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洁教授治疗痞满胃痛临床思辨特点

2015-04-04 04:43王清贤
陕西中医 2015年4期
关键词:痞满清阳胃痛

王清贤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唐山063000)

·名老中医经验·

刘玉洁教授治疗痞满胃痛临床思辨特点

王清贤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唐山063000)

目的:本文对刘玉洁教授辨治痞满胃痛的临床思辨特点进行总结。方法:针对刘玉洁教授临床思辨特点,归纳总其治疗脾胃病经验。结论:为名老中医传承提供研究与参考价值。

刘玉洁教授,主任中医师,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内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河北省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刘玉洁教授临床30余年,治疗脾胃病的经验相当丰富,笔者有幸跟随侍诊,现将其辨治痞满胃痛的临床思辨特点总结如下。

1 注重脾胃升降 刘玉洁教授熟读经典,注重脾胃升降,推崇李东垣的脾胃升降理论。李东垣《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沉浮之间论》曰:“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若脾胃健运,升则上输心肺,降则下归肝肾,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升降运动。若脾胃升降失常,内则五脏六腑,外则四肢九窍,都会发生种种病证。脾胃病的治法,《吴医汇讲》说:“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叶天士提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脾胃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升清,胃气降浊。若气机失调,升已不降,降已不升,升降紊乱,则易导致人体疾病。所以脾胃病的治疗重在调理脾胃气机,使脾气得升,胃气得降,使气血生化有源,疾病则向愈。

2 注重对药应用 刘玉洁教授治疗脾胃病非常注重对药的应用。例如:紫苏梗与生麦芽;紫苏梗宽中行气,生麦芽健胃消食,二药合用,性偏温和,能消积除胀,治疗脘腹胀满效果显著。砂仁与炒莱菔子;砂仁化湿行气,炒莱菔子消食下气化痰,对于脘腹胀满兼有湿浊患者疗效显著。藿香与苍术;藿香辛温芳香化湿,苍术辛温苦燥祛湿,二药合用,对于湿浊中阻之痞满疗效显著,符合“湿为阴邪,非温不化”之古训。

3 注重寒热并用 刘玉洁教授认为,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临床单纯寒证、单纯热证并不多见,寒热错杂证最为常见。究其成因复杂,临床常见为寒证日久不愈,郁而化热;或热证过用寒凉药;或恣食冷热,寒热互结。“寒热错杂”一词出自《伤寒论》,主要是从以方测证归纳而来。《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明确指出:“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半夏泻心汤主之”。说明痞满的病机既有寒热错杂,又有虚实相兼,治法宜辛开苦降,寒热并用,多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云:“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热邪上冲,胃失和降,故呕;脾失健运,气机不畅,故肠鸣;寒热错杂,并于中焦,气机升降受阻,故出现痞满。主方以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使阴寒得散,寒热协调,气机升降有序而病愈[1]。可见仲景运用本方主要是针对太阳病误下,损伤中阳,以致外邪乘虚而入,寒热互结造成的心下痞;及由于脾胃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所导致的心下痞、肠鸣而呕等病证。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其气主升;胃主受纳,喜润恶燥,其气主降。二者同处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极易互相影响[2]。

4 注重滋脾阴 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祥于温补,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的治疗。然而临床脾阴不足的患者很常见。正所谓“胃不得脾气之阴则无运转,而不能输与五脏”。对于脾阴的生理功能,唐容川在《血证论》中直言:“脾阳不足,水谷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也不熟。”可见水谷入胃,将其腐熟蒸化,输布五脏六腑,除了脾阳的作用外,还必须依赖脾阴的资助,脾之阴阳,缺一不可。故《医学衷中参西录》云:“脾为太阴,乃三阴之长,故治阴虚者,当以滋脾阴为主,脾阴足自能灌溉脏腑也。”导致脾阴亏虚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汗、吐、下、利、医药误治、饮食偏嗜、燥湿暑热、积滞生热、忧思劳倦、情志所伤、以及五脏虚损等。脾阴不足,当治以甘平,《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脾欲甘。”然而甘有甘寒、甘凉、甘温、甘平之分,脾阴不足,治以甘平育阴,滋而不腻,补而不燥,最为适合。刘玉洁教授非常重视滋脾阴,临床痞满兼有脾阴不足的患者,常用药物有山药、莲子肉、沙参、麦冬、生地、黄精、玉竹、石斛、太子参、竹叶、花粉等滋脾阴。

5 升降出入无其不有 刘玉洁教授认为导致脾胃病最重要的病机就是气机失常。如气逆导致的呕吐、呃逆;气滞导致的痞满、腹痛;气陷导致的泄泻等。故刘玉洁教授在临证中非常注重气机的升降出入。她认为人的生命存在,在于气机运动,气机运动的形式表现为升降出入,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矣,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其不有。”若脾胃运化、受纳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生成有源,营卫协调,五脏安和。故清阳上升,则耳聪目明、筋骨强劲,腠理密固;浊阴下降,则通利下窍,渗泄湿浊,脏腑调和。肝之升发,肺之肃降;肾水上腾,心火下降;肾主纳气,肺主呼气等,无不配合脾胃完成其升降运动。若脾胃升降出入失常,则清阳之气不能敷布,水谷饮食无法摄入,后天之精不能归藏,糟粕废物无法排出,从而可引起多种疾病。

6 注重调肝气 刘玉洁教授认为情志不遂导致的气机失常,主要因为情志的异常变化,直接影响脏腑气机,使气机紊乱,气滞不行,或气机升降反作。情志变动导致的气机失常,既可直接致病,也可由于气机失常,气郁化火;或气机紊乱,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内聚而生痰;或由气机郁结不畅,导致气滞血瘀,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实热证、痰湿证和血瘀证[3]。刘玉洁教授认为足少阳胆经与肝互为表里,肝脾(胃)关系密切,肝旺易克脾土,胆热易犯胃腑,因此刘玉洁教授治疗脾胃病时非常注重调肝气。若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脾胃升降失常,则发为痞满。若情志不遂,肝失疏泄,可导致胃呆滞不化,胃气壅滞;反之若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则肝木易横逆犯胃,可见肝胆失疏,不论虚实,必横逆犯脾胃,导致肝胃不和,胃腑气滞不通,故见胃痛。故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说明肝胃之间有不可分割的病理关系,胃脘痛从肝论治,符合其病因病机。故胃病的关键在于肝胃和谐,才能保证其润降。若肝失疏泄,导致胃气壅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形成气滞、湿阻、热郁、食积等,可引起种种胃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肝气郁结是引起胃脘气机不通则痛的主要原因,所以胃脘痛的治疗以疏通为要,以肝胃同治为基本原则,以疏肝和胃为常用治法。疏肝包括泻肝、抑肝、清肝、平肝、养肝、柔肝等;和胃包括益胃、养胃、清胃等。

[1] 夏军权.仲景脾胃学说临证启迪[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3):14-15.

[2] 吴中山.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4):81-82.

[3] 王 芳.中医治疗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4-17.

(收稿2014-11-15;修回2014-11-23)

胃痛/中医药疗法 中医师 @刘玉洁

S941.3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04.041

猜你喜欢
痞满清阳胃痛
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研究
五灵脂蒲黄散止胃痛
基于数据挖掘的《普济方》治疗痞满用药规律分析
突然胃痛不用慌 按压至阳来帮忙
温针灸治疗痞满的临床观察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福晋与王爷的爱情轻喜剧
浅谈藏医盐敷治疗胃痛的护理
苏玉伦主任治疗痞满的临床经验
江苏清阳机器有限公司 原江苏清淮船舶机器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