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君,刘延华, 朱永慧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
关于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应用思考
徐爱君,刘延华, 朱永慧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
伴随新理念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日渐深入,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日益多样化。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翻转课堂”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了解,对这一新兴事物的研究也日益广泛。基于众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基础上简要探析有关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应用。首先对翻转课堂作了概述,再从其应用的意义、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展开。
翻转课堂 ;本土化应用;信息技术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
众多的研究资料表明,“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春,该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课声音,并将视频上传YouTube,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这两位老师让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对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并得到了积极推广[1]。近几年,“翻转课堂”越来越成为教育领域内的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在2011年,萨尔曼·可汗在TED发表主题为“让·我们用视频重造教育”后,“翻转课堂”更是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潮。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由 flipped classroom 或 inverted classroom 翻译而来,也被译为反转课堂、颠倒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的,它有别于传统的课上老师讲课下学生练的学习模式,而是学生在课前先观看教师提供的相关教学视频,到课堂上在老师的协助指导下完成相关作业、答惑解疑,并进行协作探究及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在课前反复的观看相关视频、学习相关材料;在课堂中,学生们完全可以带着自己的疑惑和问题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探讨,积极参与,不断的扩展和创新知识;在课后,还可以再回头观看和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可以无限制的重复学习,直到真正学懂为止。总之,“翻转课堂”是传统课堂的一次革新,它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它采用在线学习和个别化指导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增加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和个性化沟通,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广度和深度。
(一)“翻转课堂”教学丰富、完善了混合学习理论,是该理论在新技术环境下的具体应用
美国创见研究所(Innosight Institute)分别于2011年1月、5月和2012年5月发布了题为"The Rise of K-12 Blended Learning"(K-12混合式学习的兴起)、"The Rise of K-12 Blended Learning——Profiles of emerging models"(K-12混合式学习的兴起之新兴模型的描述)和"Classifying K-12 Blended Learning"(K-12混合式学习的分类)的研究报告,对混合学习提出了更准确的定义和更精致模式的描述,将”翻转课堂”定义为一种循环式混合学习[2]。
(二)对“翻转课堂”进行本土化应用研究,是新课程体系的具体实践应用,有助于完善我国新课程体系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推行十年来,在课程目标、功能、内容,教材结构,学习方式以及评价体系上进行了创新性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掌握知识的作业过程转变为课堂上交流学习成果、从事科学实验、项目协作探究、完成课堂作业的过程[3]。从教学目标分类与国家课程标准的关联来看,实现了从低级思维学习到高智慧学习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
(三)“翻转课堂”为新课程改革在实施途径上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的选择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相比于之前“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及唯分数论的评价机制,新课改在课程体制、科目设置及综合评价方式上予以变革,力图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但依据心理学上每个个体及同一个体的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需要借助外部条件,激发学生自身潜能才能更好地协助学生在各方面实现发展[4]。“翻转课堂”式教学正是在理念和实践上为这一发展提供了可能。
“翻转课堂”2011年引入国内,对“翻转课堂”本土化应用进行研究将改变实施新课改以来教育模式的真正革新,使其向更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向发展。
翻转课堂最早源于国外,经历了最初的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到现在的推广应用阶段,是一个从起源到逐步成熟的过程。在此过程阶段中,尤其是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一)国外“翻转课堂”应用现状
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在线视频的流行。近年来“翻转课堂”在K12学校落地生根,快速生长。典型案例有2007年在美国科罗拉州的林地公园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的“翻转课堂”获得巨大成功并在全美推广、2011年萨尔曼·罕和他的可罕学院突然红遍全球[5]。目前国外的“翻转课堂”已形成五种特色典型范式——林地公园高中模型、可罕学院模型、河畔联合学区模型、哈佛大学模型和斯坦福大学模型。
(二)国内“翻转课堂”应用现状
在我国,“翻转课堂”的实践已悄然开始。典型案例有: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模式实验(当年木渎中学的“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模式与今天发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因此又被称为最早的中国式“翻转课堂”)。2011年12月,重庆江津聚奎中学在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的主持下开设了两个实验班,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国家级科研课题“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实验学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部分中学中也在使用“翻转课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2012年,“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实验学校北京市石景山区杨庄中学开始对“翻转课堂”的实验探索[6]。
以上资料表明,目前国内外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均处于实践实验阶段,尚未对“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应用和实现方式进行系统研究。笔者分别以“翻转课堂”、“颠倒课堂”为检索词,从篇名、关键词、摘要三个角度,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库和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库进行标准检索,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硕士论文仅为5篇,一般期刊文献也仅为50余篇。可见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系统研究尚处于萌芽期。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和专业能力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基本都是以老师为主导在课堂上进行面对面的知识传授,各老师在这实际的教育环节中都有自己熟悉的套路和方式。而当翻转课堂盛行时,必定会对老师们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提出挑战。而老师们能否积极更新教育理念、紧跟现代教育发展潮流、掌握现代技术化的教育都直接影响到翻转课堂本土化应用的顺利开展。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掌握必要的视频拍摄、录制、剪辑技术, 会使用屏幕录制软件来制作课件。教师能否录制出合理高效的教学视频、在课堂中能否掌控好学生们不一样的学习交流模式等同样是翻转课堂能否实施应用所面临的一大挑战[7]。
(二)学生的主动自觉性及自学能力
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是学生要提前自主学习,然后再回到课堂中在老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解决一些疑难问题。而在我国,各年龄阶段的学生们的学习自觉主动性还是比较差,基本都是被动式的跟在老师后面,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果学生们在课前不能认真完成预先学习的任务,初步形成自己的理解,并记录下疑惑之处,到课堂中则很难顺利进入到答疑解惑交流协作的环节[8]。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模式必定无法继续实施。所以,老师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并为其提供支架式帮助。
(三)相应的软硬件设施
开展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必然要有相应的移动终端和软硬件设施的支持。而当前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应有的教育教学设施配套也是参差不齐。在一些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这种模式根本无法开展,即使在一些发达城市,也很难保证各学校相应设施的配套齐全。因此,在广泛推广这种教学模式之前必定要考虑到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
总之, 未来的课堂教学模式必将发生变革,而“翻转课堂”模式极有可能作为未来课堂教学模式之一。虽然目前移动终端、服务平台等数字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教师观念和学生意识以及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可能造成并不是所有的学校或地区都有条件来开展 “翻转课堂”。但是另一方面,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已普及到许多国家。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翻转课堂应用于日常教学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高[9]。在基础教育界热衷于有效教学的情况下翻转课堂因其独特的优势将引发教育界的新思考。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4:46-51.
[2]翻转课堂十大精彩案例[J].山西电教,2013,01:15-17.
[3]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4]王长江,李卫东.“颠倒的教室”:美国教育新景象[J].上海教育科研,2012,(8):54~59.
[5]冯锐. 基于故事的深度学习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0,(11):26~32.
[6]何玲,黎加厚.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计算机教与学,2005,(5):29.
[7]李如密,王冬黎. 课堂教学等待艺术探微[J].教育科学研究,2011,(8):46~49.
[8]金陵.萨尔曼·可汗怎样走向“翻转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29.
[9]王新新.比尔·盖茨:美国可汗学院具有革命性的潜力[J].世界教育信息2013,(4):80.
2014-06-29
徐爱君(1990-),女,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应用。 刘延华(1970-),男,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数字化资源系统设计与开发。 朱永慧(1990-),女,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与远程教育。
G202
A
1008—3340(2015)01—0081—03
本文获得“安徽师范大学2013‘千人培养计划’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