使他们把主体性发挥在插科打诨、制造笑料以博取更好的票房或更大的点击率,而逐渐忽视身为影视译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长此以往,影视翻译不再是对翻译功底的考校,而成了中文俗语熟练度的比拼;制作出的成品也不再是展现文化他者的舞台,而成了只为逗引观众发笑的闹剧。此外,国内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远不如文学翻译[11]61,影视翻译研究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影视翻译实践变成了哗众取宠的闹剧,将更加不利于理论研究的正名,不利于影视翻译在国内学术界的发展。

5 结语

无论采取怎样的策略,影视翻译的初衷应当是向观众介绍外面的世界,学习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2]114。本土化的翻译策略使用观众熟悉的语言,尽可能减少观众在面对外来的文化他者时受到的文化冲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过犹不及,如果本土化翻译策略使观众对文化他者的感知出现混乱或不适,就必须受到限制。由于观众感官、预期和审美三方面因素的制约影响各有不同,过度本土化翻译带来的恶果更加鲜明地体现在译制片身上。这并不意味着原声字幕片比译制片更有优越性,而应当给所有的影视译者敲响警钟:本土化翻译不可过度已是不争的事实,否则既不利于译作生命力的维持,也不利于我国影视翻译及其研究的长远发展。

注释:

①参见 http://forum.china.com.cn/forum.php?from=photoview-&mod=viewthread&tid=1171883.

② 参见 http://news.sina.com.cn/c/2005-05-16/15326657138. shtml.

③参见http://past.nbweekly.com/Print/Arti-cle/3002_0.shtml.

④参见http://henan.sina.com.cn/edu/jynews/2013-08-08/0038 83632.html.

⑤参见http://ent.ifeng.com/zz/detail_2013_08/26/29005877_0. shtml.

⑥参见http://forum.china.com.cn/forum.php?from=photoview&-mod=viewthread&tid=1171883.

⑦除本文提到的例子外,刘丽丽(2013)在其论文中列举了更多译制片“过度本土化”的译例,本文不再赘述.

⑧参见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53869/.

[1]刘丽丽.进口影片本土化翻译的思考[J].电影文学,2013,(8):145-146.

[2]邵毅.潮起潮落潮不息:上海电影翻译发展研究[J].上海翻译,2011,(1):75-80.

[3]Shuttleworth,Mark&MoiraCowie.Dictionaryof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 guageEducationPress,2004.

[4]龙千红.电影翻译的动态观——中国电影翻译考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0-114.

[5]Cronin,Michael.TranslationGoestoMovie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11.

[6]杜志峰,李瑶,陈刚.基础影视翻译与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7]琥岩.忆我国早期的译制片生产[J].影视技术,2003,(7): 38-40.

[8]麻争旗.影视剧脚本的翻译及审美特征[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39-48.

[9]胡维佳,刘丹凤.从《加菲猫2》看国产时髦用语在译制片中的适用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 08,(2):14-30.

[10]韩振宇,杜振秋.审美疲劳范畴论[J].语文学刊,2008,(6):129-130.

[11]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61-65.

责任编辑:周哲良

H315.9

A

1672-2094(2015)01-0068-04

2014-12-10

徐珊珊(1985-),女,山东东平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郭峰(1985-),男,山东昌乐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译制片字幕本土化
译制片录音师的艺术修养及艺术素质
译制片剧本编辑的特殊性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一种基于单片机16×32点阵动态字幕的设计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译制片的录音师具备的艺术素质和艺术修养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字幕翻译中非言语信息的言语转换——以《BJ单身日记》字幕翻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