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威
摘要:高中音乐与创造能力之间是通过“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来联结起来的,而解决问题的质量则检验了教学与创造的效果。因此,以“问题”为核心而构建起的高中音乐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音乐 创造能力 问题 培养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以创造力为代表的各项能力,这是近年来高中音乐教学中被普遍关注的话题。但在诸多的研究成果面前,我们似乎陷入了“迷茫”,并通常会被两个问题所困扰:一是高中音乐与创造能力两个相差很远的概念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系;二是如何在高中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了解开这两个“迷题”,本文以高中音乐教学为研究对象,拟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来解答之。
一、高中音乐与创造能力的“问题”联系
虽然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明确了音乐教育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功能,但在实践中,对于二者的关系,我们却还存在些许迷惑。首先《高中音乐》作为必修课成为了高中课程的一部分,其价值功能随着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而被“放大”,创造能力就是其中的成果之一。其次创造能力指的是一种思维方法上的能力,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法、实践方法、检验方法”的系统过程。综上,高中音乐课程可视为是设置、分析、解决“音乐问题”的过程,而创造能力则致力于发现、解决、创新“方法”的目的。据此,本文认为“问题”是高中音乐与创造能力联系的核心。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解决”与“方法”的作用。这是因为没有“解决”的问题是不完整的,只是高中音乐教学的一个阶段;而没有“问题”的解决只是课本中的“总结”,是没有方向与生命力的。至于“方法”,它则在手段实施上给予了解决的正确方向,使之更具体系化与科学性。此外,“问题的解决”也是有层次的,低层次的“解决”只是用常规方法处理了问题,而不属于创造的范畴;高层次的“解决”则既属“处理问题”,也具有创造性属性。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体系构建中,我们需要清晰何为“常规问题”,何为“创新问题”。
二、“培养创造型学生”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分析教材,寻找常规问题
新的人教版《高中音乐》教材共有18个单元,34个小节,内容涉及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拉丁音乐、非洲音乐、轻音乐、爵士乐、民歌、戏曲等。与以往教材不同,在每一小节内容的后面都会设置有“拓展与探究”版块,通常会讨论关于小节内容的知识,而我们要寻找的“问题”就隐藏在其中。因此,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这些问题挖掘出来。我们以《高中音乐》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为例来寻找“问题”:
“寻找常规问题”是我们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第一步,它初步深入了音乐知识的内核,是创新型问题的基础。譬如我们可以基于“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的问题来拓展“形成背景”、“历史渊源”、“地域特色”等问题。
(二)去粗取精,设置创新问题
我们认为,创新型问题是基于常规问题提出来的,因此,去粗取精就是就某方面问题“直线深入”或“交互”研究的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设计“创新型问题”时应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独自或组队完成。下面我们以《高中音乐》第三十三节“流行风”为例来说明:
“流行风”探索活动。
1.学习内容:欣赏《思念》、《懂你》、《好汉歌》,学习通俗音乐知识。
2.学习目标:体验流行音乐,感受流行文化。
3.问题设置:“你最喜爱哪首流行歌曲?”;
“流行文化背后的社会因素”;
“流行文化对于高中学生的影响”。
4.采取方法:问卷调查,理论研究,思考撰写。
5.活动实施:由学生自由组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上街做社会调查。调查完成后,撰写数据分析报告并以“数据图”的形式呈报。由小组成员分头搜集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影响流行文化的社会因素”。由学生个人体验撰写对于流行音乐的感受以及对其生活、情感的影响。
6.活动评价:教师对于调查活动、调查报告、撰写文章做出公正评价。
(三)多元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从以上的几个案例中,我们基本搞清了如何通过“问题”的设计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就创造性思维的本体而言,我们还需要理清创造性思维的几种表现形式,以此来指导学生的创造性活动。首先是直觉思维,也也描述为直接感受。譬如学生在听《黄河大合唱》时就很容易联想到黄河“奔腾向东”的磅礴气势。其次是想象构思,就是将若干种事物通过逻辑关系构建起来。例如亚洲音乐、非洲音乐、拉丁音乐三者与地域特色、风土人情的联结;再次是启发顿悟,即通过某项实践活动的实施来领悟音乐的深刻含义。以上几种思维的实施都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较多采用音画兼具、纵横对比、社会实践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余晓金,谢素华.充分利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1).
[2]曾珠.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3]张丙香,司兴勇.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