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再读景区公示语英译文
——以南通市旅游景区为例

2015-03-28 04:43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外国游客南通

陈 莉

(南通职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再读景区公示语英译文
——以南通市旅游景区为例

陈 莉

(南通职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调查南通景区公示语的英译文现状,指出公示语英译文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视角探讨公示语翻译的策略,力求实现景区公示语英译文的准确性、规范性,提高城市的对外形象。

生态翻译学;景区;公示语

0 引言

公示语作为社会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递必要信息的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特定的文化内涵。因此,公示语是一扇文明之窗,旅游景区公示语的英译文则是一架桥梁,构建了城市的对外宣传形象。所以,景区内的公示语翻译是否规范、能否有效地传达信息、促进跨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1 旅游景区公示语

在《汉英公示语词典》中,对公示语的定义为 “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公示语具有“提示性”“指示性”“强制性”“限制性”的特点(戴宪宗、吕和发, 2005)。因此,旅游景区的公示语通常以文字、表格或图形的方式出现在标示牌上,对游客进行标示、指示、告示或警示等。本文所讨论的公示语包括景区内的示意图、路标、景点名称、内容介绍等。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都设有中英双语公示语以方便游客,提高知名度,促进对外宣传。公示语的英译文不仅是一面旗帜,向外国游客介绍了自然风光、景点文化、历史面貌;也是一座桥梁,能够促进跨文化的交流,提高城市知名度,加大地区对外开放。因此,景区公示语的英译文是否规范、准确、有效,显得至关重要。外国友人曾跟笔者抱怨过这样的经历:在某景区游览途中,因有急事,需立即出景区,可是在风景秀美、面积广阔的景区内却怎么也找不到标有“出口”的指示牌。究其原因,原来景区内虽竖立着指示牌,可“出口”的英语公示语却被翻译为“Export”,外国游客望其文却不得其义,有如置身于迷宫之中。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Export”在英文中是指“把商品出口到国外去”,而外国游客要找的“出口”指的是“出去的通道”。事实证明,这种中英文词汇机械对应的翻译,阻碍了跨文化的正常交流,对景区的整体形象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2 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渊源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一种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他将翻译定义为“以译者为中心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cyclical alternations of the translator’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胡庚申,2008)。胡庚申教授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整体综合” 等观念相结合,提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

胡庚申教授提出:“研究语言不仅要考虑语言本身这一因素, 更要考虑到语言之外的因素影响, 即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方面的差异性来指导公示语的翻译, 更好地理解中英语言之间的区别与异同”。上述“三维”转换, 即指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的原则下对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其中,“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需要“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转换与阐释”。“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应“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08)。

由此可见,公示语的翻译如果忽视了英汉语言、文化、交际之间的差异性,势必会产生不规范、不准确、不合理的译文。只有以目标读者为出发点,考虑读者的语言习惯与文化差异,选择符合译文的语言生态环境,才能成功地翻译公示语,有效地推广城市对外形象。

3 依据生态翻译学的原理,重审南通景区公示语的英译文

有鉴于公示语英译文发挥的重要作用,笔者搜集、整理了南通各大旅游景区公示语的英语译文,对南通景区公示语英译文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转化内出现的失误进行详细的分析,试图找出问题的成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1从“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角度看南通景区公示语英译文

在公示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需要对公示语的语言形式做适应性选择转换。如果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出现单词拼写、大小写、用词等语言错误,势必会影响译文的质量,妨碍公示语对景区形象的正确传达。

南通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濠河风景区,风景秀雅,如诗如画。然而,对于漫步其间的外国游客而言,如果在欣赏美景的时候,还要费力地去理解不规范、不准确的英文公示语,确是件令人扫兴之事。

例如,在南通濠河风景区游客大厅的标示牌上,“游客中心”被翻译为“Service Center for Feurist”,其中“Tourist” 被误作“Feurist”,这么标志性的英文公示语却因拼写错误造成游客理解困难,实在令人叹惜。另外,“濠河风景名胜区导游图”被翻译为“Tourists’Panorama Guide Map of Nantong Haohe Scenery Spor”,其中“Spor”显然是拼写错误,实际应为“Spot”。又如,“梅庵书苑” 的公示语被翻译为“Plun Hut Bookclub”,其中“Plun” 实际应为“Plum”。这些看似无伤大雅的公示语翻译错误,恰恰在微细之处反映了城市的容貌,影响了城市对外交流的形象。

在珠算博物馆中,可以发现珠算史厅的英译文为“History Hall Of Operation Of Abacus”,该公示语英译文存在的问题在于“Of”是介词,不是实词,不需大写首字母,应为“of”。事实上,在对公示语翻译过程中,表“功能设施信息”等的实意单词首字母应大写。 因此,“游客服务中心” 的英译文“Tourist service center”也属误译,应该改成“Tourist Service Center”。

上述公示语翻译的错误,究其原因是由于译文质量过低、翻译不严谨、译稿审查不仔细等造成。因此,在进行公示语翻译时需要考虑语言内容、结构、表达习惯的正确性,对公示语的语言形式做正确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3.2从“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角度看南通景区公示语英译文

汉语与英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关注目的语和原语之间的文化差异,避免因忽视文化差异造成对公示语的误译。在翻译公示语的过程中,应考虑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注重对文化内涵进行转换,确保在文化维度上使外国游客能理解、接受译文。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南通狼山风景区中的公示语“禁止攀爬,注意安全”所使用的翻译文为“Don’t climb,take care of safe”,该英译文仅是文字字面对应的机械翻译,并未考虑到外国游客的可接受性,罗嗦繁复,文化内涵转换缺失。其实,这则公示语发挥的是警示、提醒的作用,可依据英语国家公示语翻译的惯例,用简单清晰的结构“No+动词ing”的形式进行翻译,就能发挥“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不要攀爬”的作用,故该公示语应该译为“No Climbing”。

再如,“望江亭”被翻译为 “River-watching Pavilion”,该英译文虽无语言错误,但却没有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性考虑入内。国内临江建筑的常用名称为“望江楼”“望江台”“迎江亭”等,反映了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圆融之道。但如果只根据字面含义而将之翻译为“River-watching Pavilion”,只能表达出“观水、看水之意”; 如果只根据原文的含义,将之翻译为“Riverside Pavilion”,又不能传达出“临水望江”之意境。因此,考虑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性,可以将之翻译为“River-facing Pavilion”,以凸显公示语中的文化内涵的转换。

上述景区公示语翻译的错误主要在于只进行了简单机械的文字表面翻译,只关注了译文的语言结构,忽视了目的语和原语文化的差异性,没有用符合目的语文化习俗的文本对公示语进行文化的再解读与转换,故而译文质量欠佳。

3.3从“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角度看南通景区公示语英译文

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要求翻译的文本在目的语读者中能够具有与原语同样的交际意图,能够达到同样的交际效果。将公示语翻译成英文的目的在于使外国游客在景区游览时,能明白景区内的指示、提醒、劝告、警示等。因此,为了适应外国游客的交际需求,应该根据其语言规范和交际原则对信息进行转换、调整、重组,以便交际能顺利地进行。

例如,在狼山风景区中,可见到“残疾人通道” 被译作“Handicapper’s passage”,这则公示语的翻译从交际效果来看并不恰当,因为“handicapper”有歧视残疾人之嫌,所以应改为“Disabled Passage”。又如“老年人优先入园”的译文“Old people first”也应改为“Senior Citizens First”以避免令外国老年游客产生不被尊重之意。

再如,“游客止步”被翻译为 “Visitors stop”,从交际角度来说,该译文显得生硬、古板,可以改为“Staff Only”或“No Access for Unauthorized Persons”。再如,“严禁拍照”原译文为“Photographing prohibited”,改为“No Photographing”会显得比较礼貌、客观。

上述实例一再证明:根据目的语读者的语言规范及交际原则进行的翻译转换,能帮助跨文化交际顺利地进行,为城市打造良好的对外形象。

当然,公示语的翻译并非一个单独、孤立的层面,应该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方面来考虑译文的规范性、正确性、效用性。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应能正确地转换语言结构,传递文化内涵,最终能实现原文的交际意图。

4 结语

旅游景区公示语的英译文反映了城市的文化风貌。依据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指导,使用正确、规范的公示语翻译有助于创造和谐的大众生态环境,构建良好的城市形象。在此,笔者大力呼吁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公示语的译文质量,充分发挥其有益于城市对外宣传推介的平台作用。

[1]戴宪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5,(6):38.

[2]顾亚琴.景区标识语英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98—99.

[3]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1—5.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2012,(4):62—67.

[6]贺学耘.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57—59.

[7]吕和发,单丽萍.汉英公示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08.

[8]梅美莲,陈冀.英国公共交通工具上公示语的使用特点[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1,(3):344—350.

[9]司继涛.旅游外宣英译改写策略的生态翻译学阐释[J].钦州学院学报,2012,(5):34—38.

[10]袁玥恒.公示语英译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J].科教文汇,2013,(5):100—102.

[11]赵湘.中英标识语的文化差异与语用翻译[J].外语教学,2006,(3):71—74.

责任编辑:富春凯

10.3969/j.issn.1674-6341.2015.06.068

2015-04-23

陈莉(1978—),女,江苏南通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研究、英语教学研究。

H159

A

1674-6341(2015)06-0151-02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外国游客南通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新西兰开征外国游客税每人约23.45美元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外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