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年住宅建筑居住环境研究综述

2015-03-17 00:40韩莹马丽慧韦亮常莉
关键词:养老院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韩莹,马丽慧,韦亮,常莉

(河北联合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引言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在1999年全面进入老年型社会,由此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比较晚,但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庞大,老龄化速度较快。据统计,我国老年人口已由1990年的9719万人,增加到了2003年的13亿人,与此同时,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也呈增加趋势[2]。

本世纪初我国老龄化问题研究资料表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在其它城市也表现得较为突出。种种迹象说明我国本世纪将面临社会人口全面老龄化的严峻问题[3]。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于2006年首次公布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百年预测,这一份《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并且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

报告显示,2l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头20年将成为“快速老龄化”阶段,随后的30年为“加速老龄化”阶段,其后的50年则达到“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4]。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即每10个人中就有3个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从本世纪初到下世纪初的一个世纪里,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发展可以归纳为快速老龄化、加速老龄化、重度老龄化三个阶段。

20世纪头20年里,我国将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口为596万,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这一数据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这一阶段,老年人的数量和比例快速增长,可以称之为快速老龄化阶段。而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0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 岁及以上的将占到老年人口总数的12.37%。

上世纪60~70年代受国家政策影响,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生育高峰,这个阶段出生的人口将在2021年到2050年进入老年阶段。数据显示此阶段老年人口的增加可达年均620万人。而之后我国便施行了计划生育制度,由于该年龄段的人口基数大,加之80年代新生人口少,使得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速。保守估计,至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大关,老龄化水平会达到30%以上。

受上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本世纪下半叶我国人口组成将进入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老龄人口数量稳定,比例较高。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的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至30%。老龄化人口将在此阶段达到峰值约4.37亿,该数量是儿童人口数量的2倍。

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我国人口老龄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又有所不同。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出现的。而我国现阶段处于发展阶段,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远不及发达国家,老龄人口比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就老龄化速度而言,我国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我国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国家只有20年左右的时间,而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用了45年,瑞典用了85年,法国则用了115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依赖远大于年轻人。面对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研究老年人室内居住环境,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对当今社会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老年人居住方式现状

对老年人而言,居住方式直接关系到其晚年的生活质量,实际情况也表明,良好的居住环境有意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品质。老年人居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了较为可靠的数据。查样本组成为:60~70岁的比例为58.3%;70~80岁的比例为28.3%,年龄大于80岁的占13.4%,男女比例分别为43.3%和56.7%。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城市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以与子女同住为主,占65.2%。有47.6%的老人希望与子女共同生活,52.4%的老人希望与子女分开居住;现与子女同住的老人有64.8%认为这种方式很理想,而有35.2%的老人则希望能分开居住;现与子女分开住的老人有84.6%仍愿与子女分开住;15.4%的则希望与子女同住[5-6]。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老人“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发生着变化,转而更注重生活质量。

尽管选择独自居住的老人达52.4%,但他们都愿意住在熟悉的环境里,其中愿意在子女邻近社区居住的也占大多数[7]。这表明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在当前仍是大多数老年人的首选。由于年龄阶段的不同,教育背景的不同,在养老方式上的选择有所不同,但对于年龄较高的老年人而言,他们更愿意与子女共同或是临近居住。而针对中青年人对未来老年人居住方式选择的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青年一代(20~25岁)仅有28.5%,中年人(40~50岁)有42.8%,希望将来与女子住在一起[8]。对这部分人而言,社会发生了变化,当他们进入老年阶段,我国的社会福利和养老配套设施和机构将会比较完善,并且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意识的改变,他们更倾向选择社会养老方式[9]。

调查数据显示,现阶段老年人仍以与子女合住的家庭养老为主,但在观念上已经倾向和子女分开居住,而中青年的这种意识更强。这种情况预示着将来我国老年人养老方式将会发生改变,传统的几世同堂的家庭养老模式会逐渐减少伴随着养老机制的成熟和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而老年公寓、社会养老机构等养老居住方式将被广泛接受,老年人养老居住方式将呈现多样化,并以老年人自主生活为主要方式。

鉴于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和以传统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研究老年人室内环境设计显得较为重要。

一、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养老逐渐开始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养老院、托老所、老年福利院等都属于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可以提供给老人基本的生活起居服务,也能对老人的健康状况负责[7]。在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对养老产业的发展投入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同时还鼓励各类资金投入到养老产业的建设。截止2012年初,全国兴建的各类养老住宅和养老设施的数量已达4万余个,床位数量约3万余张。尽管如此,养老院的床位仍然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病弱老人的服务需求。我国每千名老年人占有床位仅10余张,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年人占有床位50~70张的水平相距甚远。

据统计,我国低档标准的养老机构占养老机构总数的80%左右,中档和高档的养老机构各占10%左右。各养老机构的设施和条件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养老院规模较大,资金雄厚,居住条件较好(多为公办养老院);部分养老院因陋就简,通常是由旧的建筑改造而成的,如利用原有工房、宾馆或租用停办的幼托机构,硬件条件不适宜养老居住,床位拥挤,有的甚至连绿化空地、休闲空间及活动场地都没有。我国目前各类养老机构普遍经营理念陈旧,管理制度落后,服务定位。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一)西欧

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高,政府普遍实行高税收、高福利政策,社会保障体系完备。因此,当一位老人暮年之际,往往喜欢选择养老院安度余生。西欧形成企业、政府和个人共担的养老模式,但由于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政府财政紧缩,这种模式正式面临挑战,一些国家基本上实现私有化。老人一住进养老院马上就可以享受营养配餐、定期检查、服药指导、健康咨询、心理医疗等各方面的服务。

为了使老人不感到寂寞,养老院经常安排老人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对于大多数的老年人来说,养老院就像家一样温暖,他们能够享受最好的服务,过着舒适的生活。可持续发展是贯穿整个护理中心的设计理念。这里的屋顶都用木头搭建,中心区使用木质层积梁,最大化地减少了建筑对钢材的依赖,尽量增加材料的碳包覆,减少固化能耗。

一个整体的管理系统随时控制着整个建筑的能量消耗,减少手动控制带来的浪费,控制热回收系统。控制系统在向房间输送气流前都会进行处理,使温度适宜;热交换器会留住多余的热量,以便内部循环再利用。屋顶上的绿植可在雨后长久留住水分,提高结构热质量,天热时也能有效降温。此外,东西朝向的卧室能接受有效的日光照射,嵌入式的卧室设计还能起到遮阳的作用。照明采用低能耗照明设备,通过人体感应器探测屋内是否有人并由此控制开关,且将灯光保持在合适的暗度,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10]。

(二)北美洲

在美洲,我们主要介绍美国。虽然美国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但也有20%的老人进入机构养老院,是中国的7倍。很多老年人都拿着退休金到风景优美,适宜养老的地区安度晚年,太阳城,凤凰城是美国著名的养老社区。美国不同于欧洲的福利国家,美国相当重视根据老人情况和需求采取“分级养老”的方式,这不仅更符合每位老人的需求,而且更合理的配置了社会资源[11]。美国老年居住建筑模式主要分为美国老年护理居住建筑、援助式居住机构、老年独立居住住宅三种有代表性的老年居住建筑[12]。

美国养老机构的类型可分为传统的护理院,老年护理中心,老年公寓等,老年人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设施和专门的服务。为了消除使用者身处专门医疗机构的错觉,建筑的每个私人房间都以10个为单位编成了家庭户,6个家庭户又两两组成3对邻里户。这种模式大大缩短了走动离,为小规模就餐和医疗活动提供了支持,提高了居民的使用灵活性和选择性。为了促进居民的社会交际活动,邻里之间设立了极具吸引力的公共空间,包括大型厨房,居民和家人会见区,一个康乐中心和若干个疗愈花园。这种家庭户模式的建立也促进了通用化雇员模式,即通过较高的员工满意度和最佳的工作效率获取丰富的运营收益。房间的设计私密,怡静而舒适,这对于长期无法离开房间的居民来说尤为重要。

(三)亚洲

在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较少,现以日本为例。日本人家庭观念很强,老年人对家庭其他成员的依赖度很高,因此日本十分重视家庭养老。近年来,养老方式也逐渐由家庭走向社会,把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结合起来,是目前日本流行的养老方式。过去,日本的养老院数量远远不够,2000年日本推出了介护保险制度,得益于这一制度,日本养老机构迅速发展,形式更加多样,数量也在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在这里安享晚年。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老人的生活也正变得越来越舒适[13]。

三、结语

老年人与住宅的关系最为密切,老年人居住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对我国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居住环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有心理学上的,有医学上的,有社会学上的。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的严峻现实,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龄住宅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是老年住宅“事业化”转为“产业化”,在设计理念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人性化设计和开发,并完善社区公共设施,做好老年住宅的室内环境建设。

[1]张玉芳.老年人室内光环境试验及研究[D].天津大学,2006.

[2]张恺悌,夏传玲.老年社会学研究综述[J].社会学研究,1995,2(05):102-113.

[3]袁缉辉.中国的老龄化现状与课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版),1992,19(05):103-107.

[4]郭兴华等.“老龄化”与城市居住区设计[J].甘肃科技,2008,4(7):70-80.

[5]王江萍.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年会,2001.

[6]梁新颖.家庭养老社会化问题探路[J].社会科学辑刊,2000,8(04):46-48.

[7]哈尔滨建筑大学.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8]寿万里,王镛.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空间种类及其相互关系[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5:13(06),20-30.

[9]黄浩然.改善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可行性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科学版),1987,21(03):42-47.

[10]胡仁禄.国外老年居住建筑发展概况[J].世界建筑,1995,1(03):27-30.

[11]胡仁禄.美国老年居住建筑发展概况[J].住宅科技,1990,6(10):45-47.

[12]潘卉.美国老年居住建筑模式对我国的启迪[J].山西建筑,2012,38(26):21-22.

[13]周绿林,张笑天,和田康纪.日本介护保险制度改革及借鉴[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12):112-116.

猜你喜欢
养老院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