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婷
摘 要: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学生、文本构成了课堂的三要素,其中文本构架起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因此对于文本的解读是语文课堂的中心,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语文课堂的精彩与效率。从知人论文,回归文本,贯通文本内外,根据学情设置不同的解读侧重点四个方面展开,以求在课堂文本解读教学这一问题上做一些有意义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文本解读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学生、文本构成了课堂的三要素。课堂教学在三者之间以彼与彼的对话关系逐步推进,进而延展成了一堂语文课。在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等诸多关系中,文本是媒介,构架起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基于文本展开的,因此对于文本的解读是语文课堂的中心,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语文课堂的精彩与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面对文本进行对话时容易落入“三化”现象的泥潭中。如,在讲读《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四大名著此类古今中外名篇时,“资产阶级”“封建主义”这类带有阶级分析、阶级对立色彩的字眼必然会出现,统治阶级的嘴脸总是被定性为讽刺、批判的对象,而老百姓、人民群众则被安置在受迫害、被剥削、被奴役的角色扮演上。这种以政治色彩解读文本内涵的方法即为解读文本的政治化。
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阅读的定义变得宽泛,韩流、美剧、网络小说对校园阅读课堂阅读产生冲击,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主的阅读逐渐被冷落、被边缘化。这就导致学生的阅读无法深入,甚至断章取义地理解作品内涵。各种改编、戏说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经典的理解。
然而,教参资料捆绑住了教师的思维,教参上的观点往往被学生奉为标准。教学参考的内容成为教师备课的全部,成为考试答题的标准。教学参考、名家赏析这些外界资料代替了教师、学生本人对文本的理解,解读的个性化就这样被标准化了。
新课程要求课堂上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然而语文教学最终还是要面对应试。应试更侧重于任务的接受,轻习得后的启发,使得学生习惯被动接受,学生缺乏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即是随之而产生的必然衍生物。
面对试卷后所附带的参考答案,面对学生提出的:“老师,为什么是这样解读,作者写作时也许压根就没有这样想过,我们也许是曲解了原意呢”此类问题时,我们的语文教师是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那个“哈姆莱特”呢,还是拉着他们朝着所谓的正确答案上去凑近呢?在如今高考改革、教育方向调整的大势所趋之下,相信上述问题的答案是十分明确的,教师要教会学生的是靠近文本心声,个性化地研读,接收经典文章中传递出来的真善美的能量。
一、知人论文,读懂作者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中说过:“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知人论文,要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以更好地认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要让学生先了解这是诗人的后期作品,联系诗人南渡后亡国亡家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读懂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深深的孤独、凄清、愁懑的情感,避免学生以为这只是一首简单的闺怨诗,片面地误读。
二、回归文本,靠近文本心声
1.尊重文本内容,抓住文本特征,有效处理文字信息,增强阅读效果。如,苏教版必修四中的《辛德勒名单》,这是一篇电影文学剧本。和其他文学作品诸如小说、散文、诗歌的区别表现在于:电影文学剧本不是写给人读的,而是写给人看的,所描写的内容必须让人通过想象看到和听到,不能像小说或散文那样无穷无尽地描写、讲述。在解读文本時,教师应抓住电影镜头去分析,教材节选了第101到第117共17个分镜头剧本,其中辛德勒向高斯换取海伦这一经典镜头,体现了该剧本小细节、大手笔的特色。该镜头以点代面,海伦的命运是整个犹太人命运的一个缩影,在这一情节中也集中体现了人物性格,辛德勒的复杂人性、高斯的心理挣扎,通过海伦这一线索展现得具体而丰满。从这些角度去推敲这一电影剧本,就能将学生从电影世界带到文本天地,真正领略到这部电影的精髓。
2.教学设计应指向语文的核心价值解读,即要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如,课文《老人与海》(节选),其核心价值是通过赏析文本直截了当地叙述和生动的对话特色来学习海明威朴实无华、准确生动、简洁明了,却能直击要害的语言风格。并引导学生从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中分析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的作用。通过文本解读的引导,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贯通文本内外,促进学生个性化研读
解读文本是语文课堂的中心,但教师不能局限于“用教材教”,将课堂仅仅局限在文本之内,应贯通文本内外,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认知和已有的学科知识等进行有机整合,拓宽文本内外的视野。如,涉及不熟悉的题材的文章,在讲读《辛德勒名单》时可以先导入关于二次世界大战题材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短片,让学生对战争的基本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那么,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就有了一个认知基础,从而为学生接纳文本奠定了情感基础。又如,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读就懂、不再深挖的现象。这是因为教材文本中的内容具有深入浅出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社会阅历和已知知识等融入对文本的解读中去,让学生深化当下的文本解读和情感体验。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丰富课堂的内涵。
四、根据学情设置不同的解读侧重点
个性化的文本解读还涉及学生各异的学情,如,学生的认知能力、阅读积累等,最恰当的文本分析是教师基于对自己学生的具体状况而做出的分析。
当代学生比较个性,以自我为中心,青少年这一成长阶段时期防护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特别强。他们极力塑造出自我个性的坚强防线,自我保护,在阅读文本时就会表现出不愿意靠近他人心灵的特征,其实他们是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影子,可以说他们是一群“装在套子里的人”。
比如,一篇关于乡村的美文,在读到“那里没有巍峨的大山,只有爬满青藤的小丘,能储存月光的涓涓细流,溪边一间朝暮升起缕袅袅炊烟的茅屋,简陋的篱笆小院,几分种植粮菜的劳作之地。飘荡在翠竹之隙的歌谣,满山遍野的绿草、山花、流水……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有学生读后嘟囔了一句“好假”,更多的学生读完后面无表情、波澜不惊。因为现在的学生对乡村的印象多是撤村建居后的拟城市化模样,他们已经无法想象有山、有水、有田园、有庄稼的画面,这样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距离他们很远。所以,会有学生认为这是作者虚构的,文字造假了。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减轻抵触情绪,放下心理防线,解除戒备警报,运用移情试着靠近文本,细心体味文字中传达出来的美好。让学生明白,在滚滚俗世中名利追逐的间歇时,我们应该也十分需要偶尔地抽身,静下来,空出心灵去感受这样的美好,滋养身心,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我们的教学要尽量引导学生靠近正能量,能入选课本的都是优秀的正面的文本,要取其精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内心真善美的一面。
孔子曾经说过:“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关注经典、品读经典,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钱骏.中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意识[J].科技创新导报,2010(08).
[2]顾文伟.中学语文教学中经典文本个性化解读研究[D].苏州大学,2011.
[3]雷萃.现今中学语文课堂中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12.
[4]岳上铧.从学生阅读现状看文本解读课程开设的必要性[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1).
[5]吴志红.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4(06).
编辑 郑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