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重要经济带议题新闻报道的策略研究——兼谈“丝绸之路经济带”报道新思路

2015-03-20 06:34王亚莘
传媒 2015年3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卫报议题

文/王亚莘

媒介化时代,新闻传播在社会运行体系中扮演着愈来愈关键的角色。实施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当前助推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在这一崭新的国家战略议题上,新闻传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值得深入思考。

一、他山之石:互联网思维下的报道策略

1.从“经济纽带”到区域互信“桥头堡”。有一类特殊的经济带,因其跨越国家或地区的行政边界而具有显著的“个性特征”。它的作用不局限于有限的“经济走廊”,而扩展为协调不同国家间政治互信的“多边”机制,成为稳固区域互信的“桥头堡”。新闻媒体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研究该议题的新闻报道策略具有多重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世界重要经济带中的“北美五大湖城市带”来进行细部观察,因其与之后来发展起来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关系密切,且作为当今世界一个最为重要的“经济大走廊”,具有典型的案例价值,研究相关媒体对其进行的新闻报道策略也就更具参照意义。

如以经济新闻为主的《福布斯》(Forbes)网站在一篇题为《Rust Belt Chic And The Keys To Reviving The Great Lakes》的文章中,就分析了这一经济带(囊括了美国和加拿大)合作机制的问题(如图1)。其对引发人们思考“五大湖城市带”的综合发展前景,增强美国、加拿大周边城市区域间的互信提供了“无形”的舆论准备,设置了先入为主的“思维基模”。

图1 福布斯(Forbes)网站的相关议题报道(来源于福布斯网站)

如果转换观察视角,以报道框架(Framework)来进行管窥,则会获得不同的经验启发:首先,其文章的出发点是“振兴五大湖”。这使受众获得较为一致的阅读“基点”,即从“建设性”的角度思考文章内容。其次,其文章较为辩证地分析了五大湖区域中美国、加拿大合作的可能性及其动因,为人们理解、支持并在现实中促进区域互信奠定了较好的民意基础。最后,其文章将加拿大定位为美国在五大湖区域中的利益关联者,而非竞争者。这样的角色安排,弱化了客观存在于区域间的“疏离感”及“不信任感”;降低了在相互“靠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摩擦”。

2.从“经济纽带”到生态治理“监测器”。世界重要经济带无一例外是工业高度发达、人口高度密集、资源高度消耗和生态高度脆弱的区域。从历史的经验中不难发现,一些西方国家的经济带就一度在工业化的道路中,面临严峻的生态破坏挑战。从“雾都”伦敦、北美“死湖”、1986年莱茵河污染事件,到日本九州熊本县1953年出现的“水俣病”等,世界主要经济带大多数都曾经被生态环境问题所困扰。但这些问题也正好为新闻媒体报道如何保护生态,凝聚社会“零散”环保力量进行生态治理的活动等提供了一种契机。

比如《卫报》(The Guardian)在其环境专栏中,设置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在卫星看地球”(In Pictures-Satellite Eye on Earth)界面。巧妙地利用卫星图对生态问题进行直观生动地展示其变化趋势。在动态考察中,分析经济带密集的城市地区生态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这种崭新的设计模式是做好经济带议题新闻报道策略的独特试验。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新闻媒体为吸引更多受众而纷纷开始应用“可视化图表”(或称“信息图表”)的做法来看,《卫报》的报道创新也是一种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举措。

3.从“经济纽带”到文化交流“活力源”。世界重要经济带连接的不仅是有形的物质,更是无形的文化。经济带间除了频繁的人员、货物和信息交流外,无形的文化也在“搭便车”般传播于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这其中包含通过新闻手段在各国和地区进行的、目的明确的文化往来。其意义不仅有益于推进彼此间的文化“亲近感”,更能借助文化的“软实力”增强各国或一国内部地区间政治、经济合作的稳定度。

若从文化融合的广域视角进行分析透视,社会学的文化研究认为:“高度融合、和谐的文化往往会产生安全感和社会成员的满足感。”不同文化在保持各自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实现融合,有利于社会文化共识的达成,进而为社会的总体稳定提供无形的心理基础。

基于新媒体技术赋予的崭新表达形式,国外一些媒体在这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用户体验”尝试。比如在《卫报》的专栏中,一则关于欧洲语言使用状况的策划,令人耳目一新。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更是文化交流的直接载体。《卫报》利用其近年在世界一直领先的信息图表(Infographics)策略,通过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sations)思路,在这一报道议题上实现了完美的展现。人们可以在《卫报》网站的专题信息图表上,根据个人需要进行点击查询,快捷了解某一国家或区域的第二外语使用情况,进而对蕴藏在经济带间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互动进行“读图式”的“一站”了解。

图2 《卫报》人口迁徙互动式地图(参见《卫报》网站)

4.从“经济纽带”到民族融合“粘合剂”。世界经济带往往由于面积广大,所以其间会有不同民族居民共同生活。这为世界重要经济带议题的新闻报道策略提供了一种更为多元的视角。欧洲西北部城市带与今天的欧盟(EU)存在重大交集,而且关联欧洲多国、多民族。《卫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制作了一张互动式地图(Where do people move to & from),用来直观且清晰地展现重要经济带内人口的迁徙状况,展现了经济带间城市、乡村经济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其人口乃至不同民族之间融合的时代趋向。

二、本土启迪:“新丝路”呼唤报道新思路

通过对他国媒体针对世界重要经济带议题报道策略的研究,立足中国国情,在建设惠及亚欧诸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新闻媒体如何借鉴他人经验,提升中国在这类议题上的信息传播力。从而为中国在建设好延绵千里的“经济走廊”的同时,建构起稳固的、合作共赢的“思想纽带”。

1.植入历史思维,于历史深处挖掘报道深度。中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既是可以在历史中找到“影子”的“老问题”,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崭新问题。历史是凝结了的智慧,更是无声的教科书。新闻姓“新”,但看似陈旧的历史,却呈现一种“新”的底色。古丝绸之路是一个响亮的“文化名片”,其在历史中形成的合作、互利的精神追求是我们今天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价值标杆。因此,在打造无形的“思想纽带”,助力有形的“经济走廊”建设时,特别需要应用逆向思维,把新与旧“混搭”好。在这方面,一些媒体做了初步的尝试,比如《中国日报》(China Daily)图文并茂的专题报道等。

2.植入跨文化报道“基因”,用“新语态”传递国家形象。“传播视域中的国家形象(national image)是指国际社会公众对某特定国所具有的描述性、推论性、信息性的总体评价。”国家形象的建构与新闻媒体的报道间关系密切。显在的事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又一契机。在亚欧合作的大背景下,传播中国开放、合作、共赢等的国家形象,需要媒体的有力支撑。跨文化传播最大的障碍是“语言”及其背后的文化。媒体融合时代,要破解这一难题就需要借助媒体的独特力量。

适度应用“低语境”信息,对外传播适量减少“高语境”信息。著名学者爱德华•霍尔曾提出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s)及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s)的概念作为理解不同文化特征的方式。理论与实践都证明,在不同语境文化背景下,人们选择信息、接受信息、理解信息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对外传播适度减少“高语境”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范围广大的“经济走廊”,其中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积习。以霍尔等为代表的语言学者们认为东方文化具有典型的“高语境”特征,语言间附带的语境背景信息较大。不同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人士理解较为困难。这提醒我们需要精准定位目标受众,根据不同国家特定和惯常的语态转变自身语态,降低语言负载过多的背景信息,降低语言的“跨文化”理解“门槛”。藉此,在传播形式上达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借鉴“公共外交”思路:将更多地“说服他人”转变为更好地“说明自己”。事实证明,传播的最佳效果是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但在传播过程中,若要达到这种传播效果往往会过于强调传播的目的性,容易使受众产生“抗拒式阅读”的情况。尤其是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自主选择传播内容的主动性很大。“于无声处”的传播才能增强受众的阅读体验,强化媒体用户的“使用黏性”。从显性“说服他人”到隐性“说明自己”的传播逻辑,乃至传播思想的迭代,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观念。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不同文化在平等、合作、共赢的理念指导下推动的。因而,对这一议题的新闻报道策略也应遵循这一基本的思路。从另一个角度考察,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是“多轨外交”有力、便捷的实现形式,这其实也是新媒体时代媒体“公共外交”的操作路径。从“说明自己”的角度出发,才能更好地传递互信,进而达到共赢的目的。

3.植入“长尾”思想,释放“弱连接”的强作用。长尾(Long Tail)是近些年从经济学领域“移植”进新媒体的一种崭新思想。其核心要求是传播者需关注往往被忽视的“小众”需求,在兼顾各方需求的同时,研究媒介市场的供需关系及其后“隐蔽”的社会价值观念“图谱”。中国在建构“丝绸之路经济带”信息传播力的过程中也要兼顾大众需求与小众需要,在以移动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来看,这种做法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或大或小的新媒体“圈子文化”在社会舆情的“成长”中成为了新的力量“聚合点”。

实际上,小众看似是大众阅读的“长尾”,但如果更深刻地理解当今社会愈加“原子化”的社会结构变迁时,就会理解其对于未来而言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看似非常分散、数以万计的社会“弱连接”间,一旦被某种情绪感染,将会释放出巨大的“动能”。

中国建构“丝绸之路经济带”信息传播力需要植入这种长尾思想。充分进行多方的舆情观察,不仅能增强报道的反馈,更好地实现媒体“使用与满足”的基本信息功能,更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于能够从无数细微中发现大的趋势,并提早采取舆情应对或危机传播策略,借以充分释放“长尾”“弱连接”的正能量,有效减低负能量。

[1][美]史蒂文•瓦戈(Steven Vago)著,王晓黎等译:社会变迁(第5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Martin, I.M. & Eroglu, S (1993).Measuring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Country imag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8(3), 191-210.转引自:陈薇.媒体话语中的权利场:香港报纸对中国大陆形象的建构与话语策略[J].国际新闻界,2014(07),20-21.

[3]韩方明主编:公共外交概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卫报议题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可视化特色分析——以《卫报》和《财新网》为例
“自拍杆”
推倒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墙——前《卫报》网站视频节目主管三问融合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