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广程,笔名肖良,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心理学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创作员,1951年参加南海舰队文工团,历任乐手、海军军乐队音乐创作员、海政歌剧团领导、海军文艺创作室创作员。
音乐,藉着神秘的魔法,使多少人为她倾倒,为她触电,为她发烧,为她疯狂。音乐,是人类创造的奇迹中的佼佼者。由于她太神奇,太美妙,有人猜想她是上帝派到人间的使者,或许是外星人送给人类的礼物。有人甚至断言,人永远无法解开音乐的密码。
笔者与发烧友的交往中,也常常听到发烧友们的议论:交响曲真美,可惜听不懂……我的挚友K君多年在深圳炒股,不久前春夏之交回京定居,决定用35000元买一套发烧音响,请我去帮助选购机件,花了我不少精力。试机的时候,我对他说:“你随便找个地方呆着,待我调试好再打电话叫你回来。”大约过了三个来小时,他被我叫了回来。刚进门他就兴奋地说:“你看,我买回来五张试音碟,内中有打炮的,扫机关枪的,有摩托车高速行驶的,喷气式飞机超低空飞行的,还有砸碎玻璃杯、打雷、下雨……”“俗!俗!俗!”没等他说完我就打断了他的话。“哪我们拿什么做试音碟?要不我们唱卡拉OK?”他愣愣地看着我。我说:“第一次拿这样高级的音响听东西,切忌凑合。我已经准备好了,就欣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吧!”([Tchaikovsky:PianoConcertoNo.1].片号:DGG419028-2.独奏:李希特.协奏:维也纳爱乐乐团.指挥:卡拉扬)。好家伙,真是难得的好作品、难得的好指挥、难得的好乐团、难得的好录音,难得的好音响。真所谓五结合的典型。重放效果极佳,刚响起乐曲最前面圆号演奏的三个音,K君就坐不住了,我使劲把他按在座位上。待到第三乐章乐队音响大爆发时,他实在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高声说:“妙,妙,太妙了。真是惊天动地,憾人肺腑。就像是把维也纳爱乐乐团请到家里来演奏似的。”在听完唱碟后又说:“我现在才理解‘关起门来当皇帝这句话的意思。”我说:“祝贺你,你悟性不低。”他沉默了一会,摇摇头说:“可惜,交响乐太深奥,我一点也听不懂,糟蹋了这套音响。”
实际上,交响乐是可以听懂的。音乐的构成并不神秘,与其它自然界的音响特性一样,所包含的一切因素,都同音响的信息有关,是可以感觉和辨认的。当然,音乐语言有自己特殊的构成方式,它是由高度抽象而又慎密系统的音响信号组成。音乐信号是一种模糊信息。
为了解开音乐之迷,应该首先从作曲家的创作灵感谈起,从音乐家想要通过音乐来表达的内容谈起。
我们的老祖宗孔老夫子[前551~前479]在《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里包含两重意思:其一,是说音乐的创作是由大脑产生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其二,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不是直达(直观)式的,而是再造的。也就是说,音乐家对人世间的某种事物产生感触,而将这种感触转化为音乐,这就是作曲。他老人家有没有作过曲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找不到具体的物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老人家是世界上最早的音乐发烧友,他在1500多年前就因为欣赏《韶》乐而激动万分,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
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WolfgangAmadeus
Mozart,1756~1791],生于萨尔斯堡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萨尔茨堡大主教的乐队副指挥兼作曲,姐姐也极有音乐天分。莫扎特的音乐才能显露得很早,3岁时在羽管琴(古钢琴)上常常因找到三和弦而沉思默想;4岁开始随父学羽管琴和小提琴,短曲只用30分钟,长曲最多1小时便背会并熟练地演下来;5岁开始作曲,6岁时父亲带着他和姐姐到欧洲各地巡回演出,作即兴创作演奏,获热烈欢迎,被称为神童。1773年任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师,因向往自由生活,不满主教的严厉管束,于1781年愤然辞职,来到维也纳过自由的然而艰辛的音乐家生活。
莫扎特只活了35岁,但却写了75卷巨著。他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后宫诱逃》、《魔笛》等世界歌剧名著;大量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钢琴曲等作品。他的创作灵感一直到去世前仍如同泉水般涌出;据说他在创作交响曲时,同时形成第一至第四乐章的整个织体,因此,他的创作实际上只是把脑子里的音响记录下来而已。
莫扎特曾这样形容灵感的产生过程:“当我感觉良好,心情愉快时,或是饱餐后漫步时,或是夜晚不能入睡时,灵感就异常活跃,成群地向我走来。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一点也不知道。我喜欢的那些,就保留在记忆中。然后,我选出一首旋律,根据总构思、对位法和配器法的要求,很快就给它们加上相应的第二个旋律。所有这些片段仿佛变成‘和上酵母的面团。那时我的心灵就燃烧起来……作品在成长,我越来越清楚地听到它,作品就在我的头脑里完成着,不管它有多么的长。”
莫扎特在他的器乐作品中表现了什么内容呢?
早期的莫扎特最重要的作品主要来自他的即兴演奏。那时候不像现在这样各个城市都建有剧场或音乐厅,也不像现在这样登出广告和公开售票,听众也不像现在这样来自社会各阶层,而是一式的社会上层人士:皇家贵族、社会贤达、新近发迹的资本家等等,这些人来欣赏音乐的念头固然是有的,而更多的想法却是来看看作为神童的莫扎特的演奏技巧,说得白一点,是来猎奇、找乐子的。演出场地多半设在某贵族的厅堂或旅馆的大厅里,一架羽管琴就放在厅堂当中,莫扎特先在羽管琴上演奏前辈作曲家的名作,大家礼貌地拍拍巴掌,表示欢迎;然后由父亲在琴上弹出一个音乐主题,让莫扎特即席发挥,弹奏成一首长长的乐段,内中有不少高难度的技巧表演。这时听众们激动起来了,热烈鼓掌,并发出欢呼声。父亲宣布,大家可以给莫扎特指定音乐主题,由莫扎特即兴作曲。于是由某公爵或贵夫人上前在琴上弹出几个音,随后莫扎特就顺着这个主题即兴发挥。乐曲一般从轻盈抒情开始,经过几个婉转徘徊之后,音乐走向激烈,技巧运用也越来越复杂,出现了如同旋风般的华彩乐段,高潮迭起……于是听众们发烧了,如醉如狂,纷纷站起,大声叫好……又有人上来给予莫扎特弹出新的主题,莫扎特再作新的即兴创作,获得更为热烈的喝彩。
莫扎特对皇裔贵族们的欣赏心理揣摩得十分透彻,他知道这些养尊处优的听众们偏爱表现明快、优雅、风趣、细腻、娇媚和技巧华丽的音乐,而不喜欢表现悲剧或狂烈的感情的旋律。所以他在演奏中何处当平和,何处当张扬,拿捏得很有分寸。为了表现对键盘技巧的熟练程度,莫扎特有时还把一块白布覆盖在键盘上,这种类似于杂技式的表演,总能获得满堂喝彩,收入颇丰。类似的音乐会莫扎特每年在欧洲各地要举行成百上千次,成为一种应景的谋生手段,这些即兴而作的乐曲,当然很难谈到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多数没有进行整理和发表,成为过眼烟云。
莫扎特在创作技巧成熟之后所写的许多交响曲和协奏曲,都无标题,而且当中不少带有明显即兴创作痕迹。例如他所创作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作品第453号],传说是根据他所养的一只八哥的叫声发展而成。他应一位好朋友洛特盖布[Leutgeb]写的《降E大调圆号独奏曲》[作号417号],就和洛特盖布开了个玩笑,故意把Leutgeb叫成谐音“Leitgeb驴子”,并在总谱上的圆号独奏谱上接二连三地写着:“别慌……给你,驴先生,现在吹吧……急扳……快……不错……勇敢些……吹清楚些……畜牲……喔!你吹得太低了……唷!天啊……不错,可怜的东西—啊!傻瓜不高兴了—啊!你叫我笑死了—救命啊!—喘气!……吹啊……吹啊……(在结束处写道:)这颤音像羊叫—完了吗?谢天谢地!够了够了!”很明显,莫扎特在写这些乐曲的时候,并没有预先想过赋予这些作品什么具体的内容。
莫扎特最后一部交响曲《第41交响曲》(又名《朱庇特交响曲》[作品551号]),是公认写得最好的交响曲。创作于他去世前三年的1788年,这个时期是莫扎特经历最困苦维艰的时期,却仍然奋斗不息,仅用两个月写完了最后的三部交响曲。莫扎特在《第41交响曲》中,把美好憧憬与辉煌壮美的音乐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被世人奉为交响曲的范例。没有证据证明莫扎特生前曾听过《第41交响曲》的首演,把“朱庇特”冠于这部交响曲,也不是莫扎特的原意。由于这部交响曲气势磅博雄伟,如同史诗般的恢弘壮阔,后人从音乐中联想起古罗马神话中造物主朱庇特的英雄形象,于是便起名为“朱庇特”交响曲。
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后一个传人,他的音乐代表古典乐派最巅峰时期的状态。莫扎特的作品特征是乐观,勇往直前,善良和奉献,如同水晶般的透明,如一汪清泉般一泻直下。他从未给予作品以特殊的内容,欣赏者可以根据个人的感觉去理解。
乐圣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大概没有多少人不知其名的。他出身于德国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教堂合唱队的歌手,平庸而贪婪。由于贝多芬年幼时即显露出音乐才华,父亲盼望儿子成为莫扎特第二,好在社会上扬名和获得财富,于是用打的办法迫四岁的贝多芬不断地练琴。有时父亲半夜里和酒友喝完了酒,回到家里把贝多芬从床上拉起,命令他作无用的练习。贝多芬8岁开始登台独奏,并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贝多芬在12岁时,有幸找到了一位有思想的作曲老师聂耶费,在聂耶费反复开导之后,贝多芬慢慢对作曲产生了兴趣。多年以后,贝多芬在给聂耶费的信里说:“我非常感谢您让我研究神圣艺术的英明劝告……假如我今后有缘成名的话,这是应该归功于您的。”贝多芬成年后来到维也纳,广泛接触当代各界学者,思想倾向资产阶级革命,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开始把个人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崇高的历史责任感的驱使下,他创作出大量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九部交响曲、多部歌剧及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等。他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26岁后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他坚持共和、平等、博爱,晚年写下了不朽的巨著《第九(合唱)交响曲》。
贝多芬这样描述灵感的降临:“您问我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吗?这我不能确切地告诉您。它们不请自来。像似间接地,又像直接地出现。我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林中散步时,在夜的寂静中捕捉它们。清早,心情振奋,这种心情诗人用文字表达,而在我这里就转化为声音,发出响声,喧闹着、狂吼着,直到以乐谱的形式出现在我的面前。”
贝多芬在他的器乐作品中表现了什么内容呢?
贝多芬早期对莫扎特十分崇拜,也曾经模仿过莫扎特的创作方式,18岁时专程到维也纳朝拜莫扎特。那时莫扎特风华正茂,正在埋头于歌剧《唐·璜》的创作。莫扎特当即在琴上弹了一个音乐主题,令贝多芬作即兴创作。贝多芬的演奏令莫扎特大为惊奇,他对在场的人说:“诸位请注意这个人,他将会使全世界的音乐界都谈论他。”
为了谋生,也为了扬名,贝多芬年轻时也像莫扎特那样在欧洲各地进行巡回即兴演奏,然而听众面比莫扎特要宽了许多,除了皇家贵族、社会贤达、发迹的资本家之外,还有文艺界名人,大学生,商人等等。当时人们对莫扎特的即兴演奏所获得的辉煌还记忆犹新,然而许多听众却对贝多芬的即兴创作给予极高的评价,他们认为,在即兴演奏这个领域里,贝多芬是绝无仅有的现象,还没有人能够超越过他。一些听过贝多芬即兴演奏的音乐家、评论家甚至认为:即使是在贝多芬最好的作品里,都没有达到像他即兴演奏那样空前的力量。听过贝多芬演奏的捷克音乐家瓦茨拉夫·托玛歇克作了生动的描述:“1798年,我正在学习法律,贝多芬这位演奏家中的巨人来到了布拉格,在神学院拥挤的大厅里,他演奏了《C大调钢琴协奏曲》、《A大调奏鸣曲》,并且用莫扎特的《蒂托的仁慈》中‘啊,你曾是我最初的恋人的主题来即兴作曲。他的辉煌演奏风格,特别是他的大胆即兴作曲,使我万分激动。他的演出使我受到极大的震惊,以致我有好多天都不想去摸琴”。曾经当过贝多芬作曲老师的作曲家申克在听完贝多芬的即兴演奏后写道:“这才是演奏,其中丝毫没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并且无懈可击;从最初简单的音符发展成为丰富的动机,其中充满了生命和美妙;有时他用暴风雨般的音阶表现热情,有时他又重归于天堂的曲调,有时甘美的音响变为忧郁,有时又变成戏谑;每一个音符都有完全确定的特性,每一个音型都是新颖、大胆、清新而真实;他的演奏就像梦幻一样美妙。”
随着时间的推移,贝多芬那独特的叛逆性格开始显露出来,他的交响乐创作已经不满足于仅为贵族圈子所需要的表现明快、优雅、风趣、细腻和娇媚,他大胆地突破这个囹圄,引进了表现悲剧、忧伤、激情、矛盾、斗争和狂烈的感情,使音乐走上更为广阔的领域。然而紧接着就遭到了许多人的非议和责难。莱比锡的《普及音乐报》写道:“显然,贝多芬是在给自己开辟新道路,但是这道路有多少荆棘和尖剌啊!深奥,深奥,到处都是深奥!但连一点自然的影子都没有,连一支完整的曲调也没有……没有人感到兴趣的这种经常的挣扎、不断地追求古怪的转调、躲避自然的转换,最后,这种可怕的重重困难终于使你不由得丧失忍耐力而放弃斗争。”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自己的创作,贝多芬破天荒地使用了标题音乐的形式,他在随后的音乐创作中预先设置了内容提要,如《f小调奏鸣曲》的创作灵感就来自沙士比亚的《暴风雨》;《降E大调奏鸣曲》的三个乐章都有明确的标题:“告别”、“离别”、“归来”;《第三交响曲》是“英雄”;《第五交响曲》是“命运”,《第六交响曲》是“田园”;《第九交响曲》使用了合唱的形式等等。但是仍然有不少人不适应贝多芬的创作。柏林一家报纸针对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的演出说:“贝多芬的知己断言这部交响曲才是杰作,断言这部作品才代表最高级的音乐风格……并且还肯定地说这部作品一千年以后才发挥它的作用。另外一部分听众不承认这部作品有任何价值,并且认为他这是放肆地追求新奇,丧失了美,丧失了崇高性和丧失了力量……”然而贝多芬并没有气馁,他继续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
任何一位发烧友都会发现,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与贝多芬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两人之间的区别在那里呢?首先在于前者属于古典乐派,而后者则是古典乐派过渡到浪漫乐派的桥梁并把浪漫乐派带入辉煌。如果把莫扎特比喻为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的话,那么贝多芬则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当然,理解一个老人要比理解一个小孩要困难得多,然而老人毕竟是可以被理解的。贝多芬是个天才,他的性格既温和善良,又狂热孤傲;他一方面从骨子里看不起王公贵族,但有时又不得不依赖于王公贵族的支助来维持音乐创作。再由于他早年失聪,爱情生活总不能划上一个美满的句号,使他的内心常常产生矛盾与冲突。这些方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的作品内容。他的音乐大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前期的创作[1788~1802年],看得出还留有模仿海顿、莫扎特的痕迹,多是无标题的,而且常常采取即兴发展的创作方式,还属于古典乐派的范畴;第二部分是从他立下遗嘱至他去世(1802~1827),即是他由古典乐派转入浪漫乐派并一下子就推向盛期。这个阶段产生了贝多芬最辉煌的作品,而且大都带有标题的性质。例如反映他对人生的憧憬的《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英雄交响曲》等;反映他恋爱时期的幸福与光彩心情的《D大调钢琴协奏曲》等;反映他与命运作斗争的《命运交响曲》、《第十七(暴风雨)钢琴奏鸣曲》等;反映他的理想与哲理追求的《第九(合唱)交响曲》等;表现他与大自然之间对话的《田园交响曲》等。
当然,贝多芬对古典乐派的突破,是同他在音乐语言上的突破分不开的。他首先废除了协奏曲中即兴发挥的乐段(即自由华彩乐段),代之以预先写好的华彩乐段;他首先使用规范的双管制管弦乐队;他大大地发展了和声、转调的运用范围和奏鸣曲式中的发展部;他第一个在交响曲中加入人声等。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德彪西[Claude·Debussy,1862~1918]的创作。德彪西是世界最著名的印象乐派作曲家,法国人,出身贫寒,7岁学钢琴,11岁入巴黎音乐学院,18岁时任梅克夫人(柴可夫斯基的恩人)的家庭钢琴教师,19岁时随梅克夫人去莫斯科,在那里接触了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音乐,受到启发。22岁时因创作康塔塔《浪子》获罗马大奖,赴罗马留学。1892年创作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后来创作的钢琴曲《24首前奏曲》、管弦乐《夜曲》、交响组曲《大海》和《伊贝利亚》等,都是印象乐派的精品。他生性沉静,不善交际,并对自己因音乐作品的成功所带来声誉感到厌恶,甚至悔恨以作曲为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彪西曾创作过一些对遭受苦难者表示同情的作品。此时风格上有所变化。他在56岁时,不幸患癌症去世。
德彪西的青年时代,瓦格纳的音乐正处于巅峰状态,那时他还是浪漫乐派的信徒,例如他所创作的《贝加马斯卡组曲》就明显地看出受到瓦格纳风格的影响。后来由于参加马拉美为首的象征派诗人的活动,并接触到印象派画家们的作品,逐渐出现反浪漫乐派倾向,摆脱浪漫乐派的主观感情色彩,从而奠定了印象乐派的音乐风格。
到底什么是印象乐派音乐?作曲家兼评论家查理·马雷伯在一份德彪西的作品节目单上写道:“作曲者的意图是把眼睛所得的印象翻译给耳朵”。“旋律及其变化无穷的节奏相当于设计中千姿百态的线条:乐队是一块巨大的调色板,其中每一种乐器都提供各不相同的色彩。正如画家喜欢采用色调对比和明暗变化一样,音乐家也喜欢摆弄出人意料的不协和音,喜欢把罕见的音色融于一炉……这是一种音乐的印象主义。”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作曲家按照印象派画家绘画的方式去写音乐。
德彪西在谈到创作灵感时说:“谁能洞察音乐作品的奥秘呢?大海的汹涌,某一地平线的弯曲之处,树叶间的风、鸟啼,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突然间,这些回忆中的一个、一点也不征求我的同意,就浮现在面前并以音乐语言表现出来了。”
作为印象乐派开山大师的德彪西,他作品的重要特征是有着明确的标题性,例如他所创作的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前奏曲》,就直接受到原诗的影响。1887年,印象派诗人马拉美的《牧神午后》出版,原诗大意是:“炎热夏日的中午过后,半神半兽的牧神躺在草丛中。阳光晒得人昏昏欲睡,牧神幻想看到仙女低低飞过;他的官感逐渐起主导作用,又想象自已在埃特纳山巅的阴影下拥抱了维纳斯女神。一想到对女神的不敬会带来惩罚时,睡意又上来了,他告别了现实,进入梦乡。”德彪西读后十分赞赏,决定以该诗意境赏试用印象主义手法创作一首管弦乐曲。1894年定稿,同年12月由多列指挥首演。德彪西深知这是一次音乐史上前所没有的大冒险,所以初演时他精神十分紧张。指挥家多列回忆道:“乐曲演奏完,听众完全神魂颠倒了!我们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因此,尽管规定不许重奏一遍,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打破了这个禁令。乐队欢欢喜喜地把征服了听众的音乐重奏了一遍”。
管弦乐《夜曲》创作于1894~1899年间,德彪西说:起名“夜曲”,并不涉及传统夜曲的习惯形式,而是这个词在特殊的印象和色彩上所包含的一切。乐曲包括三个部份:1.《云》,作者说“它反映了天空呆滞不变的一面,云朵缓慢而凄凉地拖踏而过,在白茫茫、灰色的虚无飘渺之中消融;2.《节日》,这是一幅乡村狂欢节日的画面;3.《海妖》,作者说“这是海及其无尽的律动,从洒满银色月光的波涛中传来赛伦神秘的笑声和歌声。”
管弦乐《大海》也是德彪西印象派力作。完成于1905年,最早构思时,曾有下面几个标题:1.“大海在风中奔腾”;2.“波浪的嬉戏”;3.“美丽的海,血腥的岛”。总称“大海”。后来在首演时各分段的标题变动为:1.“从黎明到中午的大海”;2.“波浪的嬉戏”;3.“风与海的对话”。历来许多音乐家都写过大海,然而德彪西却是运用印象派手法去描述那变幻无穷的海洋,与其说是听觉的感受,不如说是视觉与听觉的重新整合。还是让欣赏者自已去理解吧!显然,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与德彪西有很大的不同。两人之间的区别首先在于前者属于浪漫乐派的起始,贝多芬强调作曲家的主观情绪对听者的直接影响;而后者则是反浪漫乐派观念的,德彪西要求摆脱浪漫乐派的主观情感色彩,力图在音乐中客观地反映外部世界,让听者自己通过音乐去感觉外部世界。印象乐派并不摈弃旋律、和声、织体与结构,只是破除传统的旋律、和声、织体与结构运用方式,更加强调对比。
把莫扎特、贝多芬、德彪西三位音乐家并列在一块来议论,是因为这三位作曲家在历史过程中的特殊地位。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后一个传人,贝多芬是古典乐派过渡到浪漫乐派的桥梁并把浪漫乐派带入了盛大期,德彪西则是浪漫乐派过渡到印象乐派的桥梁并把印象乐派带入了高潮。后世大多数作曲家都多多少少受到这三位作曲家的影响,或者是他们的音乐的发展,或者是他们三个人的音乐的混合。因此,理解这三位作曲家的灵感产生过程和创作过程,对理解整个西方音乐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过头来说,音乐并不神秘,是有内容的,虽然其内容带有朦胧的意味,但是可以被理解的。
参考文献:
[1][日]属启成.音乐史话[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美]爱·唐斯.管弦乐名曲解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3][苏]加拉茨卡娅.西欧音乐名作[M].音乐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