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03-20 07:39周芳杨小宁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伤情体征颅脑

周芳 杨小宁

(解放军第86医院体检中心,安徽当涂243100)

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是近年来在创伤外科领域提出的一个极具实用价值的理念,该治疗手段不仅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还能极大地改善患者生存及生活的质量。在神经外科可用于指导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救治,这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9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DCS组,受伤至急诊初诊时间为0.5~6h。同时收集2010年6月-2012年5月按照常规方法救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非DCS组)。病例纳入标准[2]:(1)脑伤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2)合并身体多处损伤,其损伤均需外科治疗者。(3)此外,还须满足以下其中1项:酸中毒,pH值<7.3;体温<35℃;凝血障碍,凝血酶原时间(PT)>16s,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50s。(4)大量失血,预计输血超过10U。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损伤类型、合并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

1.2.2 DCS组 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

1.2.2.1 救治方法 快速评估伤情,对于危及患者生命的创伤优先处理,稳定生命体征。移位骨折临时外固定,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腹壁开放伤行临时关闭腹腔,深静脉穿刺补液抗休克等处理。对GCS评分3~8分患者常规行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采用美国Cadman颅内压监测仪及颅内压传感器,在发际后2cm,中线旁开3cm,用改进后的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脑实质内皮层下2~3cm置入传感器或急诊开颅手术中皮层下2~3cm置入传感器,持续监测颅内压。若其他伤情尚平稳,优先处理颅脑损伤,手术尽可能在60min内进行,若紧急而无法进行开颅手术时,先选择YL-1微创穿刺血肿引流,待条件允许时再行开颅手术挽救生命,根据ICP持续监测或CT动态跟踪存在高颅压时,应选择进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硬膜扩大成形术等。

1.2.2.2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 (1)术前护理:提前对手术室以及常用的晶体液和胶体液进行加温处理;准备好血管活性药物;准备两条以上有效的静脉通道;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合并伤。(2)术中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去骨瓣后常有大量出血以及颅内压的迅速下降,可导致生命体征剧烈波动,积极配合麻醉医生做好抢救准备。仔细观察患者伤情,胸,腹,骨盆四肢的合并伤情况。(3)术后护理:记录患者出入量,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定时翻身拍背,被动活动四肢,预防褥疮、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保证患者氧供,必要时行机械通气,积极予以保温、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存活率及GO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恢复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见表1和表2。

表2 两组手术及预后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凝血等指标的比较(s) h

表3 两组患者凝血等指标的比较(s) h

恢复时间DCS组 102 7.87±2.45 18.08±4.80 4.62±0.66 7.19±0.77组别 例数 体温恢复时间 乳酸清除时间 PT恢复时间 APTT对照组 96 14.54±3.86 27.56±5.95 13.56±4.21 18.30±6.44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Mathieu等[3]提出,在救治危重创伤患者的过程中,早期不进行复杂、完整的手术,而采用快捷、简单的操作,控制伤情的进一步恶化,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或稳定后,择期进行完整、合理的再次或分期手术,避免手术创伤对患者的进一步伤害。DCS是严重外科疾病的一种救治理念,对于以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须明确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准确判断颅脑损伤可能的进展情况,并将颅脑损伤纳入多发伤的整体救治考虑中,优先考虑致命伤,实行控制性、计划性的分期手术是有效的救治方案。

严重创伤患者因组织低灌注,在复苏时输入大量的液体以及血液稀释,常可导致酸中毒、低体温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构成所谓的“致死三联征”,如不及时纠正和控制活动性出血,伤死率可高达90%[4]。缩短患者的低体温时间,对于抢救成功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结果显示:DCS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以及PT、APTT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表明采用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能够及时纠正低体温、酸中毒及凝血功能障碍。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舍得临床推广应用。

[1] Kaafarani HM,Velmahos GC.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 In Trauma[J].Scand J Surg,2014,103(2):81-88.

[2] Smith JW,Garrison RN,Matheson PJ,et al.Direct peritoneal resuscitation accelerates primary abdominal wall closure after damage control surgery[J].J Am Coll Surg,2010,210(5):658-667.

[3] Mathieu L,Bazile F,Barthélémy R,et al.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 in the context of battlefield injuries:the use of temporary external fixation on combat trauma soldiers[J].Orthop Traumatol Surg Res,2011,97(8):852-859.

[4] Waibel BH,Rotondo MF.Damage control for intra-abdominal sepsis[J].Surg Clin North Am,2012,92(2):243-257.

[5] 冯华,李飞,朱刚,等.重视损伤控制理论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10,26(10):865-867.

猜你喜欢
伤情体征颅脑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384例急诊军事训练伤伤情及心理应激分析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