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

2015-03-17 00:40秦小红
关键词:第二语言二语母语

秦小红

(兰州文理学院 外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有学者开始研究人们获得语言能力的机制,尤其是获得外语能力的机制。此研究综合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语言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即“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二语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是学者们长期关注的问题。第二语言指学习者所学的外语,是相对于其第一语言(即母语)而言的。在学习一门外语时,学习者大都以母语为基点并在所学的母语语言的基础上获得外语语言知识。桂诗春先生指出,外语学习不是零起点而是以母语为起点。J.K.Hall(2001)曾说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母语总是存在于其思维之中[1]。

而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只要使用母语,翻译实际上就已经存在了。使用母语的二语学习者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其实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借助于翻译来解决问题。翻译是母语与二语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与二语习得有着本质的联系。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外语,不仅要学习这门语言,还要学习其文化。在一定意义上,翻译的过程即是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过程。翻译是二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也是学习二语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将以汉语母语者的英语学习为例来探讨翻译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

一、翻译与二语习得的关系

翻译的本质常被概括为:翻译是译者通过对原语语言文化信息的解读,将其转换成译入语语言文化信息并求得二者相似的语言活动和思维活动[2]。由此看来,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通过翻译来学习语言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跨语言、跨文化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好地使用外语的目的。

翻译与二语习得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如上所述,翻译和二语学习都具有跨语言、跨文化的性质。任何形式的翻译都是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人类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翻译的过程就是将两种语言与文化进行对比的过程;翻译的产品,即译作,是经过这种对比之后,在译语中进行选择的结果。二语习得是相对于母语而言的,学习者所学的是外国语言与外国文化。由于原有的母语的语言机制和文化观念已在学习者头脑中根深蒂固,因此,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本能或下意识地把母语和外语、本族文化和所学外语文化进行对比。同时,语境(包括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是语言赖以存在的环境。二语学习不能脱离并且也不应该脱离具体的语境。同样,任何的翻译也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离开具体语境的语言只能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学习者离开具体的语境就无法学会恰当、得体地运用所学的语言[3]。以翻译为中介来学习语言可以使学习者更准确地把握语言使用的具体语境。此外,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就是学会交际的过程。张正东认为,二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能随心所欲地运用所学语言,以翻译为手段来学二语有助于为二语学习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4]。

二、通过翻译学习二语的理论依据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中介作用在个人发展中至关重要,中介(mediation)是理解学习过程的基本概念。维果茨基(Vygotsky)认为,所有人类的行为几乎都借助于中介,即借助于与更有经验的人的交往,或借助于心理工具[5]。二语习得与其它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一样,其过程是一个高度依赖于中介的过程,而母语被证明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最为有力的中介。正如维果茨基所言,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使用在母语中早已形成的字词的意义,所需要的只是进行翻译。母语知识对外语学习以及理解外语学习过程所特有的内外关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中介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翻译的本质含义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并传达基本相同的意义。如前所述,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只要使用了母语,翻译便已存在。学习者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借助于翻译来解决二语习得中所遇到的问题。所以,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是选择要还是不要翻译,而是要考虑如何运用翻译进行有效地指导,以便充分发挥翻译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并把其消极作用减到最小。维果茨基理论研究证明,母语在二语习得中起中介的作用,它有助于促进二语习得过程并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翻译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非最终目的,能够及时准确地解释一些字词的意义,而这些字词往往很难用二语解释清楚。有节制地、合理地运用翻译这一辅助手段是学习外语的最好方式。作为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必然存在,翻译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维果茨基的观点为我们探究翻译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理论平台。对维果茨基理论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母语总是存在于学习者的思维之中,它是学习者掌握、运用第二语言的基础。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会本能地或下意识地求助于母语[6]。而翻译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也总扮演桥梁或救援的角色。母语的使用以及翻译共同促进了二语习得的进程。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利用母语作为现实世界与第二语言的中介,这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第二语言。同时,以母语为中介能使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互相提供支架性帮助,在合作活动中建立并保持心理认同,进而形成一个成效显著的合作的学习环境。所以说,使用母语,或者是求助于翻译,有利于调节二语习得的发展进程,促进个体心理之间机能和个体心理内部机能两个层面的发展[7]。

综上所述,翻译对于二语学习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对两种语言及其所负载的文化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翻译不仅可作为学习语言文化的内容,也可作为学习语言文化的手段。学习者不仅可以通过翻译文本进行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的语言与文化,而且还可以通过翻译实践来检验自身对两种语言文化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有效运用二语的能力。

三、翻译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

成功的翻译是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翻译不仅能提高其语言文化水平,还可以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翻译是二语学习者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同时,翻译也可以有效地促进二语的学习。翻译对于学习二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将源语和目的语、母语和二语及其所负载的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认识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异同,以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语的语言和文化知识。比如,现行的各类外语教科书中往往都会有双语对照生词表,比重越来越大的翻译练习,外语课程中的双向翻译实践(英译汉、汉译英)以及翻译文本,回译练习等。

(一)翻译能更好地提升学习者的二语语言水平

翻译一直被视为学习第二语言的一种重要方法。不论是双向的翻译实践(如英译汉或汉译英),还是翻译文本都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学习能力。而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翻译实践,首先必须了解母语与目的语在语言结构、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性。翻译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学习者会发现母语与二语在语音、词汇、句式结构以及与语法结构中存在的异同点,进而提升其对二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的基本认知。例如,在汉语中,我们说“大风”、“大雨”、“大雾”,但翻译成英语便成为“strong wind”、“heavy rain”、“dense fog”。同一个“大”字,在英语语言中由于所修饰的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翻译能清楚地呈现两种语言在诸多方面的差别,而通过对比认识这种差别反过来又能促进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因此,翻译有助于学习者深入理解不同语言结构的内部差异,学会超越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从而恰当运用第二语言语言。

(二)翻译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双语负载的文化异同点的对比过程。文化比较通常包括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和语言使用的文化背景对比两个不同层面。不同语言的词语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的集中体现。我们将这类蕴涵丰富的文化特征、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的词汇称之为文化负载词(culturallyloaded words)。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并非易事。如王佐良先生(1994:395)所言,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这门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胡文仲先生也(1994:27)谈到,要具备真正的社交能力必须了解对象国的文化。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有时候我们会对同一语言产生不同的意义联想。如汉语词语“金鸡报晓”指公鸡打鸣以告知人们天快要亮了,其寓意吉祥向上,暗示黑暗即将结束,黎明马上就会到来。如果被翻译为“Cock Heralding Daybreak”,“cock”一词在西方文化中的俚语词义可能引起读者的误解。因此,换为“Rooster Heralding Daybreak”则更为恰当。又比如“红茶”要译为“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翻译通过比较双语的语言和文化,可以加深学习者对二语语言和文化的认识,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达到其学习二语的真正目的。

(三)翻译有助于学习者实践二语

翻译实践活动包括笔译和口译。不管是口译还是笔译都是学习者对所学外语进行的一种常用且行之效的实践方法。Roger T.Bell指出,翻译实践的过程就是进行语言文化比较并将原文诠释、重组和创造成译文的过程[8]。很多研究以及教学课堂实践都证明了,翻译法是行之有效的外语学习方式。翻译实践中对原文的理解分析及对译文的斟酌重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者准确、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任何一种形式的翻译都需要借助于语言来完成,同时又要考虑双方的文化差异。学习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不仅要比较和对照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同时还要关照两种文化产生的不同效果。如上所述,二语学习者必须在尊重一种民族语言文化的同时,关照另一种语言文化的可接受性。翻译实践活动所提供的语言文化转换过程对培养学习者的语言文化敏感性、具体实践所学外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既是语言的获得过程,也是文化的交流过程。翻译则既是二语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二语的手段和方式。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能促进学习者对二语语言的理解,增强学习者的二语语言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其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其运用二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对于翻译与二语习得的关系研究对于外语学习者将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启示和帮助作用。

[1]Hall,J.K.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anguage and Culture[M].London:Longman,2002.

[2]许方,许钧.关于加强中译外研究的几点思考——许钧教授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4(1):173-77.

[3]扈明丽.翻译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从一次翻译比赛谈大学英语教学的改进[J].中国翻译,2002(6):52-54.

[4]张雪莉.翻译促进二语习得与跨文化交际[J].湖北科技学报,2013(2):171-172.

[5]Vygotsky,L.S.Thought and Language [M].Cambridge,MA:MIT Press,1986.

[6]徐敏慧.从Vygotsky理论视角看翻译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83-86.

[7]龙千红.翻译促进二语习得与跨文化交际[J].外语教学,2003(4):69-72.

[8]Bell,R.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M].New York:Longman,1991.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二语母语
母语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母语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