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娟,李倩楠
(河北联合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促进该区域的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北京和天津对人才、技术和资金具有极强的吸附性,这虽然促进了京津两地的经济发展,但也产生了河北“大树底下不长草”的尴尬局面。与“吃不了”的北京和“吃不饱”的天津相比,“没饭吃”的河北对于三地协同有着更为迫切的诉求。要想打破以往的“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实现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就要进行产业整合,形成区域内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
作为国家首都和京津冀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北京已经完成了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正处于后工业化阶段。近年来,北京市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其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不断增加,并已成为三大产业中对经济的贡献率最大的产业;第一产业的比重最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居中,并逐渐下降。2011年,北京市的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为0.8:23.1:7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3亿元,同比增长8.9%;第二产稳步发展,增加值3752.5亿元,同比增长15.5%;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增加值12363.1亿元,同比增长16.2%。北京市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的内部结构,其中现代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产出规模和效益正在逐渐扩大和提高,第三产业中的服务经济也在进一步地发展。2011年,北京服务业的总量占全国的6.1%。到2013年,北京的三次产业结构为0.8:22.3:76.9。二、三产业除了进行产业间的调整外,产业内部的多个行业也在优化调整。在第二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和工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14.2%,现代制造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10.4%,高于工业的平均增速;在第三产业中,科技服务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11.2%,金融业同比增加11%,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9.5%,高端服务业的增速也高于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速。目前,北京已经形成了汽车、电子信息和移动通信三大产业集群,并且,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和环保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北京已经拥有全国1/4的国家级重点院校,1/3 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及1/2的两院院士。北京拥有绝大多数的央企总部和大量的国内外金融机构以及跨国企业集团总部,设在这里的各级各类机构和单位总量已经超过40万家。
天津市正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次之,但与第二产业基本呈平行增长态势;第一产业比重最小,且正在逐步减小。2008年,天津市的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为1.8:55.2:43.0。到2012年,比例变为1.3:51.7:47.0。在生产总值方面,天津市的三次产业呈阶梯式增长,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2011年增加一倍,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明显增加,第二产业增加值也保持着递增状态,但比重已经有所下降。到2013年6月底,三次产业结构为1.2:53.6:45.2。在所有行业中,工业对天津市的经济贡献率最大,达到52.8%,拉动全市经济增长6.6个百分点。作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发展基地,天津市的工业对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金属冶炼以及交通运输制造业等行业一直保持领先地位。目前,天津市已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导,以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此外,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五大板块,包括以现代医药和电子信息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板块,以冶金、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板块,以物流、社会服务业、房地产、金融为主的先进服务业板块,以传统商贸业为主的传统服务业板块。在天津市工业行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是天津市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
河北省的产业结构类型同天津一样,也是“二三一”结构,但其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均GDP不及京津的三分之一,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上升,虽然近年来上升速度较为缓慢,但相对于京津两地,河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仍然较大,产业结构水平较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突出,对全省的经济贡献率超过50%,而重化工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最大,其中钢铁、石化、建材三大行业的生产总值就占到工业增加值的一半左右。第三产业的总量增长迅猛,但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却基本不变。传统服务业、商业发展速度已经减缓,一些滞后的现代服务业部门虽然已经逐步加快发展速度,但仍不占主导地位。
2004年,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京津冀三地达成“廊坊共识”。同年,《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出台,这标志着区域合作机制开始全面启动。此后的十年间,京津冀各方相互磋商协作,发展或转移了一些产业。在农产品供应方面,京津冀的合作初见成效。目前,已有一些北京的企业在河北承德、张家口等地建立了猪、鸡生产基地,河北的肉、蛋、蔬菜已经进入京津市场,并占到了北京一半的市场份额。京津冀区域构建了从地头到餐桌的保障体系,实现了从农田到超市的产业对接。在制造业方面,首钢在大厂建设装备制造生产基地,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但总体上,区域的制造业产业调整还不彻底,“十一五”期间,在30个主要的制造业行业中,京津只转移到河北11个行业,并且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的行业。为建立中关村科技新城,北京中关村与天津市宝坻区已经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涉及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软件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前沿领域,涵盖了三次产业,并且大部分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引领着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新方向发展。
合理的产业梯度可以使各地区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先进的地区可以着力发展层次水平较高的产业,并将不具有比较优势或相对落后的产业转移到其他与之形成产业梯度并适合这些产业发展的地区;而后进地区也可以节约成本,引进较先进的技术和产业,这样形成合理高效的产业发展链条,实现转移各方的双赢。但是京津冀区域内三省市的产业梯度落差相对较大,北京和天津作为京津冀区域的中心城市,依靠其地缘、政治、经济、政策等优势,各种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定位较高,而与之相邻的河北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较大的产业梯度落差,导致作为同一个区域的三个组成部分,京津冀三地根本无法形成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完整的产业链条。这样不仅不利于京津两地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决定了周边地区对京津的经济支撑力相对不足。
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使区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使区域经济不能实现协调发展。在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发展中,三地的产业结构趋同,在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行业中已经形成了同质竞争。而北京和天津是该区域的两个核心城市,在竞争过程中,两城市也出现了明显的主导产业趋同现象。在"十二五"规划中,北京和天津都明确指出要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及天然气开采加工等行业做为各自的主导产业。目前,两者已经形成了涵盖传统基础工业、都市型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等在内的自成体系的工业体系,并在计算机、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教育等行业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津冀地区的金属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存在产业结构趋同问题,难以形成层次分明的产业聚集。各地区盲目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片面追求“大而全”或“小而全”,造成产业同构,这不仅不利于三地协同,形成完整有效的产业发展链条,而且在三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条件下,更加抑制了河北的发展,使区域经济不能达到最优。
京津冀虽然在地域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在行政上却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区域。长期以来,三地各自为政,习惯于将自己圈在“一亩三分地”上,行政区划关系始终高于市场区际关系。受地方行政主体自身利益的驱动,三地都在积极发展“大而全”或“小而全”的产业模式,都在建立各自的中心城市,构筑各自的城市体系,调整各自的产业结构,培育各自的联系腹地,扩展各自的对外联系渠道,建设各自的港口。相比之下,各地却没有意识到要互相承接产业,以致产业链条的各个节点未能得到合理布局,而且各地的自我保护政策等非市场因素阻碍要素的自由流动,使资源不能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以近几年的津冀港口之争为例,各地为了发展自己的港口经济,都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扩产增能。“十二五”期间,河北省计划实现港口投资大幅度增加,其中,2011、2012年河北省的港口建设投资就已经超过了400亿元人民币,而根据天津市《天津港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天津港也将建成“一港八区”。由于行政壁垒的作用,津冀地区各港口过度竞争,在港口群总体的货源总量没有增加的前提下,致使各港口出现吞吐能力闲置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此外,行政区划的问题导致三地在财政上的“分灶吃饭”体制。目前,我国以生产型税收为主,如果一个地区的税收多,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地区能够留存的资金多,用于地区建设的资金也会充裕,对员工的各种奖励也会相应增加,这就促使地方干部积极招商引资,尤其体现在第二产业上。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构建产业发展链条时,北京总是想把那些纳税额不多,不能够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但又会引起“城市病”的产业向外转移,如服装批发市场、高污染企业等,而像教育、医疗、金融和其他一些优势产业,北京则不愿意转移。此外,大多数央企的总部都是在北京,根据财税规定,所有子公司都要将所得税交到北京总部所在地,而只有增值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子公司可在其所在地缴纳。所以,在进行产业转移时,北京不会把央企总部转移出去,而作为承接地,尤其是河北,也不愿意承接那些对自己经济贡献不大的子公司。
任何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都是由上游、中游和下游三部分组成的。上游是产业的研发过程,主要涉及科技创新;中游是产业化阶段,也就是制造过程;下游主要包括销售和物流等产业。构建京津冀的产业发展链条,实现差异化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分工协作,并合理进行产业对接,使链条的各个节点能够相互衔接,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北京应定位于京津冀产业链的上游,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优势,着重做好高科技研发,同时,北京的产业结构要升级,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商贸、旅游等产业;天津除要利用港口城市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国际航运和国际物流,建立商贸、物流中心外,还要积极推动一些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河北具有广阔的地域,人力资源比较丰富,而且是京津冀区域的腹地,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积极发展制造业、能源、原材料、物流业、农产品加工业,并利用北京的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生产,争取成为中试和生产基地。
明确各地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分工,适合在本地发展的产业,要积极推进。对于不合适的产业,要加快产业转移,并进行无缝对接,理顺并延伸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上下游联动机制,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北京要不断加强与天津和河北的产业对接与合作,可将工业、物流、制造业、石化、汽车、IT 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同时,北京要充分利用其首都总部资源优势,加快构建“总部—制造基地”的合作链条,并通过该链条,将首都的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效应辐射到制造基地,扩大服务范围,为首都周边地区的制造业升级提供服务支持。而天津也可以将原材料生产、石油石化产业、一般制造业(如汽车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河北。河北要根据各市的比较优势,承接或发展相应产业。保定和廊坊邻近京津地区,可承接京津的一些医疗和科研机构。唐山和沧州可以对煤炭、钢铁、陶瓷和石油资源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加强与天津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对接或对其的加工供给,创造新能源、化工、冶金等产业发展链条。承德做为服务首都的特色功能城市,可承接和疏解北京的文化教育和科研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张家口要加强与北京总部、研究机构、医院、学校的全面对接,同时要积极与央企京企进行战略合作。
做为主要的承接地,河北要想充分吸收京津两地的产业外溢,借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使京津的企业能够并且愿意到河北发展。首先,要搭建并完善产业转移平台。京津冀三地应共同出资建立产业转移园,通过中间产品外包、整体搬迁、直接投资、并购的方式,使产业能够在区域内进行转移,修补并延长区域内断裂的产业链条。对于已经建成的产业转移园,要加快推进对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人才、技术、商务、信息、物流等公共平台建设,提升园区配套服务能力。其次,河北要打好自己的产业基础,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产业集聚具有良好的马太效应,现在京津冀区域乃至国内外的产业转移都已不再是单纯地向低成本方向转移,而是向产业集群方向转移,看重产业的加工配套能力。但是,目前河北的产业集聚数量还很少,规模也相对较小,根本无法满足京津产业的转移要求。因此,河北应根据各城市的产业发展特点,构建并壮大相应的产业集群,具体措施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积极发展龙头企业,提高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第二,增强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的国内外知名度。第三,在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时,要积极吸引符合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入驻产业转移园,加大优惠力度,努力扩大集群的规模,继续提高和加快本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构建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实现1+2>3的整体效益,不可避免要进行产业转移。又由于受行政区划因素的影响,三地必然要进行利益的协调。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以确保合作各方的综合收益大于合作的成本。改变企业所得税100%上缴到公司总部所在地的缴纳方式,规定企业所得税在税源产生地就地预缴,然后按分享比例解缴入库,这样,就可以使子公司所在地也能分享所得的税收部分。同时,三方政府要制定时间表,逐渐改变税收分配比例。例如,在企业或产业转移的前三年,可将税收的60%留给转出地,其余40%给转入地,使转出地的产业和经济有一个调整期,避免出现转出地财税收入的急剧下降;到第四年和第五年,可将两地财税收缴比例调整为40%和60%;以后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转入地就可以收缴全部转移企业的税收。
[1]肖金成,李忠.促进京津冀产业分工合作的基本思路及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14,(5).
[2]郭隆.摒弃各自为战推进京津冀产业分工与协作[J].北京观察,2014,(5).
[3]王海涛,徐刚,恽晓方.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阈下京津冀产业结构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14,15(14).
[4]张汉涛.京津冀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3,(5).
[5]粱伟欣,王珏.京津冀产业对接实证研究[J].现代产业经济,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