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实践操作有效性探微

2015-03-24 23:42张洁华
甘肃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实践操作反思内容

张洁华

【关键词】 数学;实践操作;内容;反思;表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3—0064—0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操作活动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符合儿童由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规律。那么,应如何开展科学操作活动,提高数学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呢?

一、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习惯,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优势,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从低年级起,教学中就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操作学习习惯,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为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打下坚实基础。

学具本应是孩子遇到问题时自觉用于解决问题的工具,而现在却变成由老师掌控的道具,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孩子选择的更多的是等待,他们不会主动利用手边的工具去试一试。虽然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也很必要,但一定要注意尺度,点到为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也十分重要。

二、精心选择有价值的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动手操作学习,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操作学习。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时,当学生已经知道如何画高和锐角三角形有三条高后,我安排了让学生用三角尺在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中找三条高的操作活动。学生在找不到时,老师再通过课件演示作介绍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也分别有三条高,最后让学生在这两个三角形中分别画出它们的高。这样通过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再由老师介绍得出的结论,印象才是最深刻的。

三、操作前要有要求

操作是一种学习手段,通过操作,为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和规律提供感性基础,培养探究能力。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具有明显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动手操作时往往被他们感兴趣的学具的色彩、形状等外部因素所吸引,任凭自己的兴致来摆弄学具,对操作的目的并不明确。作为教师这时应该向学生提出清晰的操作要求,把操作的目的交待清楚,让学生带着问题边操作边思考。除了操作目的要明确外,对操作方法也应有适当的要求。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四、操作中要有反思

首先,教师在组织操作活动时要明确不能为了操作而操作,要达到操作活动的有效性,就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实际操作,使其积聚的感性知识真正抽象转化为理性知识。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尤其应重视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反思即数学抽象。

其次,要清楚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不是动手操作而是数学思维。所有的动手操作都是实现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载体。在课堂上,教师所能利用操作材料的种类和时间是有限的,在精选操作材料的前提下,必须深挖每一种操作材料的价值,让它最大限度地为发展学生思维服务。

同一个环节,同一种教具,但两次课堂效果却大不相同。可见教学中只有操作是不够的,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指导、优化,充分发挥材料作用,使动手操作与数学思维紧密联系,具有足够的含金量,这样才能达到动手操作的真正目的。

五、操作后要有表述

操作活动是帮助学生形象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把自己的操作过程用语言表达清楚,则有利于使其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学中操作完成后,教师应帮助学生提升,超越单纯、机械的操作技能,将操作活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充分挖掘出来,从而真正发挥操作活动对深化学生认识的作用。

六、评价激励,关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

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是一切课堂活动的落脚点,也是评价学生活动是否有效的标尺。为此我们应注意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通过评价激励,使更多的学生从活动中获得自信,在活动中发展技能,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和经验,把“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处。

实践证明,动手操作活动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智慧的鲜花开放在手指尖上”。要让儿童的智慧之花开放得更加绚烂,教师就要对操作活动精心设计、全程调控,开展科学的操作活动,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实践操作反思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小学科学课外活动的拓展与开发初探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创新思维培养之我见
主要内容
浅谈数学教学策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