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科
摘 要:小学生思维不够稳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教学情境,锁定其思维动向,实现教材文本与学生生本思维的自然衔接,提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水平。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学生思维 定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3B-0063-0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一些激发手段,调动学生思维,及时搜索思维源码,搭建教与学思维衔接点,并对学生游离动态思维进行准确定位,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衔接,达成教学目的。小学生思维有个性特征,不稳定性是共性问题。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思维正常运行创造先决条件。这样才能深度挖掘课堂教学潜力,巩固教学成果。
一、创设情境,启动学生思维引擎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大多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针对学生已有认知创设教学情境,已经成为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共性认知。小学生思维活跃,但稳定性较差,不能长时间集中思维。针对某一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在教法选择上有所作为。教材内容有自身特点,学生认知也有个性内质,要促使二者形成默契关联,还需要教师巧妙设计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问题情境,成功激活学生思维引擎,为教学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课堂教学创设情境需要掌握两个基本点:一个是教材的生活化特点;另一个是学生认知思维特点。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这两个特点达成和谐统一。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时,为让学生思维能够随教材内容而动,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长方形和正方形随处都有,在我们双手能及的范围内,可以随便找到许多长方形和正方形,现在先将它们找出来。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寻找任务。我又启发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自身的特点,同学们现在将找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研究,看看它们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又开始自觉讨论起来。
这个案例中,学生思维被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激活了。先找身边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对这些图形进行详细对比研究,学生主动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自然进入自觉状态。特别是互动研究,已经成为一种主动行为,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意义非凡。
二、学情调查,搜索学生思维源码
小学生数理思维比较稚嫩,抽象性多维度思维比较欠缺。教师对学生学情充分了解,才能掌控课堂教学走势,营造良性教学氛围。数学问题提出之后,学生思维已经启动,但方向感还不够明确。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思维启动较慢,稳定性更差。所以,教师需要及时给出一些提示,调整学生思维动态,并在多层次反馈中精确把握学生思维源码,通过搜集整合学生思维资源,理顺学生思维方向。
在学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我虽然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但学生对平移还没有形成统一认知。为了搜集学生思维源码,我专门设计一些问题调查学生思维落脚点,还对个别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学生思维方向。结果发现,学生思维始终停留在物体水平移动这个层次上。这当然是对平移概念的曲解,顺着这个思路当然要走进“死胡同”。确定学生思维状态、搜集思维源码,可以为下一步整合思维资源做好准备。
教师针对学生思维特征进行整合分析,找到学生思维走势和特点,为制定教学策略提供第一手材料。小学生思维直观性较强,往往会出现思维混乱,教师面对学生不同认知反应,不可急于形成统一认知,要注意搜集学生思维“症结”,分析思维短板出现的原因,这样才能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教学策略。
三、衔接教学,定位学生思维坐标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师生高效互动。在教与学衔接问题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自然要发挥主动性。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教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促进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小学生思维虽然缺少稳定性,但其共性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节点,拉近其与教材的距离,实现与教师思维的对接。课堂教学诸多因素的和谐共处,促进教与学的有机融合。
学生思维信息是重要教学资源。教师不仅要会发现,还要会整合,找到教与学的衔接方法,让教材、学生、教师实现“三元一体”。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让学生尽快整理优化思维,我设计了一个“分东西”的游戏:教师有一大筐东西,吃的、喝的、用的、穿的,什么都有,而且每样东西都有一大堆。教师分东西,要提出关于分数的问题,谁抢答正确就可以得到这些“东西”。谁得到的“东西”多就是优胜者。学生听说要“分东西”,参与热情顿时高涨起来。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采用“分东西”的形式,吊起学生胃口,紧紧抓住学生思维动向,为学生思维进行准确定位,教学效果自然不错。
能否准确定位学生动态思维,不仅是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高低的重要因子,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志。小学生思维尚未成型,思维稳定性欠缺,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积极搜索学生思维生发点,并通过科学整合形成新的教学经验,促进学生思维、教师思维、教材思维的多维度衔接,打造现代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江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4,(10).
[2]赵健.浅议小学数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3,(8).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