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生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的相互关系

2015-03-31 00:09李元薇
教师·中 2015年2期
关键词: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初中生

李元薇

摘要: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作为初中生主要的社会关系, 对其性格和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编《初中生亲子关系量表》对100名初中生的调查发现,亲子关系质量不同的被试,其同伴关系各维度平均分差异显著,表明被试亲子关系与其同伴关系在质量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初中生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年龄差异不显著,但是性别差异显著。

关键词:初中生;亲子关系;同伴关系

一、前言

从20世纪 40~50 年代开始, 亲子关系就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研究热潮; 到了20世纪60~70年代, 对同伴关系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是初中阶段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从发展的顺序来看,亲子关系是最初发展起来的,伴随着儿童的入学,人际关系也随之发展。而且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人际关系行为发生转变的重要阶段,Wright 关于儿童交往行为与年龄关系的研究表明,伴随年龄的增长,儿童与父母的交往次数逐渐减少,而与同伴的交往日渐次数增加。[2]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相互影响就显得极其必要。因此有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调查,结果显示,个体早期的亲子关系质量对其之后的人际关系(包括人际关系、伴侣关系等)处理策略等有密切的影响。[3]

但是,也有其他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持不同的观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Judith Rich Harris 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4],该理论认为同伴关系在青少年社会化发展过程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家庭因素却没有对青少年社会化发展起到持久的影响。因此这也就否认了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等社会关系发展的联系。 因此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本论文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在初中阶段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其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间在内在质量方面是否显著地相互联系。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山东省济南和泰安市两所中学的初一、初二、初三年级随机抽取学生100人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收回后,经过筛查,没有回答不合格的问卷,最后保留有效被试 100 人,有效率100%。被试年龄 13~16 岁,其中初一年级30人,初二年级 31 人,初三年级 39 人,男生合计 53 人,女生合计47人。

2 研究工具

(1)《初中生亲子关系量表》。该问卷根据有关资料编制、修订,用以调查中学生父母的关系状况,主要内容包括四个维度:亲子亲和、冲突、满意度、父母的支持和鼓励。问卷回答实行 5 级评定,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 1~5 分。

(2)《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是用以调查个体的人际关系问题,该量表包括四个维度:交谈方面的行为困扰、交际与交友方面的困扰、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跟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问卷回答两级评定,回答“是”记1分,答“否”不计分。

3研究程序

问卷实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施测,施测前对主持人进行培训,统一测试要求,使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处理。

三、研究结果

亲子关系状况不同被试同伴关系状况差异:

把初中生亲子关系量表中“冲突”维度各项目实行反向计分,并与“亲子亲和”“父母支持和肯定”和“满意度”各项目的分数相加,得出亲子关系总分,对全体 100 名被试按该分数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序,从高低两端各取总数的 27%形成亲子关系较好组和较差组,各组人数均为 27人,并与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亲子关系质量不同的被试,其同伴关系各个维度平均分差异达到统计学显著性(t=391~739,p<0001),说明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有较明显的相关性。且亲子关系高质量组被试在同伴关系的“交谈方面的行为困扰”“交际与交友方面的困扰”“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跟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维度的平均分显著低于亲子关系低质量组被试,即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见下表)

结果显示,亲子关系与被试年级交互效应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性,说明被试亲子关系与其同伴关系和被试的年级性别相互独立。而亲子关系与性别的交互效应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说明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和被试性别存在交互效应。

四、讨论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相互作用呢?首先, 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中, 由于交往双方角色、交往时间、地位的不同, 在关系的性质上也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亲子关系由于本身存在的家长与孩子间的代际血缘关系, 是最早的人际关系, 也是交往时间最长、最频繁、最为稳定的一种关系, 因此影响较为深远。而同伴关系则是地位、年龄、心理发展水平等较为相近的关系, 相对亲子关系具有明显的平等性,因而青少年更容易接受其影响。认识到这些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在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其相互关系。[5]

其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个体最初父母对其的教养方式不同,对儿童的个性特征有很大影响。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更容易形成良好的性格。而儿童自身所形成的性格特征反过来对亲子关系又产生不同的影响。儿童自身特征的稳定性,导致与同伴人际交往的不同倾向性。因此这对于父母教育婴幼儿,形成主要的教养方式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而且笔者认为,这对于我们进行初中生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相关性分析也有启示意义,即我们必须采用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方式并结合青少年自身性格的独特性来分析其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同伴关系作为一种平等的乐于被青少年接受其影响的人际关系,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所存在的权威的不平等的关系正是此阶段初中生所排斥的。引导青少年选择合适的同伴进行交往就成为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在家庭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尤其是

亲子关系,帮助初中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习惯,对初中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社会支持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叶子,庞丽娟. 论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04).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左占伟初中生的亲子关系与其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的相关性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05).

HARRIS J R. 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Theory of DevelopmentPsychological Review,1995,102(03):458—489.

猜你喜欢
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同伴关系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探究分组自主游戏促进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途径及启示
浅析校园心理剧的应用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