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在国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2015-03-22 22:48:09张先庚安雪梅肖桂华龙芋君梁清芳
护理研究 2015年36期
关键词:同伴教育技能教学护理教学

张先庚,曹 冰,安雪梅,肖桂华,刘 琴,龙芋君,刘 爽,梁清芳

Application status quo of peer education in domestic nursing teaching

Zhang Xiangeng,Cao Bing,An Xuemei et al

(Chengd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ichuan 611137 China)



同伴教育在国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张先庚,曹冰,安雪梅,肖桂华,刘琴,龙芋君,刘爽,梁清芳

Application status quo of peer education in domestic nursing teaching

Zhang Xiangeng,Cao Bing,An Xuemei et al

(Chengd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ichuan 611137 China)

摘要:从同伴教育对象、实践、效果等方面对我国同伴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我国护理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同伴教育;护理教学;技能教学

随着护理学科正式成为一级学科,社会发展和《护士条例》的颁布对护生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是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同伴教育是具有相同性别、相似年龄、相同背景、共同经验、相似生理状况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其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1,2],是让部分人先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再将这些知识和技能传播给同伴,使更多人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和技能[3]。同伴教学法就是一种体现了教与学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施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同伴教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预防和性健康教育领域,近些年我国一些学者也将同伴教育应用于青少年体育运动、健康教育、心理卫生、残障儿童融合、人际交往、医学生营养教育等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4-6]。但将同伴教育应用于护理教学仍在探索阶段。本文主要以同伴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为主线,对近年来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为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探讨及构建适合社会需求的护理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1同伴教育对象

1.1同伴教育者的选择同伴教育辅导者选取方式主要包括:遵循自愿报名原则,结合理论笔试、操作考核、面试和班级成员推荐与教师推荐等。选出乐于助人、有奉献精神,操作理论、责任心、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自学能力较强的同班、高年级或更高学历层次的学生作为同伴教育辅导者。同伴教育被辅导者选取范围主要包括在校的中职、高职、专科、本科护生以及在临床实习的各层次护生等。

1.2同伴教育辅导者的培训同伴教育辅导者多需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曾丽华等[7]采用分发小册子、集中讲授、直观演示、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同伴辅学员进行培训。谌绍林等[8]在《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对同伴教育辅导者培训方式主要是:在开课前3周,教师将实训授课讲义详案、操作录像分发给同伴教育者,要求自学,熟悉其内容。在开课前2周,教师集中时间对同伴教育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操作技能及技巧、讲解及沟通方法、同伴教育方法等。然后将实验所需物品分发给同伴教育辅导者,让其课余自行练习。黄爱松等[9]采取方法:在实训前3周小教师由任课教师集中统一培训,培训为期2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操作技能以及各项操作技能考核评定的标准、方法、要求的培训方式。也有研究者在对同伴教育者的培训时增添了预试讲、试讲和预授课[3]。

2同伴教育实践

2.1同伴教育实施形式目前我国同伴教育应用于护理教学的实施形式较为多样化。叶艳胜等[1]采用随机对照法抽取本科实习护生,要求护生基于完全自愿的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愿挑选合作伙伴,3人组成互助小组开展同伴互助活动。何清[10]采用了同伴辅导的跨年级教学模式,即试验开始前,根据护生志愿、学习成绩,将试验组的2005级护生与2006级护生分配成跨年级一对一教学小组开展同伴教学,辅导周期为1学年。马金娇[11]则通过1 位同伴教育者带领5位护生的方式,按照同伴教育者示教→护生回示,一对一指导训练→总结的程序开展同伴教学。也有研究者将责任制同伴教学法运用到操作技能教学中,同伴教育者利用课余时间,在开课前、上课时及课后对该组成员进行操作技能指导,实行责任制同伴教学[8]。授课过程采用每个小班选取2名同伴教育者分角色先进行集中示教,指导教师针对细节进行完善,然后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分组练习,同伴教育者及授课教师一同巡回指导学生练习、答疑。下课前授课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布置本次实训内容作业。课余时间实训室开放,由同伴教育者负责带本组成员练习。在整个过程中,授课教师和同伴教育者始终保持沟通联系,随时回答护生的问题。

2.2同伴教育内容目前我国同伴教内容主要涉及各类护理操作,包括基础护理技能、眼科护理操作、外科护理操作、妇产科护理技术以及临床护理操作等。基础护理技能教学主要涉及铺床法、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导尿术、口腔护理、注射法(皮内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生命体征测量法、吸氧法、密闭式静脉输液法等[10]。眼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目前限于滴眼药水、涂眼药膏、包眼等3项操作[11]。吕立青[12]则将同伴教育模式延伸至手术室中职护生临床带教中,教学内容包括外科洗手法、无菌器械台的设立、术中无菌区域的范围、电刀的安全使用、手术体位的正确摆放等。同伴教育也在妇产科操作技能教学中有广泛应用,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妇产科常用的操作技能:产前检查、正常分娩3个产程的处理、新生儿复苏术[9]。同伴教学在急诊基本技能及技术中的应用相比较其他技能操作而言则范围更广,如包括吸氧、吸痰、鼻饲、导尿、静脉留置针应用、心肺复苏术、洗胃术及除颤仪、复苏泵、呼吸机、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和仪器常见故障的排除、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各种穿刺术的急救护理配合[13]。也有学者将同伴教育模式应用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尿、灌肠等临床护理学习过程的相关研究[14]。

3同伴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效果

3.1认知能力提高有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护生认为同伴辅学法有利于增强护生团队意识与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伴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主动性、自觉性。对授课教师进行同伴教育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同伴教育组护生上课时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情况、学习主动性、思维能力、教学效果的主观感受反馈效果较好[7]。多数同学对此教学方法持赞同态度,认为此种方法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操作的学习,能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归纳能力[15]。

3.2专业操作技能熟练叶艳胜等[1]采用护理本科生实践过程行为评价量表测量护生的临床实践行为,结果显示实习6个月后,两组护生临床实践行为总分及证实自己的专业能力、应用护理程序、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应用相关学科知识、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明确病人的权利与义务、分析影响病人的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同伴教育组临床护理操作能力、专科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7,10,12],操作技能考核总成绩及仪表、实施、终末质量、人文关怀与沟通、相关知识问答部分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92.8%学生对此教学方式予以肯定[3]。

3.3缓解实习压力同辈支持及调息训练对改善实习学生自主神经调节、减轻焦虑有一定效果[16],可降低实习时的焦虑水平[17]; 相对于临床教师来说,同伴可及性更强。颜余竹等[18]利用护生实习压力量表(包括工作性质、工作负荷、实习准备、人际关系、工作支持、学习与工作的冲突6个维度)测评结果显示,两组护理本科生实习压力总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性质、工作负荷、工作支持及实习准备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后继效应对已经毕业的护生进行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同伴教育组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在同级学生中,他们的表现获得了所在医院和病人的更高评价,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也高于同年级的其他班级[10]。

4启示

4.1同伴教育符合我国的教育环境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同伴教育具有文化适宜性、可接受性、经济性、参与性,即提供的信息符合某一文化特征人群的需要,彼此间可以自由平等交流;同伴间没有代沟,交流的信息往往是兴趣相仿的、易沟通、交流自然、彼此信任;同伴教育者一般为志愿者,人均教育成本低;同伴教育能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参与积极性,为他们提供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在参与过程中轻松而牢固地掌握知识[19]。从护生的教育角度讲,以同伴教育方式搭建起的平台有利于促进各个层次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知识与技能的共享。

4.2同伴教育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同伴教育符合当前的教育环境,具有一定优势,但仍还存在一些不足:①少数学生认为由学生示教的实验不重要,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同时,担任辅导者的学生可能会面临性格上的压力,有些学生因为内向而对担任辅导者产生退缩心理,这对辅导者本身以及被辅导者都将产生不良影响[10]。②当同伴辅学员对操作技术的掌握不到位或与教师操作标准要求存在偏差时,容易对组员产生误导,从而影响组员的操作技能的掌握。③在课后练习中由同伴辅学员负责指导,因同伴辅学员本身也是学生,在管理与监督方面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会导致一些组员纪律松散,从而影响练习效果[7]。

5小结

同伴教育过程管理、质量控制以及如何将同伴教育与其他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护理教学中,让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领域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护理人才[1],仍需要继续探讨和研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该方法将成为护理技能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叶艳胜,玄英哲.基于同伴互助的本科护生临床实践行为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4-7.

[2]肖华,黄炎炎,方定志.谈艾滋病同伴教育及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5,4(5):348-350.

[3]高敏,常红娟,张瑞芹.同伴教育在基础护理学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7):310-312.

[4]郝秀芳,马延祥.浅谈同伴教育在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08,29(20):1831-1832.

[5]赵田.同伴教育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作用[J].中国商界,2010,12(212):271.

[6]王锋,吴秋云,邵继红,等.同伴教育模式在医学生营养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4):8.

[7]曾丽华,葛高连,郝伶,等.同伴辅学在高职基础护理学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2,9(4):155-157.

[8]谌绍林,刘丽,姚珺,等.同伴教育在《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8B):2919-2920.

[9]黄爱松,陈倩,范景敏.同伴教育在妇产科操作技能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3):89-90.

[10]何清.同伴辅导辅助教学方法在基础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0,7(1):15-17.

[11]马金娇.同伴教育模式对中职学习困难护生操作技能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0):117-118.

[12]吕立青.同伴教育模式在手术室中职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4):97-99.

[13]崔秋霞,单君,郁红霞,等.同伴教育在急诊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53-55.

[14]刘冰花,顾欣,余翔,等.同伴教育模式在实习护生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5):79-81.

[15]黄彩辉,蔺敏.同伴教育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4):89-91.

[16]雷洁,沈思媚,李稚琳,等.同辈支持并行调息训练对缓解护理专业实习学生焦虑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922-923.

[17]施华,潘兰霞.同伴教育在护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 (3):454-455.

[18]颜余竹,周颖清,梁曼,等.同辈支持小组缓解护理本科生实习压力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1090-1092.

[19]罗有利,李胜联.高校同伴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几点改进意见[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8):679-680.

(本文编辑张建华)

收稿日期:(2014-12-21;修回日期:2015-11-15)

作者简介张先庚,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单位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曹冰、安雪梅、肖桂华、刘琴、龙芋君、刘爽、梁清芳单位: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

基金项目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改重点资助项目,编号:02114200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35.004

文章编号:1009-6493(2015)12B-4363-03

猜你喜欢
同伴教育技能教学护理教学
高中英语语言知识教授及交际技能教学的实践研究
国外高校图书馆同伴教育的进展研究
基于同伴教育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21:00:27
试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同伴教育的运用
求知导刊(2016年31期)2016-12-16 11:05:45
“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2:05:51
从“人文”的角度谈高考美术技能教学
护理教学查房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9:51:28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22:45
护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初探
PBL教学法在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求知导刊(2016年19期)2016-08-15 1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