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了怎么办
崴脚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刻坐下来揉一揉。殊不知,这样做可能会使病情越来越重。
崴脚后,局部的小血管会破裂出血,与渗出的组织液混合形成血肿,一般要经过24小时左右才能修复。如果受伤后立即使劲揉搓、热敷或强迫活动,势必会在揉散一部分淤血的同时加速出血和渗液,加重血管破裂,以致形成更大的血肿,使受伤部位更加肿痛。
崴脚后首先要确认崴伤程度。一般来说,如果崴脚以后还可以勉强持重站立或走路,感觉疼的地方不是在骨头上而在筋肉上,这种情况大多是筋肉扭伤,可以自行处置。具体方法是先冷敷后热敷,因为血得热而活,得寒则凝。破裂的血管24小时内仍然有出血的倾向,故要先冷敷,以控制伤势发展,每次10 - 20分钟,每6小时冷敷一次。待24小时后方可热敷,这时出血停止,热敷可以消散伤处周围的淤血。需要提醒的是,扭伤后24小时内,不宜内服或外敷活血药物。
如果活动足踝时有剧痛感,不能持重站立和挪步,疼的地方在骨头上,或扭伤时感觉脚里面发出声音,伤后迅速出现肿胀,尤其是压痛点在外踝或外脚面中间高突的骨头上,那是伤到骨头的表现,应马上到医院诊治。如果由于条件限制一时去不了医院,可以暂时使用简便物品.如木条、书本、围巾、绷带等固定受伤部位,尽可能减少活动,并尽快到医院诊断治疗。
(生命时报)
秋吃“三果”防便秘
便秘是困扰很多人的难言之隐,秋季气候干燥,更易发生便秘。近日,美国“每日健康网”刊出“缓解便秘的食物”,可供大家参考。
浆果草莓、蓝莓和黑莓等浆果热量低,水分和膳食纤维含量高。膳食纤维有助促进胃肠蠕动,在通过肠道时能保持水分,对排泄物起到软化湿润的作用,从而缓解便秘。
坚果花生、核桃、芝麻、杏仁等坚果也是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适量摄取有助通便。坚果热量高,每天最好只吃一小把。
水果干 无花果、西梅干、杏干和葡萄干等天然水果干不仅富含钙、钾等矿物质,还富含膳食纤维,能缓解便秘。其中西梅干缓解便秘的效果最好,因为它含有的山梨糖醇是一种天然“泻药”。但水果干含糖量较高,只能当成零食少量吃,不能替代新鲜水果。
(生命时报)
螃蟹需配着主食吃
大闸蟹的味道让很多人痴迷,不少人到了蟹季恨不得天天吃大闸蟹。那么,大闸蟹究竟有何营养,如何科学食用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螃蟹是一种高蛋白的食品,按鲜重来算,100克蟹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在15%-18%。蟹肉中还含有较为丰富的镁元素,锌、硒、碘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相当高,特别是硒元素远远高于普通肉类。
由于螃蟹是高蛋白食物,大量摄入蟹肉对消化道里蛋白酶的需求就会很大。所以在吃大闸蟹时最好配合一些米饭或粥。因为有了淀粉的“稀释”,蛋白质不会那么密集地进入胃肠,也不会被浪费,同时又减轻了消化道和肝脏、肾脏的负担,能让身体更轻松一些。
此外,大闸蟹是大寒之物,要搭配着姜和醋吃。不可同时搭配凉性食物,如啤酒、凉茶。为避免胆固醇摄入过多,一次不要进食太多。
(大河健康报)
挑葡萄,粒粒松散的好
对于如何挑葡萄,网上流传“越是果粒紧密的葡萄营养越好,如果营养不足就会长得松散”的说法。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果粒过于紧密,生长时其基部接受的光照就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果粒顶部紫色而底部为青色的现象,造成不同部位的葡萄味道也有差别。另外,果粒过密也容易因挤压破碎而感染病虫害。因此,挑葡萄并不是果粒越紧密越好,适度松散的更值得买。此外,挑葡萄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看果梗新鲜的葡萄果梗为绿色,果梗与果粒之间连接比较牢固,用手轻轻提起时,落籽少。
看果皮和种子色泽成熟度较高的葡萄应该表现品种应有的色泽,如巨峰、玫瑰香完全成熟时应该是紫黑色,红提为鲜红或紫红色,青提呈黄绿色且有光泽,马奶葡萄则呈黄白色。将葡萄剥开观察,葡萄籽颜色呈褐色则成熟度较高。
尝风味葡萄成熟时应该呈现品种固有的风味。有些品种的葡萄成熟时有浓郁的香味,如巨峰有草莓香味,玫瑰香有玫瑰香味。散发出酒精味道是因为腐败,避免购买。
(当代健康报)
你吃进多少肥肉
肥肉和肌肉有什么差别?肌肉是膳食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水分,蛋白质大约占15%-20%,水分大约占70%。肥肉呢?蛋白质少得可怜,90%的成分是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微乎其微。二两肥肉,只有网球那么大,就有800千卡的能量,相当于两碗半米饭,八九个富上苹果,或者将近7杯牛奶。实际上,肥肉隐匿在日常饮食中,不知不觉就摄入过量。
首先,肉类柜台上,排骨为什么总是最受欢迎?正因为它肥而不显,香嫩可口。高达30%的脂肪,不动声色地分布在骨棒四周,并深入肌肉纹理当中。尽管胆I古I醇和能量相当高,人们却总是爱不释“口”。
其次,火锅店里的各种涮肉,“手工羊肉卷”“牛肉卷”都是肥中有瘦、瘦中有肥的层叠状态。人们只顾享受肉片滑腻的口感,却意识不到已经吃进过多的肥肉。
最后,肥肉隐藏得最深的,当属肉肠、鱼丸、饺子馅之类的肉糜状食品。厂家经常宣称自家肉肠“无淀粉”,却从不说“无肥肉”。按国际惯例,灌肠类产品中都含有超过20%的脂肪,其中主要来自于有意添加的肥肉糜。如果没有肥肉帮忙,不仅少了香气和美味,还会让灌肠切片困难,口感粗硬。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惊呼——原来自己也没少吃肥肉。“吃什么补什么”这句话,虽然并不完全符合科学道理,但用在肥肉上却相当贴切。无论什么形式伪装的肥肉,吃完之后若消耗不掉,都会变成脂肪贴在身上。因此,人们要对上面提到的“隐形肥肉”加以重视。
(健康文摘报)