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健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数字校园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的分析与思考
李 健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数字校园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制订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基本标准。然而随着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学生的发展也逐渐趋向于个性化,建设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从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校园环境、个性化学习中的生生合作、个性化学习中的家校协同三个角度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且从移动学习、大数据技术、“家长小组”三方面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
个性化学习;数字校园;大数据;家校协同
数字校园是为了有效支持学生学习,创新和改变教学方式,以面向服务为基本理念,而构建的数字资源丰富的、多种系统集成的、相关业务高度整合的校园信息化环境。[1]数字校园时代的到来,不仅仅要求学校的建设要跟上时代步伐,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随着学习信息量的急速膨胀,社会竞争愈见激烈,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在浩瀚的信息环境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个性化学习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将自身的优点应用到学习中去,更高效率的感知、处理、加工和创新信息,这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一种必要的方式。
个性化学习是当代教育领域积极倡导的学习理念和模式, 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 针对学习者个性特点、知识经验和能力、学习需求、偏好以及具体学习情境而采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 促使学习者的能力与个性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2]个性化学习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体终身学习的需要,基于当前的校园整体学习情境分析个性化学习中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的协同。根据“木桶原理”,家庭和学校都是影响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无论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我们的理想确实很丰满,但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1.1基础网络覆盖建设不到位,移动终端五花八门
从整体上来看,中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是比较集中的,学校也是学习的“主战场”,所以学校的环境建设毋容置疑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影响占据了很大的成分。学校的网络环境是数字校园的基础,也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石,网络的嵌入,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资源更加充沛,也使得学习效率较传统大幅度提高。“移动学习”和“移动课堂”的提出,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制约,为每一位学习者营造“老师总在我身边”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无论何时何地,有网络就有学习,就有课堂。[3]但是,从目前的校园的整体环境来看,部分学校的网络环境确实已经做得很好,基本上实现了有线加无线的全面网络覆盖,主要体现在高校的附属中小学和一些大城市中的中小学校,可是大部分中小学校在网络建设中只强调了有线的接入,完全没有考虑到无线的引进。无线网络全覆盖对个性化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个性化学习离不开信息的随时获取,个性化学习中学生可能随时都有学习需求,需求产生的同时可能他在学校的操场上或者食堂里,这时候无线网络的覆盖就产生作用了,因为通过无线网络接入的移动终端可以给他带来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所以数字校园的建设中不应该忽略了无线网络的覆盖。
与无线网络对应的是移动终端。目前的中小学移动终端基本上都不是统一的,学习的终端要么是手机,要么是pad,要么是笔记本,所以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终端的五花八门使个性化学习滋生了一个很大的阻碍,不能实现统一管理与定位。举个例子,学生A和学生B同时通过移动终端在网络平台上学习,而且都偏向于网站建设方面的学习,如果说A遇到了学习问题,而B正好可以解决这方面问题,但又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实现的,这样就需要面对面的交流,从传统角度来看,非制定终端只能通过其他通讯方式联系对方,约定地点,这个过程中会消耗很多精力和时间,这就间接地导致学生的学习激情和需求大打折扣。如果是统一定制的移动终端,同学可以通过统一终端的定位识别快捷的找到对方,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与学生个性化学习协作效率。另外,移动终端的不统一管理会导致有些学生心思不在学习上,可能会通过自己的个人终端沉迷网络等等。所以,学校的移动终端不统一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1.2学习者特征分析不精确,生生协作通道欠缺
个性化学习中缺不了协作,个性化学习虽然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加以分别,但是难免也会有个性化群体,如何让中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丰富多彩,最重要的还是交流协作,但是当前校园的协作学习还是仅仅停留在学生传统的交流合作上,仅仅是面对面的交流协作,缺乏网络协作通道的应用,缺乏网络学习交流,缺乏实时通信技术的应用。有的学校即便具备了全面的基础设施,但是在具体的落实执行方面力度还很不够。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延续以前的传统古板的个性化学习方式,而应该将技术深度整合到个性化学习当中,使技术为我们所用,不光是“能用”,更是“会用”,甚至“乐用”。
个性化学习方式的传统分析也越来越跟不上时代步伐,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还仅仅停留在学习者的成绩和综合表现上,比如,学生C数学成绩好且理化成绩好,就说明该学生偏向于理科学习。学生D语文好,就说明该学生偏向于文科学习。其实这种特征分析还是严重缺乏数据支持,只是经验的运用分析。所以我们迫切需要相关技术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客观细致的分析,这样才能精确的分析学习者的特征,科学的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所以,特征分析的精确性和生生协作通道对个性化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1.3家校协作广度狭隘,合作深度不够
个性化学习不仅仅和学校有关,也和家庭有着很大关系,中小学校和家庭两个独立的群体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发展关系重大。但是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学校的校讯通,家访形式进行。为什么中小学校和家庭的关系不能像学校和学习者的关系一样呢?学生每天都在和学校、老师打交道,家庭和学校的交流却没有这么频繁,如果学校、老师每天能够将学生在学校的综合表现通过信息化手段传递给学习者家长,家长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自己孩子的各方面的信息,针对孩子的个性、特征,制定合理的学习生活环境。也可以根据学校反映的学习者出现的问题,协同学校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校也可以根据家长反馈的信息,在学校更好的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拓展各方面能力。“因材施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能力,制定合理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对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2.1加强学校基础网络建设和移动终端建设
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中的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实施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升级换代。支持IPv6协议,与IPv6互联网和现有IPv4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到2015年,宽带网络覆盖各级各类学校,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100Mbps以上,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2Mbps以上;高校的接入带宽达到1Gbps以上。[4]可以理解为校园的基础网络建设包含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建设,因为仅仅有有线网络是不够的,所以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力度,使有线和无线的覆盖建设同时进行。
学校的基础网络建设是基础,终端的统一是关键,学校应该给学生配备统一的定制版移动终端,限制终端的相关负面功能,加大终端学习软件开发,让中小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能力。并且,学校统一定制的终端必须能够对每个学生进行定位,学生能够通过终端找到跟自己“志同道合”的学习者,这样能够使得学习者的协作效率大大提高。基础网络的全面覆盖和移动终端的统一定制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个性化学习环境,这也是数字校园环境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设施,数字校园是一个“化”的过程,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一步登天,所以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务必使得责任落实到人,务必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率。
2.2深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所谓大数据,维基百科是这样定义的: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5]如果说,互联网促进了教育的民主化,那么,大数据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个性化学习中对中小学生的发展评估能够准确定位学生的个性和能力,能够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制定精确的方案。正如前面所述,传统教育中制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可能仅仅是从学习成绩层面和学生表现行为来进行确定,但是缺乏数据支持和理性分析。大数据的建设能让我们更全面的看待学生的发展,发现学生成绩背后的原因,因为即使两个成绩相同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一定相同,可能一个具备“会学”“乐学”的品质,而另外一个只具备“学会”的能力。
大数据技术可以让网站越来越了解学生,比如现在的淘宝网,它会根据你买过什么,浏览过一些什么商品,来判断你还有可能会购买一些什么。延伸到教育教学上就是学生浏览过的学习资源库,系统会根据学生之前的学习来判断学生将会需要什么资源,从而理性的向学生推送相关资源,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效率。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挖掘技术、知识管理技术、学习情境识别和环境感知技术、学习分析技术、数字资源的组织和共享技术等对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影响巨大,[6]所以,政府和学校必须将技术应用到实践当中,将技术整合到整个校园之中,使数字校园越来越智慧,个性化学习环境越来越智能。
2.3扩大家校协作广度,挖掘家校合作深度
家校协作,个性化学习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密切合作,这就要求学校或者教师能够每天将中小学生在学校的综合表现及时的传送到每位学生的家长手上,这个看起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这不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工作,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组建一个“家长小组”,即组织一批有责任心的家长来帮助班主任管理学生,分工合作,让学生的家长也参与到其中来,协助教师完成任务。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协作的广度即家校协作可以落实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更加细致的关怀到每一个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关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所以,通过“家长小组”,可以将学生一天在学校的综合表现通过报告书的形式以短信方式或者聊天平台的方式传达到每位学生家长的手中。同时,家长也可以将学生在家里的表现通过同样的方式传达给老师,这样家校双方就能完整的掌握孩子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针对不同的状况制定相关的个性化学习方案。
个性化学习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因为技术,中小学校的学习环境越来越数字化,学校的生活环境越来越人性化。将技术整合到学科当中,将技术应用到学习者身上,充分开发学习者的各方面的能力,拓展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不仅是每个学校的责任,也是整个国家的希望。信息化毕竟是一个“化”的过程,在过程的各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面对这个过程,我们应该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黄荣怀,杨俊锋,胡雪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12.
[2]王艳芳.支持个性化学习的E-learning系统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102.
[3]庄小凤,打造“智汇课堂”推动徐汇教育转型发展[C].2013第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教育信息化高峰论坛文集,2013:33-36.
[4]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http://www.edu.cn/zong_he_870/20120330/t20120330_760603.shtml.
[5]Big date-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EB/OL].(2014.5.22) http://zh.wikipedia.org/wiki/Big-date.
[6]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杨俊锋.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4):12.
2014-06-13
李健,男,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在读硕士。
G434
A
1008—3340(2015)01—00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