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明义
【关键词】 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理念;学习兴趣;知识;形
成过程;课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4—0049—01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广大初中数学教师近年来的共同追求。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分注重结果,过分强调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极大地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那么,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此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要在学生思维的盲点,学习的拐点处提出有思考性、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提供思维的场地,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自主探索,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思维不断地、及时地、充分地得到展示与矫正,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教师要以传统的“传授者”转变为当今的“引导者”,做到引导要恰到好处,而不能感到生硬与做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与临场应变能力,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备课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只有经过学生参与、发现和思考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学生理解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因此,只有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才能使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得以实现。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的时候,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够很快被学生理解并掌握。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适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普遍发展。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符号、枯燥的数学定理、复杂的证明过程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这样,就可以降低学习难度,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3.向学生讲述关于数学的小知识或者是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取数学结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获得数学结论的同时,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开发,潜能得到发掘,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上”。教师和学生都应有这样深切的感受:听来的记不住,看到的记不牢,只有动手做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就是让他们去动手操作。
例如,在“圓周角”一节中,可让学生进行以下操作:1.作出已知圆的任意一个圆周角; 2.再画出这个圆周角所夹弧对的圆心角;3.分别量出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 4.再任意作一个圆周角,是否还有上面的结论?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已能总结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关于圆周角的结论,即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来证明了,课题的引入自然顺畅。
四、有效的课后反思
有效教学总是与教师对教学实践和自身的专业发展的反思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衡量标准之一,它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考查,不断优化和改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并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任何优秀教师都不是天生的,他们都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探索,逐渐成长起来的。作为教师,要善于自我反思,经常倾听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要有勇气正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经常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适应学生的要求,并随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对提高教师本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有效性都是非常有益的。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