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开良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2012年开始,教育部将酒店服务列入全国技能大赛正式赛项,酒店服务包括两个分赛项,即中餐宴会摆台和客房中式铺床。大赛已在广州举办三届,江苏代表队年年囊括两个赛项的金牌,创造了大赛“三连冠”的优异成绩。具体获奖情况为:2012年江苏队8人参赛获6块金牌;2013年6人参赛获6块金牌;2014年4人参赛获4块金牌。探寻江苏省酒店服务技能大赛的发展轨迹,分析其流程节点管控的技巧,分享其以赛促教均衡发展全省职教的经验,对放大技能大赛效果、广泛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早在国家教育部没有把酒店服务列入国赛项目之前的2009年,江苏省就将酒店服务列入省级技能大赛的正式赛项。三届省内比赛,已经全方位摸清全省酒店服务职教系统教师、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家底,对教师、学生的业务技能特长、强项及短板也有了准确把握,省内比赛之后已开始对师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在此基础上,国赛酒店服务项目的推出,自然使高水平选手有了更加广阔、更高层次的竞技平台,省赛选拔、国赛角逐便自然过渡、无缝对接,很快和其他赛项一样适应并平稳进入全国技能大赛行列。
江苏举办省赛除了发动、布置、报名、审查、答疑、开赛常规工作事项,更加具有突出意义的大赛节点还有研讨制定方案、整合集训选手、培训锤炼师资等。江苏组织举办技能大赛完整的节点及顺序如下:制定公布方案→发动布置报名→审查身份资格→学校强化自练→方案规程答疑→赛场理实竞技→点评公布成绩→研订集训方案→整合教练集训→参加国赛竞技→解读培训师资。循环往复、螺旋升华的整个大赛节点与实务是分别面向学校、面向教师、面向学生立体化、多层面、全方位的组织运作。这样整合全省力量,以顶层设计为背景,以自上而下为路径的大赛分工部署责任明确,重点突出,执行有据。
江苏组织技能大赛的全程节点顺序、节点实务不是理念冲动或搞突击、抓现行,而是刻意形成一种机制,打造一种模式,致力于计划做事、规律行事,对广义的职业教育组织管理具有普适性。
第一,节点顺序符合实践认识发展规律。由考察研讨设计省赛方案,到省赛比拼选拔国赛选手,针对选手状况制定集训方案,再到国赛角逐展现技能风范,继而总结得失完善下年省赛方案,升级开启下年(下一轮)省赛。审视每个节点,不仅事务完整独立,而且逻辑顺序严谨合理,完全吻合辩证法倡导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哲学工作方法。
第二,时间节点对接国赛总体安排。国赛具有相对固定的时间节点,省级相关赛事活动只能主动与之对接,比如选拔、集训、咨询、报名、组团、集结等,全面、系统分析,借鉴江苏节点顺序,便可有机、主动衔接国赛规程。
第三,时间节点吻合教学节奏。经过省赛、国赛比拼,时间接近暑假。经过适时沉淀,冷静反思,邀请专家、教练,组织教师、骨干,利用暑假时间,分解剖析,交流研讨,时机恰当,条件允许,切实可行。
在国赛正式立项之前,江苏省赛方案是在广泛搜集、充分研讨各渠道、各层级举办的酒店服务竞赛方案后集优制定的。竞赛内容不仅有理论知识和英语水平测试,还包括中西餐宴会摆台、斟酒、餐巾折花、主题台面设计与制作等,是国内此类赛事同一个选手内容最为丰富、全面的竞赛方案。2012年,酒店服务国家大赛开始,大赛方案侧重点明显,除了理论知识和英语口语测试外,中职选手主要比试基本操作规范的掌握和运用,餐饮重点考察铺台布、骨碟定位、摆放酒具、少量花型的餐巾折花等中餐宴会摆台基础技能,客房服务侧重考察抛床单、装被芯、铺绒被、套枕头等基本规范。在国赛方案出台之后,国赛考察内容、技术难度明确具体的前提下,江苏省赛仍坚持宽口径、多技能、全方位考察、选拔选手,不采取简单的功利主义,不片面追求与国赛方案的完全对应,目的就是让大赛的指挥棒发挥更加广泛的引领作用,促进各地、各校的技能教育持续使劲,均衡发力,全面发展。
江苏省赛方案坚持比国赛同类赛项考察技艺种类增多的同时,省赛在规定时间内对技能细化程度又提出了明确、严格要求,比如餐巾折花的多层次、多手法、线条清晰、深度均匀,托盘斟酒看商标、测分量、红白双斟、空中换瓶,西餐座位两两对称、刀叉杯具间距相等、杯线烛台角度平行,等等。严谨的标准,严格的裁量,通过大赛连续不间断地向职业院校释放强化技能、扎实练兵的信号与要求,在此基础上,选择参加技能要求相对偏窄的国赛选手便不十分困难,更重要的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多方面技能得到了全程操练、切实强化。
省级大赛有计划、有规律地认真举办,不仅创造所有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都有参赛的平台和机会,而且,广角度、多层次的参赛对象还开发了教师、高职学生、中职学生通过努力通往成功,成为技能高手的光辉通道。
教师竞赛的内容以把握基础规范、创新创意设计为主。通过大赛导向,鼓励其贴近社会,接触行业,关注业态变化,改进教学设计,实现工学结合。高职学生,竞赛内容以掌握基础规范为前提,鼓励发现规律、运用原理、开放学习、适度创新,增强适应社会和高端就业的综合能力。中职学生,以运用正确手法、掌握基本规范为重点,考察技能种类与熟练程度,切实做到理实一体,全面发展,打造深受社会欢迎的敬业爱岗的熟练工。
不同积淀、不同层次的选手参与技能大赛,虽然心态不一,目标也不尽相同,但通过技能大赛的历练,可以帮助不同身份的选手积累经验,增加阅历,换位思考,形成共识,客观上强化了职业院校师生技能训练的深度和广度,为均衡职业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江苏省赛全过程贯彻尽可能开放、最大限度让各市各地学校技能教师和学生观摩的原则,不仅在选手竞赛过程中安排教师和学生在场外观摩,而且在每场比赛结束,规定所有参赛的作品必须保留一定时间,用于观摩。观摩过程既是对裁判工作的监督和复核,同时又是对选手技法的欣赏和借鉴。技能娴熟选手的操作表现对点拨、启发技能相对薄弱教师的业务提升,促进先进手法、领先技艺向其他地区均衡发展具有及时、现实作用。
尽管江苏省赛方案目标明确,导向清晰,运行中仍坚持逐年优化,日臻完善。这样做一是为了对接国赛,精准发现选手,培育打造精英;二是瞄准行业前沿,紧跟就业需求变化,适时微调导向,激发师生钻研练习先进实用技能,培育社会急需实用人才。
省赛结束、省级选拔完成,优秀的国赛苗子需要具有实力和经验的更高层次的教练打磨。教练的能力、态度和方法对选手集训成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江苏省首先面向全省选拔组建一支由技能高手、理论权威、英语名师、形体编导组成的教练队伍,创造立体打造选手的前提。其次,依靠教练团队,跟踪国赛规程,关注细节,解剖要领,分析、把握国赛评分细则的出发点和考察指向,进而确定指导学生的重点、难点和切入点。这样的教练组合,在攻关研讨方案、切磋指导选手的同时互相交流、互为启发,不仅各自学会了分析方案、拿捏规范、掌握技能、指导学生的方法和技巧,而且回到各自地区、各地学校,良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也成为引领、改进地方专业教学的示范和标杆。
集训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强化选手技能,增强参赛的适应性和赛场发挥的稳定性。若选手始终在一熟悉、固定场地训练,司空见惯,轻车熟路,表现可能很好。但一旦条件变化,环境陌生,则可能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因此,有计划安排选手移师不同地区、不同氛围、不同场景、不同结构的环境进行竞技演练,对培养选手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抗挫能力、自理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警醒和补位作用。
无论在原地集训,还是异地拉练,若仅凭固定组合、封闭关门、反复强化,对选手的训练不可避免会有负面效果。集训期间,不时组织学生观摩、领导检查,直接效果是锻炼了选手的心理素质,培养选手的抗干扰能力;间接效果是集训选手的表现对观摩学生的感召和影响,具有不可小视的示范、启发作用。组织不同班级、不同规模、不同面孔的学生观摩选手演练,模拟大赛场景和氛围,选手会由不适应向尽情、洒脱发挥转变,而观摩的学生会客观、直观地从选手的严谨、自信、流畅的表现中感受到身为同学的选手的认真、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和精神。教师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对观摩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不仅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会激发更多学生自发进取、踊跃加入竞赛行列。适度流动集训,适当开放观摩,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技能教育还会起到宣传队、播种机的示范和发动效果。
每年国家技能大赛结束,临近暑假。江苏省教育厅每年会不失时机组织省赛、国赛专家、教练及时研讨、总结得失,继而在暑假期间进行面向全省的职业技能大赛分析、点评、培训。专题培训针对性强,互动效果好,对基层教练、一线实操、技能授课教师释疑解惑、把握技术关键具有启智、点穴作用。
江苏省职业教育研究所组织大赛专家构思、设计脚本,编导录制视频,直观、形象评析大赛得失,指导正确操作要领。通过视频开放教学,使全省各地、各校一线实训技能教师第一时间精准理解规范,掌握标准手法,防止曲解误读,为学生按照同一评判标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公正参与竞赛率先做到公开的铺垫。
不同形式的师资队伍培训,自始至终贯彻理实一体,同步推进。既有理论讲解,知识传授,赛情分析,同时又有专家、教练的操作表演,直观演示,对技术重点难点进行反复细致的交代和解析,力求弄懂弄通。暑假师资培训安排教练零距离实操,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为受训教师对大赛规范的理解、关键手法的掌握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高大全式的英雄学生可望而不可即,而身边的同学经过历练参赛获得至高荣誉是具有示范和感召作用的。可以制作灯箱、布置橱窗,宣传获奖选手凡人智学、苦练收获的成功事迹,指明学生锤炼技能、拓展人生的宽广路径,从而引导学生理性规划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职业生涯,激发学生珍惜时光,勤学苦练,掌握过硬专业技能。
安排获奖选手现身说法,与同学分享参赛历程的艰辛与喜悦,组织同一专业的学生观摩获奖选手的精准流畅的技能演示,双向互动,在激励获奖选手的同时,勉励其他学生,对倡导、培育校园钻研技能、自觉练兵的风气具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除了大面积、广覆盖面向全年级、全专业普及性演示、指导,更不可忽视获奖选手对次年、下届选手进行小范围、一对一的纠偏作用,身为同龄、过来人的指教更有启发意义和直接效果。
职业教育采用项目课程教学,强调理论够用、技能实用,将知识、技能集成打包,实行模块化教学,实践证明是广受教与学双方欢迎、富有成效的好方式。每个模块完毕,每个项目结束,每项相对独立技能完备都应该进行技能测试、评估,这本身就可以将其设计成小型技能竞赛,在考察学生技能掌握程度、评价其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竞标意识,丰富竞技经验。职业教育是大众教育[1]。参加各地各级技能大赛,实际上是对学校办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与考核。[2]台湾地区的高雄餐旅大学开门办学,关注业界变化,参与相关赛事。学校坚持不挑班级、不选学生、轮流出现、机会均等的组队原则,切实做到重在参与,细在过程,要在练兵,旨在育人。[3]参赛机会多了,渠道层次广了,学生参与度高了,竞赛与教学便会真正融为一体了。教赛结合,互相促进,常规常态,学生、学校内生动力增强,这无疑为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广泛、可靠基础。
整合优质资源,以技能大赛为切入点,打造技能高地,继而采取系统、行之有效的跟进措施,不仅保证了江苏省酒店服务技能大赛的连年佳绩,而且在对口单招、省赛国赛等不同渠道,逐步呈现苏南、苏中、苏北技能水平逐年接近、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这正是“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良好诠释和喜人回报。
[1]徐长发.职业教育大众化与就业问题[J].职教论坛,2003(7):4-12.
[2]马开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革新探索[J].教育探索,2013(7):62-63.
[3]马开良.应用型人才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江苏高教,2013(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